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观和学生观的认识与改革

来源:伴沃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观和学生观的认识与改革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多元文化的地球村正在形成,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重要性日益突出。落实《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期待着教师角色的转化,因此,对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进行探索及科学的定位,意义重大。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观的改变

(一)教学将从重视知识的接受性转向重视综合能力的探究性

新的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观的根本转变。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学将从重视知识的接受性转向重综合能力的探究性。《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真正贯彻了素质教育精神。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往往缺乏一种重实践交际的教学思想,只把目标定在教学生有关英语知识上,而不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新英语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我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 2一节课时,把教学目标定为用一些语言知识来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使同学们学到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而且帮同学们解决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情感态度积极向上,真正贯彻了素质教育精神。

(二)教师——学习过程的评价者

新《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评价体系在形式上要多样化,教学评价转向多元评价。表现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己评价相结合,学校自评和学校外他评相结合。

在英语课上,不仅仅是评价期中或期末的成绩,而应该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都要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

在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比如,为了培养初一新同学们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和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从课前有序准备,上课大声朗读,作业书写工整,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等多方面都作为

评价的方面,这样多方面的评价会使学生们尽快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积极正面的鼓励和激励,多元化的评价使每个学生积极开心地学习。

二、新课程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主体性的存在

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所谓主体,包括自主意识,自重意识,自信意识,自尊意识。以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塑造为形式。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认知专家布鲁纳指出:“掌握知识要通过学习者的认识理解,而要得到对知识的理解,就得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探索。让学习者自己去收集选择和处理资料并据此做出推论,比起单纯告诉他们一系列事实更重要”。“学生是教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新英语课程标准》给初中英语教学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情境,明确指出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鼓励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进行合作,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跨文化学习的意识。

比如我在讲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2一课谈论学生的压力。我没有像以往一样自己列出一系列学生出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读,背诵。而是把主动权给了学生,分组谈论他们的学习压力和问题。这样改单向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为学生主动积极、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学习兴趣高,思维活跃。

(二)学生是多样化的存在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所以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人的丰富个性。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教育对学生多样化的存在的漠视集中体现于教育评价上。标准化的试题,标准化的答案。排斥学生对知识的主观理解,主观判断和选择。这种以标准化为特征的教育评价又把教学过程导向标准化,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被斥为异端。

在当今这个弘扬人的丰富个性的时代,英语教师应率先给学生提供机会。比如我在讲My hobbies 一节课时,我会给那些喜欢画画的同学们更多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才华,我会布置画海报的作业。比如讲 My pen pals(我的笔友) 一节课时,我会扩展到网友。我会给同学们布置给我或给他们的网友发email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会给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争取使每个同学都得到全面发展,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三、结语

总之,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初中英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学要符合正确的学生观。由于英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中将会承担更大的责任,扮演更多的角色。对广大英语教师来说,如何迎合《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扮演好各种角色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主编.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仁贤.教师十大素养[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3]张德伟,孔锴.当代教育新理念[M].北京出版社,2005.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李瑾瑜,等.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