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来源:伴沃教育
哈尔滨医药2013年第33卷第1期 ・73・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刘红丽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225001) [中图分类号]11473.57 [文献标识码]B 学科分类代码:32071 文章编码:1001—8131(2013)01—0073—02 病毒性肝炎是一类以损害肝脏为主的传染病,由多种肝 险因素;有无肝性脑病的早期表现;有无厌食、恶心、呕吐等 炎病毒引起,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特征的,可分甲、乙、 早期肾功能不全等表现。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 丙、丁、戊五类。它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传染病,尤其乙 师,积极配合抢救。对重型肝炎和肝衰竭病人还应严格记录 型、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是高发地区,并且有逐年增加的 24 h尿量。 趋势。病毒性肝炎对母婴有极大危害,妊娠早期患病毒性肝 4.2饮食:重症肝炎患者因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受损,严重 炎,可使妊娠反应加重,引起营养不足,影响胚胎发育;妊娠 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患者食欲下降,出现顽固性恶心、呕 中、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增高;易 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饮食宜高糖、高维生索、清淡、易消 并发DIC,引起全身难以控制的出血,直接导致母婴死亡…。 化 J。肝功能受损时,解毒能力降低,此时若食人被细菌污 我科通过对17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 染食物,会引起胃肠道感染,细菌毒素进入肝脏,使肝功能进 干预,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步恶化,要严格保证饮食卫生。 1临床资料 4.3妊娠期护理:加强卫生宣教、普及卫生防病知识,注意 选择2008年3月至20l2年4月我科收治的妊娠合并 个人卫生、饮食卫生、洁身自好,避免病从口入及性接触传染 病毒性肝炎患者17例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2~4O岁,平均 肝炎。已患肝炎的育龄妇女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待肝炎痊 2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 愈后至少6个月,最好2年后根据情况再妊娠。加强围生期 2临床表现 保健,建议孕妇加强营养,摄入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 以消化道症状尤为明显,如乏力、疲劳、恶心、厌食、呕 生素、低脂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热量。重视母婴监护,按医嘱 吐、咳嗽、鼻炎、咽炎等。患者起病急,中毒症状明显,黄疸急 除定期检测肝功能、血清病原标志物外,根据具体情况查血 骤升高,有出血倾向。 氨、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强调孕妇进行胎动计数, 3治疗 必要时定期行仪器及实验室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胎儿生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足量碳水 长状况及安危状态监护。 化合物,低脂肪饮食。应用中西药物积极保肝治疗;避免使 4.4分娩期护理:无论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术,事先均 用镇静剂、麻醉剂、雌激素等可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对母婴应 应协助医生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配好新鲜血以防产程中及产 严密监护,正确处理分娩,注意预防感染,及时发现凝血功能 后大出血。产妇应安置于隔离产房待产分娩,注意保持室内 异常,补充凝血因子,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和肝性脑病的发生。 空气清新,环境整洁,由专门护理人员陪伴,必要时由家属陪 4护理 伴,及时了解产妇心理状态,针对性解释问题,进行心理支持 4.1病情观察:注意发热、消化道症状和黄疸的程度;有无 和疏导,指导产妇产程中如何休息、减轻宫缩痛及饮食、排尿 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了解腹水消长的情况。注意皮肤黏 等,密切监护母婴状况。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的完 膜有无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呕血、便血,以及穿刺 整性,防止胎盘残留,仔细检查产道,缝合伤口,予缩宫索肌 后局部是否出血难止等。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和瞳孔; 肉注射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产程中始终严格无 注意有无并发症,如观察口腔、呼吸道等是否存在感染的危 菌操作,预防感染,并监测孕妇生命体征。 [下转第74页] 6护理 6.3正确输入药物:当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输液量较 6.1做好健康宣教: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目的、 大时,应选择粗大静脉。从远端输液时,应减慢输液速度, 意义告诉患者,讲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并发症及 以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及液体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在输液 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 顺序方面应先输高渗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再输等渗或刺激 刺部位干燥、清洁。睡眠时注意不要压迫穿刺肢体,出汗较 性小的药物,输入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后应用生理盐水 多时应及时更换敷料,并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对长期输液 冲管。 患者,指导其自行保护血管,做手部伸握动作、进行局部热敷 6.4输液前后护理:每次输液前后均应检查局部有无红肿、 等,以增加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减低脆性,并注意观察穿刺 触痛,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拔管,并作相 局部有无肿胀、疼痛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 应的处理。在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 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认真进行留置针的观察与护理,提高留置针留置的成功率, 6.2置管期间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全面护理。要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 参考文献 如出现药液外渗时可于局部封闭、局部物理疗法或用50% [1] 罗济琼.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探讨[J].中华临床医学研 硫酸镁溶液于皮肤红肿部位湿敷24—36 h,如发现穿刺血管 究杂志,2006,12(21):2886—2887. 部位及沿血管走向已出现红、肿、热、痛,应立即拔管或局部 [2] 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新技术的应用进展 热敷、用安普贴薄膜剪成条状沿血管走向贴于皮肤上,以促 [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720.. 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痛苦。透明敷料应2 d [3] 赵改婷,高荣华,耿少英,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血栓 更换1次,当敷料不粘或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以防止细菌 形成的相关性[J].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3):211— 212. 性静脉炎的发生。输液过程中可在穿刺点上方行热敷,特别 湿热敷效果好,持续20 arin。连续输液患者,应更换输液器1 [4]戚红.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 学杂志,2000,l5(2):78—79. 次/d,封管液配制24 h有效,1人1注射器,封管后注意管腔 [5] 黎燕清,李卡露.国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新进展[J].护士进 内有无回血,若有回血且量较多者,可先注人生理盐水10 修杂志,2007,22(1):24—26. mL,再用肝素稀释液封管,以免堵塞。 收稿日期:2012—09—2l ・74・ 哈尔滨医药2013年第33卷第1期 CCU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相关护理对策 潘 慧 (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章编码:1001—8131(2013)ol~0074—01 CCU为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往往是心脏病较 重且危及生命的重症患者。因此,病房采用封闭式管理,我 科病员探视时间为每日15:30一l6:00,患者住院期间与家 属沟通减少,加之对自身疾病的恐惧担忧,常易发生精神症 状,尤以老年患者居多。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科共 有12例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经过心理护理,改善环境和药物 治疗等综合措施后,患者的精神症状得到改善,能较好的配 合治疗与护理,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患者当中,男5例,女7例,年龄 67—90岁,平均年龄84岁,其中3例为房室传导阻滞行临时 起搏治疗的患者,其余均为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其 中2例患者为住院当日晚间出现精神症状,3例为住院第2 日发生,其余7例住院2日后发生。 1.2精神症状:烦躁、谵妄,是一种情绪反应的过程,同时伴 有机体内部的变化,往往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的反应。表现为 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精神极度烦躁,意识水平低下,空间定 [文献标识码]B 学科分类代码:32071 向力障碍,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不同看法,产生偏执、不信任 心理,纠缠一些小事诉说不完,甚至出现幻觉,认为治疗药物、 饮食有毒等。常发生于性格内向的老年病人,尤其是白天嗜 睡者更易在晚上出现。患者会自行拔出留置针、监护仪导管, 脱去病员服,认为自身没有疾病,很健康,是医护故意约束他, 对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劝说难以理解,不能停止脚步,寻找出 口,要自行回家等。同时,部分患者的心衰症状加重,表现为 呼吸费力、胸闷气促、咳喘加剧、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2护理对策 2.1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 的护患关系可取得病人信任,对控制病人精神症状很有利。 护士要善于在忙碌的工作中适时寻找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机 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选择合适的交流方 式,要表现出热情、关怀、耐心等。要理解同情患者,细致的 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通过开 导、解释、安慰等方法,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 J。 2.1.1入院时,向患者耐心的介绍CCU的环境,陪护制度, 将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管道及各种仪器的使用目的,使患 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减轻焦虑和不安。同时,介绍房间内 同病种患者的恢复情况,让其尽快适应环境。 2.1.2我病区配备移动式查房车,除供医生床边查房外,也 供护士在患者床边书写护理记录。我院实行治疗床边化,即 将患者所需的治疗用药,护士的输液盘等置于患者病房内,护 士减少从治疗室到病房的来回奔波,只需在所负责病房巡回, 增加与患者的沟通时间,加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依赖感。 2.1.3寻找有力的支持系统,家属及单位是患者重要的社 会支持系统,鼓励家属、友人以手机短信、书信、鲜花等形式 把亲情、关爱传递给患者。 2.2环境的改善:创造适宜的环境,减少陌生环境对患者的 不良影响。 2.2.1将灯光调暗趋于柔和,病床间配备布帘,拉上布帘, 关闭床边监护仪的报警声音,只需打开护士站中央监护系统 报警音量即可。工作人员走路、交谈声音尽量轻柔,各项操 作、护理尽量集中,患者处于睡眠状态时,尽量避免影响睡眠 的处置,出入病房随手关门,避免声光对患者的刺激 。 2.2.2极危重的患者尽量安置于单人病房,除便于抢救外, 也可避免对同病室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如已安置于多人病 房,抢救时必须加以布帘遮挡,对同病室患者加以安慰,进行 心理疏导,待其病情稳定后再行调整床位。 2.2.3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采取舒适的半卧位,协助患者 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皮肤,睡前予热水泡脚,听轻音乐、看报 纸、饮适量热牛奶等以促进睡眠,放置患者喜欢熟悉的物品 在床边,满足其归属感。病房内挂时钟,让患者看电视、听耳 机等,以增强患者的定向力。 2.2.4我病房配备床边探视系统,患者床边及家属休息室 均安装有液晶显示屏,通过护士的转接操作,患者可与病房 外的家属可视对话,可减轻其孤独感。 2.3安全护理:当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时,护士要耐心劝说, 语调要柔和,不要正面反驳及强行牵制患者,以免其更加激 动。有专人在床旁陪护,拉床栏,防摔伤,握住患者双手,避 免其拉扯输液管道、监护导联线等,征得家属同意签字后方 可使用约束工具,约束带只可短期使用,定时松解按摩、注意 观察局部血运。若患者已强行下床行走,护士需陪同搀扶, 注意关闭出入121,防止走失。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 汇报医生,必要时联系家属,请家属进人探视劝慰。 2.4药物治疗及护理:经过心理护理及环境改善后,患者精 神症状若仍未缓解,协助医生请神经内科会诊,应遵医嘱用 药,如注射安定、氟哌啶醇等,用药后患者须绝对卧床休息, 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及神志、意识状态及生命体 征的变化。本组患者均能安静卧床休息或入睡,无药物不良 反应发生。 总之,在监护病房,因缺少家属的陪护,患者发生精神症 状是很常见的,护士首先要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生 精神症状不要慌乱,要懂得寻求多方帮助,如家属、医生、乃 至护工都是助力,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确保其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斌,王玉莲,黄雪梅,等.ICU患者精神障碍的常见原因及护 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A):53—54. [2]王爱文.CCU患者心理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 (7):822. 收稿日期:2012—11—21 e上接第73页】 4.5产褥期护理:注意产妇神志变化,计数、定向力检查,有 无扑翼颤动出现,详细记录液体出入量;观察阴道出血及子 宫收缩,鼻、口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情况;同时保证产妇足 够休息睡眠,继续保肝治疗。按医嘱给予对肝脏毒性小的青 霉素、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免引起病情加重。对于不 宜哺乳者,应向产妇及家属讲清理由,并指导人工喂养,严禁 用激素类药物回奶;新生儿隔离,乙肝孕妇新生儿接种乙肝 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 4.6 出院健康指导:出院时教会产妇及家属减少新生儿感 染的措施,并督促按时接种疫苗和产后检查,指导采用适宜 的避孕措施。 参考文献 [1]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9— 121. [2] 陈仕红.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饮食护理[J].南方护理杂志, 1999,3(6):22. 收稿日期:2012—09—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