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意识形态的基本现状及其研究
基层意识形态是指在社会基层形成、传播并影响人们观念、思想、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一系列信仰体系和观念体系,它是社会意识形态中最基础、最具有基础性、最直接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的基层意识形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现状:
一、基层意识形态的面临严峻挑战
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许多社会问题在基层社会中愈演愈烈,比如,道德沦丧、信仰缺失、法制意识淡薄等等,都对基层意识形态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信息化和新媒体的兴起,对基层社会的传统信仰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加之社会经济转型的逐渐深入,更是为基层意识形态和传统观念的转变提供了土壤。 二、基层意识形态存在地域差异
由于中国的地域和文化多样性,基层意识形态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以宗教信仰为例,部分地区的基层文化及其信仰体系早已定型、稳定,而另一些地区则因为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导致其基层意识形态的发展进程缓慢甚至停滞。 三、基层意识形态多样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性的强调,我国基层意识形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尤其是农村社会的变革,让新的思想观念抵达了更多的基层民众,不同的思想观念也在农村居民中形成了各种形式,一些涵盖居民个体信仰、思想、诉求、期望的社会社团也因此尤其活跃。
四、基层意识形态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基层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逐渐扩大到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尤其是在网络媒体、素质教育、赋能公益、青少年发展等方面,无不体现了基层意识形态的强大影响力。
以上四点是当前中国基层意识形态的基本现状,但是,尽管如此,基层意识形态的研究却还有待加强。基层意识形态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是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过程,更好地指导社会发展和调整社会结构的必要手段之一。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基层意识形态的研究工作,加强对基层群众思想意识的研究,提升对基层意识形态对国家发展的贡献的认知,引导基层人民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中国基层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