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不良幼儿个案总结
生长发育迟缓是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或是顺序异常等现象,发病率在百分之8之间。发育迟缓是小儿神经内科或发育儿科的常见疾病,属于儿童发育性残疾范畴。发育迟缓的病因复杂,与遗传、生物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现将我科门诊诊治的生长发育迟缓一例报告总结如下,旨在提高临床营养科医生对生长发育迟缓的认识。
临床资料:患儿,男,18个月,汉族,因“发育不良、迟缓,反复眼角、口角皮损数月,纳差一月余”至营养科门诊就诊。患者系2014年08月29日足月剖宫产,出生体重36009,身长50cm,否认缺氧窒息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遗传性家族病史。出生后予以母乳喂养,后因患儿生病食欲差,且母乳量渐少,逐步予以配方奶粉,未及时添加辅食,摄人量偏少。目前患儿只能发咿呀音,能独坐。不能独立行走,进食量少,全天约摄入奶粉759,米粉409,蒸蛋一只,米汤少量。查体:身长66cm,体重15斤,发育异常,眼角、口角有皮损,已出十颗乳牙。腹部稍隆,脑膜刺激症阴性,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阴性。
生长发育迟缓的原因多种多样,正常的生长变异,占80%一90%,如家族性矮小症、体质性发育延迟以及低出生体重性矮小,这些与先天遗传因素或宫内发育不良有关,其生长速度基本正常,不需要特殊治疗。病理性原因,如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症、特纳综合征),代谢性疾病、骨骼疾病(软骨发育不全)、慢性疾病、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引起的发育迟缓。目前我科考虑诊断“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心律失常、湿疹”。结合本例患者,其发育迟缓可能有多方面原因。
喂养不当婴幼儿期是体格生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随着婴幼儿的生长,母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需添加各种辅助食品,以补充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辅食添加(或者断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含有营养价值的食物(无论是液态还是固态1都可视为辅食圆。研究显示,不合理的辅食添加可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对健康产生近期和远期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量元素缺乏特别是锌、铁等的缺乏会导致大脑发育障碍,进而影响智商发育。
总结该患儿发育迟缓,可能是多因素综合所致结果。我科建议予以患儿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必要时可适当使用幼儿肠内营养制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