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应力框试验法
图14-1为测定铸造残余应力的框形铸件,由于I杆和II杆截面尺寸差别
图14-1 应力框铸件图
(A-A剖面中的三角形面积为锯断时的截面形状)
大,因而铸造后细杆I中形成压应力,粗杆II中形成拉应力。若在A-A截面处将粗杆锯开,锯至一定程度时,由于截面变小,粗杆被拉断。受弹性拉长的粗杆长度较自由收缩条件下的长度缩短,其缩短量L和铸造残留应力成正比,其值可根据锯断前、后粗杆上小凸台的长度(L0 ,L1)差求出,即△L=L1一L0。铸造残留应力σ1和σ2的计算公式为:
细杆残留应力σ1=-E
L1L0 (1) 2F1L(1)F2L1L0 (2) 2F2L(1)F1粗杆残留应力σ2=-E
式(1)和式(2)中:
σ1、σ2—细杆、粗杆中的铸造应力(MPa); L0,L1,—锯断前、后小凸台的长度(mm); F1,F 2——细杆、粗杆的横截面积(mm2); L—杆的长度,L=130mm;
E—弹性模量,普通灰铸铁取9×104MPa,球墨铸铁取1.8×105MPa。
3. 实验装置及材料
(1) (2) (3) (4) (5) (6) (7) (8)
金属熔化炉(中频感应电炉); 型砂(湿型粘土砂);
铸造应力框试样的模样、型板和砂箱等; 台钳、游标卡尺、锉刀、钢锯、钢丝刷; 热处理炉(加热范围:室温~1000℃); 快速测温头和测温表(测量金属液温度)。 铸铁凝固冷却过程热分析装置; 新生铁、废钢、回炉料、铁合金等。
4. 实验内容与步骤
本次实验测定应力框铸件(灰口铸铁)铸态及其退火热处理后的残余应力,2人1组,测定步骤如下:
(1) 造型(3个应力框试样);
(2) 浇注(铁水温度为1330~1350℃);
(3) 用热分析装置测试一个铸型中应力框铸件厚、薄壁的冷却曲线。
(4) 浇注后30min打箱,用钢丝刷刷去应力框铸件表面型砂;
(5) 将其中1个应力框放入热处理炉中,在550℃保温3小时后炉冷;
(6) 将上述2个应力框铸件的粗杆小凸台上成锐角相交的四个棱柱面锉平; (7) 用卡尺测量小凸台长度L0;
(8) 在小凸台A-A截面处从1、2、3三面依次锯开粗杆(见图14-1),注意各锯口应在
垂直于杆轴线的同一平面内。
(9) 锯至粗杆断裂后,再测量小凸台长度L1,测量结果填入表14-1; (10) 计算铸造残余应力σ1和σ2;
表14-1 应力框铸件测量结果
状态 组别 L0 (mm) L1 (mm) L1一L0(mm) 测量值 铸态 1 2 3 退火,550℃, 3小时 1 2 3 平均值 σ1 (N/mm2) σ2 (N/mm2) 5. 实验报告要求
(1) 实验目的和实验简单原理;
(2) 实验内容及结果,列出同组的全部实验数据并计算;
(3) 结果分析,分析应力框残余应力的大小、分布及产生原因,人工时效消除应力的效
果(以百分数表示)等; (4) 完成思考题。
四:制定配料单
铁量为50公斤,则:
Z14生铁:50公斤*36.8%=18.4公斤 回炉料:50公斤*50%=25公斤 废钢:50公斤*13.2%=6.6公斤
75%硅铁:50公斤*0.73%=0.37公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