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知识点梳理及巩固】4.3国际合作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一)

来源:伴沃教育


第四单元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三节 国际合作

知识点梳理及巩固

本节课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国际合作进行讲解。首先介绍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实施途经,其次介绍了中国在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中所做出的努力。本节课的内容为整本书内容的总结升华,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2.结合实例,说明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态度和行动。

核心素养:

1.区域认知:从国家安全的视角认识资源环境安全中的国际合作。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1

3.地理实践力:绘制资源环境领域国际合作的思维导图,。

4.人地协调观:说明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1.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

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表现

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老师】2016年年初,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应越南的请求,

2

我国于2016年3月15日至4月10日从位于湄公河(澜沧江)上游的景洪水库向下游实施应急补不,帮助越南及湄公河流域其他国家缓解了旱情。在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方面,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国际合作?在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方面,为什么需要国际合作?

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国际合作?

【老师】陈述:答案就在今天这节课的内容里,让我们一起来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在保障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方面为什么要采取国际合作。首先我们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板书:第三节 国际合作

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

一、国际合作的必要性和途径(板书)

【老师】我们学习了资源领域、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所采取的措施中,都提大了国际合作。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合作呢?

3

1、必要性(板书)

【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

【老师】(1) 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如: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单靠一个国家无法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

(2)有些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的影响,如: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分配等,需要开展双边或多边的区域合作。

(3)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国际化视野,在保障本国资源、环境领域国家安全时,都不能以邻为壑,不能以牺牲他国的安全为代价。

【学生】认真听讲记笔记。

【老师】既然进行国际合作如此有必要,该具体如何采取什么措施呢?

2. 国际合作的主要途径(板书)

【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

【老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资金援助;签署公约及履约;签署多边、双边合作协议;人员交流和能力建设;技术援助和科技合作。

【学生】认真听讲整理

【老师】在资源环境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中,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项持积极态度,

4

愿意承担合理的国际义务,作出应有的贡献。我国做出了哪些行动?

二、中国在行动(板书)

【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

【老师】①我国批准了一系列环境公约和议定书,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成效显著。②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已经形成高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合作局面。

③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新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解决然自身资源环境问题,还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建立新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学生】认真听讲整理。

【合作探究】分析2016年年初,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的百年一遇的严重干旱

2016年年初,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应越南的请求,我国于2016年3月15日至4月10日从位于湄公河(澜沧江)上游的景洪水库向下游实施应急补水,帮助越南及湄公河流域其他国家缓解了旱情。

5

【老师】阅读材料,小组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指出2016年初湄公河三角洲出现的自然灾害,并用气候资料加以说明。

2.2016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湄公河三角洲的降水并未明显增多,但旱情却得以缓解,结合材料信息说明原因。

【学生】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讨论然后发言。

【老师】概括总结答案: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2016年年初降水较常年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蒸发更旺盛,气候更干旱,出现较往年严重的旱灾。

湄公河为国际性河流,上游地区水库的开闸放水缓解了下游地区的旱情,这说明如国际性河流的水资源分配、污染物的跨境转移等资源、环境问题具有跨区域的影响,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开

6

展双边或多边合作,国家之间要有大局观,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学生】认真整理记录。

2008年7月8日,八国集团(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及俄罗斯的联盟)领导人发表声明,宣布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声明称,八国寻求2050年实现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但环境保护人士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官员对声明提出批评,认为八国应承担更多责任。据此完成1~2题。

1.八国集团领导人声明要缓解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问题 B.全球变暖

C.臭氧空洞 D.水土流失

2.环境保护人士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官员认为八国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其主要原因是( )

A.消耗的能源少 B.排放的污染物多

C.防治技术先进 D.经济发达

3.下列地区的环境问题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是( )

A.澳大利亚农田土壤发生盐碱化 B.巴西森林被大量砍伐

7

C.我国南方水土流失 D.咸海萎缩

1.B 2.B

【解析】第1题,八国领导人声明要解决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带来的全球变暖问题。第2题,八国排放的污染物多,消耗资源多,所以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3.B

【解析】巴西森林大部分为热带雨林,被砍伐后,易造成全球变暖。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