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东区
姓名:邹金成 班级:园林2班 指导教师:陈文德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该园圃位于成都理工大学东区,总面积为20公顷。所在地位于居民区、校区、生活区三区结合的地带,四周交通便利,环境优异。
一、 总论
1.经营条件
(1) 苗圃地位于成都理工大学东区,是园林专业实验基地,学生在苗圃地实习,不仅可
以补充临时劳动力,也便于学生实地实践。
(2) 苗圃地四周设路,交通便利,大型车辆可以通行,便于苗木出圃和材料物资运输。 (3) 苗圃地电力充足,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和机械化条件。
(4) 苗圃地处于学校东苑住宅区,环境条件优异,周围没有污染源和化工厂等的存在。 (5) 该苗圃属于中型苗圃,苗圃主要供给成都市区绿化和学校绿化的需求,随着城市绿
化的发展,园林苗圃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2.自然条件
(1)该园圃地形简单,无较大起伏,是典型的平原地形。
(2)园圃地属于成都市,气候湿润,多雨少风。周围无工业区和化工厂,无污染源,水质优良,纯净,利于苗圃生长。
(3)苗木适宜生长在有一定沙质土壤和轻黏质土壤,还应注意土层厚度、结构和肥力,以及一定的酸碱度。园圃周围应当植物茂密,种类繁多。
(4)该区域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枯叶病、叶斑病等,而且该区域杂草繁多,不及时清除的话,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利。 3、客土:
在自然土壤中所应添加的其他物质为:
1)纤维材料,即可增加客土的有机质含量,又可防止土壤粒子散落; 2)各类肥料(无机肥和有机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
3)土壤改良剂(如保水剂、粘合剂和土壤稳定剂),提高客土保水性,增强团粒结构性和稳定性。
二、 设计部分
1.说明苗圃的面积和计算方法 (1) 各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计算 乔木类育苗面积为52000㎡; 灌木类育苗面积为40000㎡; 草本类育苗面积为32000㎡; 竹类育苗面积为16400㎡; 藤本类育苗面积为20200㎡。 (2) 所有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计算 所有树种育苗所需土地面积为160600㎡。 (3) 辅助用地面积计算 辅助用地面积为39400㎡。 2.苗圃的区划说明 (1) 作业区的大小
耕作区的面积一般只占20%,生产用地的面积占80%。 (2)各育苗区的配置 耕作区的设置
1)、耕作区是苗圃生产进行育苗的基本单位。其长度根据机械化程
度而定,一般完全机械化为200-300米,畜耕50-100米,耕作区宽度由苗圃土壤质地和地形是否有利于排水而定,一般为40-100米;
2)、耕作区方向应根据圃地的地形、地势、坡向、主风方向等因素
考虑。坡度较大时,耕作区边长应平行于等高线。耕作区长边最好采用南北方向,便于苗木采光均匀,利于生长。 生产用地的配置 1)、播种区:
播种区应选择全圃地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作为播种区。具体要求为:其地
势较高而平坦,靠近水源,方便灌溉,土质优良,深厚肥沃,背风向阳,利于防冻,尽量靠近管理区,便于管理。 2)、营养繁殖区:
其主要功能是为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繁殖苗而设置的生产区。其基本要求: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排灌方便地段作为营养繁殖区,其条件与播种区相似。 3)、苗木移栽区:
苗木移栽区是从播种繁殖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的苗木进行栽植和培养,需要培养成较大的苗木而设置的生产区。其面积要求较大,土壤条件中等既可。 4)、大苗培育区:
大苗培育区是指培育大苗。培育后在圃地不再进行移植。为方便苗木出圃,大苗培育区一般设置在苗圃的外围和主干道边。大苗培育区,其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规格高、树木根系发达。 5)、采种母树区:
采种母树区是指为获得优良种籽、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而设置的生产区,采种母树区不需要太大的面积,可选择零散的地块,以及防护林带,沟、渠、路的旁边栽植、或管理区域栽植。其土壤要求肥沃,地下水位较低。? 6)、引种驯化区:
引种驯化区(试验区)是指培育、驯化从外地引入的树种或品种而设置的生产区。该区需要根据引入树种或品种对生态件的要求,选择有一定的小气候条件的地块进行适应性驯化栽培。引种成功后进行推广。该区一般选择离管理区比较近,便于观察、记录、管理和研究。
7)、温室和大棚区:
该区是指利用温室和大棚进行繁育小苗而设置的生产区。该区占地面积小,投资相对较大,但其利润和效率相应较大。该区一般要求土壤肥沃、背风向阳。该区一般设置在管理区附近,便于用水、用电、便于观察和管理。? 8)、管理区:
管理区占地面积较少。要求尽量少占用良田、良地、同时应设置在交通方便地段。一般设置在圃地中心,便于管理。 9)、辅助用地设置?
辅助用地的设置主要包括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灌溉系统、供电系统、防护林带用地、
管理用房(仓库、食堂、办公室、试验室、会议室等) (3)、道路系统的设计
设一,二,三级道路,一级路:主干道,设在苗圃中心线上,路宽4.5m;二级路:与主干道垂直,与各作业区相连,宽为3—4m;三级路:沟通各作业区的作业路,路宽为2—4m。
(4) 排灌系统的设计
排水系统采用地面排水为主,沟渠和管道排水为辅的综合排水方式。灌溉系统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的方式,其中引水系统设计分渠道引水和管道引水两种。 (5) 防护林的设计
避免苗木遭受风危害,降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和苗木蒸腾,创造良好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生态环境。将防护林设在园圃四周,围绕园圃。 (6) 管理区及建筑物的设计
管理区建在交通便利,地势高燥,接近水源、电源的地方,其他建筑物有温室、大棚,位于园圃右下方,实验室、组织培养室,在管理区和温室大棚中间,场院、堆肥场,在温室大棚左边。
(7) 耕作区和各育苗区的大小、位置、耕作方向的确定
耕作区设为园圃面积的15%,约为30000㎡,各育苗区的面积总和约为160000㎡。位置和耕作方向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决定。 3.育苗技术设计 (1) 培育苗木的种类
乔木 灌木 种类 黄葛树、小叶榕、紫叶李、天竺桂、香樟、榆树 黄杨、女贞、南天竹、黄金叶、假连翘、锦绣杜鹃、六月雪 草本 竹类 藤本 日本鸢尾、麦冬、葱兰、矮牵牛、万寿菊、一串红 凤尾竹、毛竹、棕竹 白木香、紫藤、常春藤、迎春 (2) 繁殖的方法
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分株繁殖和嫁接繁殖,
(3) 各类苗木栽培管理的技术要点
① 根据苗木种植要求做好土方回填工作
② 清理建筑垃圾,尤其是有害垃圾,并及时外运。
③ 雨季施工时要备好抽水设备及时排除积水,保证苗木、草皮正常生长。
④ 为减少土建施工时产生的灰尘对苗木生长产生的影响,应随时进行洒水或其它抑尘措施,使之不出现明显的降尘。
⑤ 创造与苗木(尤其是大乔木)原生长地相似的环境,以防止苗木因突然改变生长环境而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⑥ 尽量选用乡土树种。
⑦ 使用农药必须采用无残留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农药。
⑧ 建立保养人员例行检查制度。每天上、下午各巡检一次,做好保养日志记录,如浇水、施肥、除虫治病、修剪等内容,做好疫情预防工作,对大乔大木进行编号登记,建立植物档案,随时记录有关内容。
(4) 苗木出圃的技术要点
苗木出圃是培育苗木的最后一道工序,包括苗木调查、起苗、分级、统计、假值、包装运输等内容。
① 苗木应达到地上部枝条健壮,成熟度要好,芽饱满,根系健全,须根多,无病虫害等条件。
② 秋季起苗后当年不能造林。
三、 育苗生产工艺设计
播种时期是育苗工作的主要环节,播种时期影响苗木的生长时期和出圃年限。①适宜的播种时期可使种子提早发芽,提高发芽率。 ②使出苗整齐,苗木生长健壮。 ③苗木的抗旱抗寒抗病能力强。
④可用节省土地和人力。播种期确定要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气候条件。总原则:“适时、适地和适宜的植物”。“适地”即根据土壤的性质,沙土播期可以早些,粘土播期可以晚些。“适时”就是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确定适宜的播期。
四、 投资预算、成本回收及利润计算
投资概算范围包括需要投入资金的各项内容,包括征地费用。
项目名称 项目投资(万元) 合计 2015年 43.6 30.8 0.8 20 10 2016年 30.5 10 2017年 43.8 0 合计 基础设施 小计 土地整理20亩 办公室及工人宿舍9000平方米 仓库及晾晒场5400平方米 积肥场3200平方米 苗木分级室及机车库 设施设备 小计 运输车辆台两台 大型拖拉机一台 小拖拉机一台 重耙一台 旋耕机2台 起苗犁3台 有害生物防治设备一套 机井12眼及配套 喷灌设备35套 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桌椅等) 116.5 40.8 0.8 20 10 5 5 90.1 32 20 4 2 1 1 4 5 15 9 5 5 23.5 11 53.8 21 21 12.8 5 1 2 0.5 1 1 1.5 5 4 4 01 5 0.5 10 3 0.5 2 4 5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