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 DEVELOPMENT I儿童发展I 中美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指南中 3岁一4岁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 杨元魁 ,周建中 ,赵立利。 (1.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2.中国科协“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教学中心; 3.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南京210096) 【摘要】通过对中美儿童早期学习和发展指南中关于3岁一4岁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方面的目标 和要求的比较,发现我国《指南》强调成人如何积极主动地为儿童创设语言学习的环境,《华州 指南》强调成人的协助和指导是在儿童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国早期教育要很好地协调社 会期待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语言能力发展;指南;社会期待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4)12—0007-05 【作者简介】杨元魁(1983-),男,江苏盐城人,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讲师,博 士;周建中(1972一),男,河南鹤壁人,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赵立利 (1982一),女,内蒙古赤峰人,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讲师,硕士。 Ninio等研究者认为儿童的语言、社会和认知这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我国《指 三个方面的成长互动促进、密不可分【l】。3岁一4岁的 南》),其中也有对3岁一4岁年龄阶段儿童听说能力 儿童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继续练习使用语言, “这 的描述和教育建议。对比发现,两份指南在3岁一4岁 时,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内容,又是他们进行自我表 儿童语言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养育建议上都有较大的不 达和思维的工具”【2】,鉴于良好的语言能力对儿童日 同之处(见表1、表2)。 后的认知能力、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 用,当前,美国等国家已经通过立法的方式确立了儿 童语言发展和教育的地位,并得到联邦政府立法、 财政投入、行政管理等多方位的配合和支持;2012 两份指南对3岁一4岁儿童语言发展特征 描述的差异 一、表1展现了两份指南对3岁一4岁儿童在听、说两方 年,美国《华盛顿州儿童早期学习和发展指南(0—3 面语言发展特征的描述。 年级)》(以下简称《华州指南》)正式出版,替 《基准》),其中有3岁一4岁儿童语言能力特征和养 (一)我国《指南》主要从教育者的立场出 代2005年出版的《早期学习和发展基准》(以下简称 发,注重语言培养目标的确立 首先,从表述方式上看,我国《指南》以教育目标 育建议的描述,为早期教育相关人士提供了此阶段儿 的形式规定了3岁_4岁儿童在倾听、表达和文明语言习 童语言发展的参考依据。同年9月,我国教育部出台 惯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分别以目标i、目标2、目标3 早期教育・教科 ̄2014.12 I 7 I儿童发展l CHILD DEVELOPMENT 标示出来,每个目标下又分列 若干点,阐述总目标的 以及它们代表的意思”;第三,提出非言语信息在回 具体内涵。《华州指南》详细地罗列出能代表3岁一4岁 答问题中的使用,比如提出儿童可以“通过手势回答 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l7项标志事件,并未规定要把儿童 问题”。同时,《华州指南》还提出此阶段儿童学 语言能力培养到什么水平。因此,从表述方式上可见, 习语言时能够把手势节拍和音节结合学习,提出儿童 “能够通过轻敲或拍手,意识到各个单词的音节”。 我国《指南》对儿童语言发展的教育目的性较强,即我 在为从事早期教育的相关人士提供一个具体、实用的指 阶段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国《指南》主要是从教育者、养育者的视角出发的,旨 这在我国《指南》中没有提到。 我国《指南》侧重于XCJL童倾听、言语表达质 言语信息的内容没有在目标中明显体现。事实上,研 导手册;而《华州指南》则以儿童为中心,客观描述本 量、礼仪方面提出目标,是围绕语言能力展开的,非 儿童需要教育者和养育者的适宜引导,给儿童制 究发现,在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初阶段,就是借助手势 定明确的语言发展目标是必要的。但培养目标必须符 与表情及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愿望,逐渐地学习使用语 合本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符合儿童语言发 言来表达的,并且在3岁之后社会交往倾向和言语行 展的最近发展区。有关儿童实际信息的获得必须要以 动表现的清晰度会越来越高。 在社会交往中,识别 儿童为主体进行研究和观察,《华州指南》正因此从 他人的非言语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即便是在语 描述儿童语言发展能力和年龄阶段对应的客观情况出 言技能发展成熟之后,非言语信息也是我们理解社会 发制定其发展指南,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情境和他人的重要手段,需要得到重视。 (二)《华州指南》特别涉及了儿童非言语 信息的表达和识别 从指南关注的内容上看,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言 (三)两份《指南》对儿童“倾听”的要求 有所不同 我国《指南》和《华州指南》在3岁一4岁儿童语 语交流,还包括非言语信息的表达和识别,其中有三 言发展方面都提到了“倾听”。不同的是,我国《指 处明确指m了包括表情、姿态、手势、动作等非言语 南》强调儿童倾听的态度,要求儿童能认真听他人讲 信息的使用。其中包括儿童利用非言语信息替代言语 话并做出回应。而《华州指南》强调了对倾听的初步 进行交流,比如提 3岁一4岁儿童可以“通过手势表 理解和实践,主要是“在小组中轮流讲话并能倾听他 达自己的需求、想法、动作、感受”;还包括对非言 人一小段时间”。可见,在培养要求上,我国《指 语信息本身的识别,比如“能够辨认出声调和降调, 南》对幼儿倾听的要求更高,其中“注意听”是对幼 表1两国《指南》对3—4岁儿童语言发展特征的描述 我国《指南》 《华州指南》 1.可以用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调和词语交流 目标l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2.能说出名字、年龄和性别,若有部落或宗教可以说出名字 1.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昕并做 回应 3.表现出对家庭语言的偏爱 2.能听懂日常会话 4.能叫出大部分熟悉事物的名字 5.叫出一个或更多的亲朋好友的名字 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6.询问新词的意思并尝试使用 1.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 7.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以使人们理解自己的意思 人打招呼 8.使用一些我,我们和你,你们之类的代词和一些复数名词,如车、狗们 2.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9.能够使用多词句子、短语、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动作和感受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 1O.能够通过口头语言或用手势来回答问题 配以手势动作 1 1.能够通过发问来获得信息或进一步的答案 4.能口齿清楚地说儿歌、童话或复述简短 l2.喜欢重复歌曲、诗歌或故事里中押韵的词或词组 的故事 13.能够通过轻敲或拍手,意识到单词的各个音节 14.能够记住并遵循一步式或两步式指令,并尝试记住且遵循复杂的或多步式指 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令 1.与别人讲话时知道眼睛要看着对方 15.会i到七个部落语言(如果有这样的家庭背景的话)的单词,并经常使用它 2.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 们 3.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 16.能够参与日常并轮流在小组谈话中发言,能够倾听组内其他成员一小段时间 17.能够辨认出升调或降调,以及它们代表的意思 8 f早期教育教科 ̄201412 CHILD DEVELOPMENT I儿童发展I 儿注意稳定性的要求。注意稳定性和幼儿的气质、情 事物、叫出家庭成员、使用人称代词、词语和句子、 绪特征以及情境都密切相关,具有个体差异、年龄差 学习新词、经常练习、提出问题等,这些能力也是此 异和性别差异,幼儿阶段女孩的注意稳定性要超过男 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现状的客观反映。第三,《华州指 孩,而且在慢速作业条件下,5岁男孩最长的有意注意 南》表现出儿童对词语韵律的偏好以及音节、音律等 持续时间为5分钟左右,女孩最长持续时间为1吩钟左 的协调、对家庭语言的偏爱,还指明了儿童对言语指 右。 st0d0lsky通过记录5岁一6岁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 令的遵循能力,这些方面的具体要求值得我们思考和 的注意稳定性,发现他们维持注意于一个单独的活动 研究。平均时间大约是7分钟。 鉴于此,《华州指南》中提 出3岁-4岁幼JLftl ̄“倾听他人一小段时间”的要求,符 合此年龄阶段幼儿的注意稳定性发展特点。 (五)我国《指南》中特有的内容 与《华州指南》相比,我国《指南》特别强调语 言表达的意愿和语言交流礼仪,这是建立在语言表达 能力基础上更高的要求,细致到与人交流时声音的 《华州指南》对儿童言语发展方面的关注比较细 大小和用词的选择,比如我国《指南》在目标3中指 (四)《华州指南》中特有的内容 致,比如,《华州指南》提出3岁一4岁的儿童可以用 出,儿童要“说话自然,声音大小适中”。表现出 语言表达自我概念相关的内容,如用语言表述自己的 对语言使用规范和礼仪的关注。同时我国《指南》还 姓名、年龄、性别,叫出亲朋好友的名字等;第二, 提到阅读方面对儿童的要求,儿童“能口齿清楚地说 罗列了很多儿童语言发展和运用水平的信息,尤其提 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的故事”,这些内容《华州指 到了此阶段儿童对语言运用能力,包括用词语命名 南》中针对此年龄阶段的孩子并没有提到。 表2两国《指南》对3—4岁儿童语言发展养育建议的描述 我国《指南》教育建议 《华州指南》养育建议 目标1 1.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 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1.留意并聆听宝宝的交流方式 2.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如:成人要耐心倾听别人(包括幼儿)的讲话,别人 2.帮助宝宝学习新词,一起玩游戏一一 讲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对幼儿提要 说出周围事物的名字 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鼓励他主动提问 3.关心宝宝正在做什么、听什么与看什 3.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果情境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如,说话时 么 注意语气、语调,让幼儿感受语气、语调的作用。如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用比较 4.提问一些答案不是“是”或“不是” 坚定的语气表示不同意;讲故事时,尽量把故事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的 的问题(如“你是怎样想的?”),并 语气、语调表现出来。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假设、 认真聆听宝宝的回答 条件等关系的句子 5.和宝宝谈论每天发生的事情,鼓励宝 宝参与到对话中,将晚餐时间作为固定 目标2 的聊天时间 1.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 6.沟通时除了使用语言也可以使用动 谈。如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尊重和接纳幼 作,例如,当说“去穿上鞋子”时,可 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以指向鞋子放置的地方 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 7.使宝宝了解到有时候口头语言与肢体 画片等。方言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积极为幼儿创设用普通话交流的语言环境 语言是不同的,使宝宝懂得肢体语言与 2.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如:和幼儿讲话时,成人自身的语言要清楚、简洁。当 面部表情 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 8.和宝宝一起讲故事、阅读和背诵诗 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 歌,唱押韵的歌曲 9.帮助宝宝拍手或轻敲出一个名字或单 目标3 词的节拍 1.成人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如:与他人交谈时,认真倾听,使用礼 1O.给出两步式指令。比如, “去衣柜 貌用语。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 拿出外套” 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把话说完 I 1.用母语表达一些常用术语如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如:结合情境提醒幼儿一些必要的交流礼 “是”、“洗手”、“你好”、“再 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提 见”、“谢谢”、“饿了吗?”等 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提醒幼 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如不大声喧哗 早期教育. ̄201412 I 9 l儿童发展l CHILD DEVELOPMENT 总体而言,我国《指南》规范性强,概括性强, 相比,更加注重对儿童语言能力的综合开发,除听说 注意成人与儿童交流的方式,强调平等交流。重视对 语言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儿童在早期与成 对儿童言语能力发展提出了明确的三级目标,与以往 集体生活中语言规则的遵守等。 读写外,还包含了社交技能、语言技巧、文明礼貌用 人交往过程中就表现出积极的语用倾向,成人应该给 语等内容,同时把日常生活用语也纳入进来,这与以 他们创造语言学习的机会。lI。 儿童在学习和获得语言 往相比是很大的进步【6l,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要求容 的过程中不断操作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现象叫做儿 易使教育者和养育者以执行标准化操作为典范而忽视 童的语言运用。…哦国《指南》中鼓励同伴交流、强 与幼儿的直接接触和互动。 二、两份指南对3岁一4岁儿童语言发展养育 建议的描述比较 (一)我国《指南》目标1特有的内容 我国《指南》在教育建议目标1中有两处与《华 州指南》有明显的不同:其一,指出成人“与幼儿交 谈时,要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其二指出要成人 “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映因果、 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这两点《华州指南》中 没有体现。 如何理解“用幼儿能听懂的语言与之进行交 谈”?对这点的理解上还有争议,有研究者认为不应 该存在所谓的“婴儿谈话”,成人应该像婴儿能够明 白的那样和婴儿讲话,说话时语调自然、发音清楚, 并遵循成人间对话的日常礼貌规则。I7 这样儿童能尽 快适应成人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对儿童 社会化具有特别的意义。 而第二点中要成人有意识地使用复杂关系的句 子,帮助儿童理解复杂句子中的语法信息。复杂的句 子确实有助于儿童构建语法结构。Begley发现,若母 亲有40%的时间运用复杂句子,学步儿会有35%的时 间运用,若复杂的句子占母亲讲话的10%,儿童运用 的比例就是5%。 怛在使用频率上,Carol Gestwicki认 为复杂的句子可以少用,但不要完全避免。【9 这是在 实践中需要注意的。 (二)我国《指南》中儿童主体地位需要关注 在目标2中,强调成人为儿童创造哪些条件帮助 儿童发展语言技能,包括向早期教育者传达尊重儿 童、接纳儿童的意识,给儿童树立文明用语的榜样。 比如培养儿童言语交流的兴趣,尊重、接纳幼儿的语 言表达水平,积极回应,鼓励同伴互动中的语言交 流,创设方言与普通话兼顾的语言环境,成人和幼儿 讲话时注意语言表达质量,要清楚、简洁,帮助儿童 处理好语言表达中的不良情绪等。目标3在语言交谈 和文明用语使用方面,强调成人对儿童的榜样作用, 10 1早期教育.教科研2014.12 调语言的运用是很好的。与《华州指南》比较,我国 《指南》侧重于成人如何积极主动地为儿童创设语言 学习的语境,忽略了儿童的客观表现和主体地位, 教育目标中所列举的措施都是指向成人的,成人要做 好儿童的榜样,要给儿童提供倾听交谈的机会,要训 练儿童遵循指令、要使用语气、语调等信息影响儿童 等,这些目标的背后,儿童似乎成了一个被动接受刺 激的个体,主体性被大大削弱。 当然,必须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这可能与我国 的教育现状及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当前,我国从事早 期教育的人员良莠不齐,其在学历、学识、能力方面 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对于大部分幼儿教育者和家长 来讲,更希望拿到一份目标明确、操作步骤清晰明确 的指导手册。这在当前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价值的。 相比之下,《华州指南》最大的不同在于强调儿 童的主体地位,并以儿童为中心进行观察,留意其在 此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语言发展技能,根据这些观察 和研究结果,提供给儿童适宜的环境和场所,与儿童 进行有益于其发展的互动,如以游戏的方式和孩子一 起认识周围事物的名称、提供给孩子每天固定交谈的 时间、协助其了解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引导孩子遵 循两步式指令以及文明用语的使用等。 三、小结 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 重视,美国等西方国家把早期教育看成是事关国家未 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教育强国也一直是其坚持 的方针, “从人力资本和全球化竞争的角度思考教 育”…】,这使得美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对早期教育进 行战略性投资的重要。这是美国社会和民众对儿童的 期待,然而在社会期待和儿童发展之间存在着差异, 需要在对话和协商中保持社会期待和儿童发展之间合 理的张力,以尊重儿童权利、经验和兴趣为核心的现 代儿童观已经深深扎根于其文化当中。反观我国,忽 视儿童需要、违背儿童发展规律的现象经常发生, “重社会需求,轻个人需求”的观念依然影响着很多 CHILD DEVELOPMENT I儿童发展I 人 ,需要将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和立场作为并使之 童为中心,尊重儿童发展规律进行语言教育的观念在 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们需要深化和实践的。 【参考文献】 【1】Ninio,A.&SnoW,C.E.,Pragmatic Development[M]. f5】Stodolsky,S…S How children find something to do in eschools[J].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1974,(90):245-303. 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改变观念、强调以儿 prI6】张宏玲.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推进全面语言教育研究 [J】.文学教育,2013,(06):80. 【7】Bruner,J.Learning the mother tongue[J].Human Nature Magazine,1978,(09):283-288. 【8】Begley,S.How to build a baby’S brain[J].Newsweek,Special Bouldwe,CO:Westview Press,1996:15-45. 【2熊伟.2]/J、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个案研究[D】.武汉:华 中师范大学,2013. [3【3]1 l】周兢.重视汉语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汉 语儿童语用发展研究给早期教育带来的信息【J].学前教育研 究,2002,(03):8—10. [4李洪曾,4]胡荣萱,杜灿珠等.五至六岁幼儿有意注意稳 定性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3,(02):178—184. Edition,1997,(Spring]Summer):28—32. 【9】Gestwicki,C.Devel0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Curriculum and development in early education[M].3rd.United States:Thomson Delmar Learning,2007:316-413. 【10】MacWhinney,B. (Ed.).The emergency of language[M]. NJ:Lawrence Erbaum Associates,Inc.1999:257—276. 【l2J【13】张瑞瑞,王晓芬.社会期待与美国早期保育和教 育发展趋势及启示[J】_夕 国教育研究,2013,(02):80—87. (责任编辑何锋) 早期教育・教科研2O14.12 I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