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针灸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验案举隅

来源:伴沃教育
光明中医2014年4月第29卷第4期 CJGMCM April 2014.Vol 29.4 ・769・ 针灸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验案举隅 李 松 张月华 刘罗冀 邹世海 张 虹 摘要:通过病例报道形式,以夹脊穴、百会、气海、涌泉穴为主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能明显缩短病程,帮助疾病恢复,并详细阐 明其配伍意义及作用功效。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针灸;夹脊穴;百会;涌泉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4.04.055 文章编号:1003・8914(2014)一04・0769-02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nydrome,GBS)是 指一种急性起病,一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以 神经根、外周神经损害为主,伴有脑脊液中蛋白一细胞 分离为特征的综合征。任何年龄均可得病,但以男性 青壮年为多见。笔者曾跟随张虹教授以针灸疗法治愈 一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现报到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3岁,主因“四肢麻木伴双下肢无力 2 月”入院,患者2 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麻木, 以双下肢为主,休息后无明显好转,无晨轻暮重,无 复发缓解交替,不伴呼吸困难等症,遂往四川I省人民 医院住院治疗,诊断怀疑格林巴利综合征,查脑脊液 示:CSF.Pro 3.01 g/L,有核细胞数6×10。/L,脑脊液 常规(一);肌电图示:右侧尺神经、腓神经MCV减 慢,右侧正中神经、尺神经SCV减慢,右侧正中神经、 尺神经F波传导速度减慢,未引出右侧胫神经F波。 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查大便涂片示:空肠弯曲菌 (+)。给予甲强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7天,弥 可保营养神经,病情未见好转,并出现双下肢麻木感 逐渐由足部向膝关节部延伸,麻木程度加重。1 月 前,患者病情未得到控制,患者及家属要求自动出 院,院方嘱口服泼尼松片维持剂量,经朋友介绍,患 者前往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接受针灸 治疗,四肢麻木伴双下肢无力,须扶物行走,查体:四 肢肌力Ⅳ级,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减弱, 双上肢痛、触、温觉正常,双下肢自足底至胫骨中点 呈对称性袜套样针刺觉减退,温、触觉正常。深感觉 未见异常,双侧Babinski征(一)。指鼻试验、跟一膝 一胫试验(+),闭目难立征(十)。中医查体:面色 少华,舌淡少苔,脉细。西医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 中医诊断:痿证(气血两虚)。治以补气养血,调神通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成都610075) △通讯作者 络。门诊给予针灸治疗,针灸处方:华陀夹脊穴、百 会、气海、涌泉。配穴:上肢为曲池、内关、合谷;下肢 为髀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针刺法:选用28号1 ~3寸的毫针,华陀夹脊穴选1寸的毫针,采用盘龙 针法针刺T1.L5,直刺0.5寸,针感以胀麻为主;百会 选用1.5寸毫针向前平刺1寸,平补平泻法;涌泉选 用1.5寸毫针直刺1寸,补法,气海穴处予以灸盒灸 之,余穴予以直刺,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以上下串麻 为度,夹脊穴取弓背坐位,速刺不留针,余穴取仰卧 位,均留针30分钟,10分钟行针一次,隔13针灸一 次,针灸半月即可独立行走,觉双下肢无力缓解,查 体:上下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一个月后,患者四 肢麻木感全无,在医生的建议下复查脑脊液和肌电 图,示一切正常,嘱患者加强锻炼、补充营养、保持心 情愉快、预防感冒。 2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格林巴利综合征多由感染引起的 免疫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由感染、腹泻而 引起¨ ,而本例中,患者虽无明显感染征象,但检查 大便涂片有空肠弯曲菌,而空肠弯曲菌为其常见致 病菌 ,故本例为感染空肠弯曲菌所致,属有感染而 无感染症状者,临床症状结合脑脊液和肌电图检查 可以确诊格林巴利综合征 。本病属于中医的“痿 证”范畴,多由湿热所伤或气血两虚,本例辨证为气 血两虚,气不行、血不充,筋脉失于濡养所致,所以治 以益气生髓、养血生津、调神通络为法,选用华陀夹 脊穴以调整全身气机,并补益气血令生机旺盛,夹脊 穴位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间,督脉为“阳脉之 海”,入络于脑,足太阳膀胱经为一身之巨阳,夹脊穴 可以联络沟通两经,从而整体上调节脏腑功能,从神 经解剖学来看,夹脊穴为脊神经所在之处,针刺夹脊 穴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百会位居督脉至高位,穴下 即为脑腑,素有“三阳五会”之称,该穴可补可泻,能 升能降,具开郁泄热、清脑醒神、益气升阳、调补脑髓 ・770・ 光明中医2014年4月第29卷第4期 CJGMCM April 2014.Vol 29.4 之功;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位居人体最低处, 犹如泉之涌于下,该穴为十二经脉脉气交错联系之 处,其经脉与督脉、心经、心包经均有联络,功能镇静 安神、填精益髓、补足正气。气海是“男子生气之海, 元气之聚,生气之源”之处,为下焦气会穴,元气要穴 处予以灸盒灸之,以壮肾中乃至一身之元气;百会与 针灸法能明显缩短病程,但能否逆转本病尚缺乏临 床研究证据,本病目前西医治疗所用的方法是血浆 置换、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第 三种方法因并发症多,现已不常用,而前两种治疗方 法虽然安全有效,但费用较高,本病因为评价标准不 完善及具有白限性,所以对其的研究大多为个案报 道,针灸作为安全、费用较低的疗法,对于它的有效 性有待于进一步的大样本的临床RCT研究证实,以 便于推J一使用。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Islam Z,Jacobs BC,van Belkum A,et a1.Axonal variant of Guillian— Barre sydrome associated with Campylobracter infection in Bangladesh 涌泉,分别位于人体的巅顶和足底,相当于人体南北 两极,有人称它们为“天地穴”,两穴配合可使机体气 机输布平衡,三焦气化通畅 ,气海、百会在临床应 用上虽均可益气,但各具特色,前者以“培元”为主, 后者以“提阳”为主,由于任督两脉脉气相通,若配合 应用,一阴一阳,一上一下,一培一提,调畅气血,平 衡阴阳,相得益彰,更增益气升阳之效,三穴分处人 [J].Neurology,2010,74(2):581-587. [3] 中华神经科杂志编委会.中国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治指南[J].中华 神经科杂志,2010,43(8). 体之上中下三部,王国瑞在《玉龙经》中注日:“百会 在顶,应天主乎气;涌泉在足底,应地主乎精,璇玑在 胸主乎神……应乎三才者也”,本法将璇玑换为气 海,主用于补益气血,通脑调神。配以阳明经腧穴, [4] 伦志坚.百会与涌泉穴配穴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11(4):168-9. 寓以“治痿独取阳明”之意。经此病例观察得出,此 (本文校对:李宸收稿日期:201 3一O7—29) 大象饮水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刘彩娜 张新宽 吉慧亮 马会娜 王克华 张雪琴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临床病例的观察,探讨“大象饮水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资料有效性,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 的方法,也为电员针的推广提供临床支持。方法 将110例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 治疗组采用“大象饮水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治疗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 (P<0.05),两组总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大象饮水法”和电针都能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症 状,而“大象饮水法”疗效优于电针。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象饮水法;临床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4.04.056 文章编号:1003—8914(2014)-04.0770—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以 月。根据病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110例膝关 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 组55例,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分 布、病程、患病部位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 疗组患者采用“大象饮水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电 针治疗。 关节软骨组织发生进行性退变、消失,关节边缘骨赘形 成和软骨下骨质反应性改变,临床表现以进行性慢性 发展的关节肿痛、僵硬、活动受限为主” ,由于其发病 率的逐年升高 ,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2年来,我们运用“大象饮水法 。’’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学会 (ACR)推荐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 全部病例均来源于河南省平顶山市 1.1 一般资料有膝痛;②关节活动时弹响;③膝关节晨僵≤30min;④ 年龄≥38岁;⑤膝关节骨肥大伴弹响;⑥膝关节肥大 第152中心医院,采集时间是2010年9月至2012年9 作者单位:解放军152中心医院军区康复理疗中心(平顶山467000) △通讯作者 不伴弹响。当患者存在第①条即疼痛,同时伴有②+ ③+④条或伴有③+④+⑤或伴有⑥均可诊断为膝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