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是传统中医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在中医临床诊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脉诊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摸寸口、摸脉搏与辩脉象。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操作方法及其口诀。
1. 摸寸口(左、右手指动静法)
摸寸口是指在人体两手掌手掌根部向尺侧推进到手腕处,寻找脉搏的位置。摸寸口的操作方法有左、右手指动法和静法。
左、右手指动法的口诀:“尺寸之脉,问候宜尽重拜托,眼目心头,小指为宜胜于手中指;身百脉绝,指上先为正尺寸。”
左、右手指动法具体操作流程:
1)身体放松,将左手放置在右手手腕处,掌心与手背相对,用右手的两指触诊左手尺脉。
2)用两指顺着掌骨纵隔线推进到手腕处,留心触诊。
静法的口诀:“寸口动静两相夹,明寸声音是重大;寸口中心把握好,感寸脉象定方太。”
静法具体操作流程:
1)将左手放置在右手手腕处,掌心与手背相对,用右手的两指触诊左手尺脉。
2)用两指轻轻按压寸口,留心把握脉象,并注意观察脉搏的大小、形态、快慢和畅缓度。
2. 摸脉搏(左、右侧,寸、关、尺)
摸脉搏是指通过触诊不同部位的脉搏,了解脉象的情况。摸脉搏的操作方法包括左右手摸脉搏和摸尺、关、寸三个脉搏点。
左、右手摸脉搏的口诀:“尺脉手摸从左按,关脉心前约半寸;寸脉手摸正中间,脉点应在掌根基。”
左、右手摸脉搏具体操作流程: 1)左手摸尺脉,右手摸关脉。 2)左手摸关脉,右手摸寸脉。
摸尺、关、寸三个脉搏点的口诀:“手尺脉行从骨上,中指放在手腕下;两副关脉见动静,两侧平齐偏心心。”
摸尺、关、寸三个脉搏点的具体操作流程: 1)摸尺脉:用中指按压腕横纹上面一横指的位置。 2)摸关脉:同时用中、无名指按压腕横纹中间位置。 3)摸寸脉:同时用中、无名指按压腕横纹下面一横指的位置。
3. 辩脉象
辨脉象是指根据摸寸口和摸脉搏所获取的脉象信息,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对脉象特点和可能病因的判断。辩脉象主要有“脉诊四要素”即脉搏的浮、沉、细、数这四种特征,以及脉搏的宽、滑、长、急、洪等。
辩脉象的口诀:“四字诀,宽滑长急洪;浮沉细数,诊脉重点需观察。”
辩脉象的具体操作流程:
1)辩脉的浮沉:观察脉搏的弦紧度,上实下虚为浮,上虚下实为沉。 2)辩脉的细数:观察脉搏的粗细、次数,细为数脉多,粗为数脉少。 3)辩脉的宽滑:观察脉搏的宽窄和滑润程度,宽和滑为正常,窄和涩不滑为异常。
4)辩脉的长急:观察脉搏的持续时间和跳动的速度,长为脉搏持续时间较长,急为脉搏频率较快。
5)辩脉的洪:观察脉搏的搏动较大,有力。
脉诊的操作方法口诀可以帮助中医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准确找到脉搏点,了解每个脉搏点脉象的特点以及根据脉象判断病因。这些口诀是中医学习中脉诊操作方法的重要工具,对于掌握脉诊技巧和提高诊断准确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