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复习课件

来源:伴沃教育
第二单元单元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 “寓言”,全单元包括《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美丽的鹿角》和《池子与河流》四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2.本单元重点:

(1)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守株待兔》教会学生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读完《陶罐和铁罐》,明白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鹿角和鹿腿》教会学生懂得好看的东西有时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池子与河流》告诉学生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寓言,明白道理。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看图画,写一写》,看图画,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单元教学建议:读懂寓言,明白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

5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认识折、冀等5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9个生字。指导写好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一、复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1.读准音:“颈”,应读三声。“冀”字正音。

2.认清形:“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看注释

(1)身为宋国笑。

[ wéi ]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被

[ wèi ]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4.解文意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1

6.悟寓意

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教学后记:

6 陶罐和铁罐

教学目标:

1.会认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生字。直到书写傲、虚两个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能正确读写 谦虚 傲慢 懦弱 代价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一、导入

(1)重点指导懦弱、 轻蔑、 奚落、朴素的读音 (2)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3)出示和睦相处:

[ chǔ ]1.居住2.存在 3.跟别人一起生活4.决定,决断 [ chù ]1.地方2.点、部分3.机关部门 出示词语,个别检查。

争辩 恼怒 御厨 羞耻 懦弱 陶罐 奚落 轻蔑 掘开 朴素 流逝 宫殿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二、读课文,找出陶罐和铁罐的区别。

(1) 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 你觉得陶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

三、了解寓意。

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四、小结

小结:人们都说,预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陶罐和铁罐》以及《太阳和北风》两篇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 ),正视自己的( )。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课多读一读,相信你们收获更多。 板书设计:

6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而不懦弱 骄傲自大

教学后记:

7美丽的鹿角

教学目标:

1.认识称、禁、撒、挣、等9个生字,学写鹿、赏、匀等13个生字。 2.能通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根据词语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一、导入

1.引入寓言故事《美丽的鹿角》,板书课题,生齐读题。

2.课件出示预习单上词语:匀称、不禁、珊瑚、皱起、逼近、撅嘴、抱怨、撒开、凶猛、挣脱。(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3.认读多音字:称、禁、撒。 二、通读全文,了解段意

1.出示句子: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3

2.出示句子: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

3.出示句子: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从中蹦来蹦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三、完成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丛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赏自己______的身段和_______的鹿角,抱怨______的腿。而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那_____救了他的命。 四、小结

《鹿角和鹿腿》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靠着难看的腿奋力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又要看到事物的短处。 板书设计:

7.美丽的鹿角

鹿角 美丽 差点送命

鹿腿 难看 死里逃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教学后记:

8池子与河流

教学目标:

1.认识淘、涯等9个生字。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这两个同音字。 2.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诗歌。

一、导入

1.“应”字正音。出示:应验、应该。

2.“池子”到底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池子”就是指池塘。 3.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 4.巩固词语。

4

3.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二、学习课文

2.学习池子说的话。

(1)自由朗读第1-5小节,想一想: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 (2)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

(3)全班交流。从河流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很满意如今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 3.学习河流说的话。

(1)自由朗读第6、7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

(2)“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河流遵循的是什么自然规律?

4.池子与河流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 三、辨析观点,总结寓意

1.你觉得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说说理由。

《池子与河流》通过描写池水向河流陈述自己安逸的生活,来劝告河流不要那么忙碌,而河流对池子的话进行反驳的事情,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奋斗不息的人才能取得成就,相反则一事无成。

板书设计

8.池子与河流

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 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教学后记: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教学目标:

1. 激发积极上进争当班干部的热情。 2. 激励现任班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

3. 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

一、导入新课

1.请现任班干部上台读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

5

2.现任班干部谈一谈工作中的收获和困惑。 3.同学们对班干部的发言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 二、畅所欲言

1.说出你心目中的优秀班干部是什么样的?指名说。 2.假如你来当班干部打算怎么做? 三、小组合作,制定方案 大屏幕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1)现任班干部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2)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3)若该,请说出充分理由并制定出认为可行的实施方案。若不行,也请说出充分理由,并对现任班干部提出中肯的意见。

(4)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边听边思考,想想别人说的是否有道理。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5)每组选出一个代表,统一整理组里的意见

(6)每组代表上台发言,根据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制定本班班干部制度。 四、总结发言

班主任总结发言:班干部是一个班的灵魂和核心,班干部团队直接影响到班级的成长与发展。希望班干部同学真正起到带头和榜样的作用,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让我们的班级一步一个台阶,越来越辉煌! 板书设计: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该 不该 ? ?

模范带头作用

班干部 老师和学生的桥梁、纽带

服务意识

教学后记:

快乐读书吧

教学目标:

1. 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6

2.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拉封丹寓言》,感受世界寓言文学的魅力。

一、饱览寓言悟真知

1.在《中国古代寓言》中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进行小组内部交流。 (1)运用复述故事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向别人介绍一则寓言故事。 (2)把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讲清楚。

(3)小组内部进行故事整合,选取有代表性的,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二、小组之间交流彼此准备的寓言故事。

(1)复述故事时,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 (2)讲述道理时,讲道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板书设计:

小故事大道理 你读过这本书吗 相信你可以读更多

教学反思:

习作 看图画,写作文

教学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引导学生将一个活动场面写完整。

2.引导学生在写话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初步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

一、谈话导入:

1.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在体育课上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老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场足球比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回忆。教师分别请场上参加比赛的同学和场下的充当观众的同学谈感受。

2.师:分别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擦亮我们的眼睛,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

二、引出课题:看图说话(板书课题)

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画面上画的是什么?

7

2.(1)你觉得画面上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呢? (2)谁能试着用“什么时候 谁 他们在干什么 ?”这样的句式说一说画面的内容。让我们来比比看说的小嘴最棒。 (指名说) 三、局部细致观察

1.咱们班进行足球比赛时,哪位同学是场上运动员,请你来说一说当时你的心理活动?进球时的心里是怎样的?对方进球时你的队员有什么表情动作,说了什么话?

2.采访场下啦啦队,当时看到场上的激烈角逐,观众是怎样的反应?有哪些语言、动作和表情?哪个运动员的表现最为突出?说说你看到的。

3.由现场的球赛转到图画上,抓住画面中一个或两个人物,说说他们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可能说了哪些话?(学生回答,但不一定按照顺序,也没有一定的层次。)(教师引导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从整体到局部。) 四、看一看,谁的本领大

1.师过渡:老师发现,小朋友不仅有双明亮的小眼睛,还有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呢!那么,老师想请小朋友认真思考,把刚才看到的画面用几句话写下来,不知大家有没有信心?

2.师板书:想 写,出示写话要求: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用准词语,写通句子。

3.学生写话,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及其作用。

2.词句段运用,认识两种格式的词语,练习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会写通知。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画、竖画多的字的写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重点巩固:

8

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列举两组词语,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了吗?试试看能不能再写几个出来呢?(第一组词语前面两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是“不”;第二行词语是“无……无……”式的)

第二题同学们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试试能不能把横线补充完整呢? 横线上的填空是有关动词及神态描写的,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

第三题让同学们读通知并注意格式,大家有没有什么发现?

“通知”两个字写在正中,正文的开头要空两格。正文要写清楚事情开始的时间、地点、以及所要做的事情。最后,在正文的右下方,写上谁发出的通知,及通知时间。

日积月累中要求同学们掌握这九个和寓言有关的成语,大家和老师一起来理解这九个成语吧。

邯郸学步: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滥竽充数:讽刺了混入内行,冒充有本领而无真才实学的人。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教学反思: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