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规划背景
1.1 区位与环境条件
丽都花园别墅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西部中段,该区南为银都路,东邻中春路,北部和西部分别有春申塘、北竹港环绕。别墅区往北是
沁园春别墅区;往东为申莘新村,已经有大面积的经济实用房建成;西侧过北竹港为松江区,亦有大批别墅在建,南面是莘庄工业区。该区域为闵行区新区主要发展方向,城市交通便捷,配套设施齐全,区位条件良好。
本次规划总用地32.46公顷,现状多为耕地及村庄。
1.2 自然条件及现状条件
规划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雨水充沛,雨日为140天,主要集中在五~八月,年平均降水量约
1200mm,无霜期230天。区内地貌单一,地势平坦,北部地势略高,基地中有河流穿过,与北部、西部河流相连,自然环境优美,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规划在此基地上结合周边的发展态势,定位为中高档别墅区。
1.3 功能定位
随着市民总体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置业者的兴趣将由关注住房的居住面积转向关注居住区的环境品质与社区生活质量上来,生态的观念也将深入人心。因此本设计将丽都花园别墅区的规划定位为“现代化、生态型的高尚别墅区”。
这一地区的开发将成为构成闵行区世纪现代化城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闵行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1.4 规划依据
1.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4.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1.4.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1.4.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1.4.5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1994.8.1
1.4.6 《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定(DBJ08-55-96)》
1
闵行区在上海的位置 本方案所在位置 丽都花园别墅区详细规划设计
1.4.7 国家及上海市关于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规定。 1.4.8 丽都花园别墅地形图(规划红线图)及建设单位要求
2. 规划设计原则
2.l设计导则
2.1.1. 保证别墅朝向:依据上海市地区气候特点及课题研究,良好的朝向对于住户来说,无论是采光日照,还是通风,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良好的朝向是在保证住户使用权利的前提下提高容积率的最为有力手段。上海市规定正南北及偏东30°至偏西15°是良好的朝向,该条文规定是本方案的根本依据之一。
2. 1.2确保使用功能合理:居住、活动、文化及绿化景观是居住区使用功能的主体,不能以牺牲使用功能来换取简单的形式上的虚华,而应该以人居环境丰富的内涵体现新世纪住区的特征,形式内容相统一,避免城市住区塑造方面的误区。
2.2设计原则
2.2.1 以闵行区分区规划为指导,综合地区发展,协调周边相关地段,合理确定功能布局。
2.2.2 作为新世纪的现代化别墅区,规划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应面向新世纪,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
2.2.3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河流水系的整治,绿化系统的建立及绿化覆盖率的提高,是现阶段改善居住地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完善的配套设施,方便的交通系统,宜人的空间设计以及健身、休闲、娱乐场所的设置,将有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2.4规划设计及建筑单体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变性,适应市场变化。
2.2.5 强调住区环境与建筑,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的整合性。注意住区环境、建筑群体与城市发展风貌的协调。
2.2.6 强调绿脉与居民生活活动的融合。以点状的组团绿地、带状的林荫步行道和集中块状的中心绿地为主的居住区绿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绿地的功效,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活动的需求,将别墅组团与绿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
2.2.7 尝试建立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以分为主、适当结合的居住区交通方式,力求在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的同时,仍能提供给居民安全、便捷、环境优美的交通空间。
2
丽都花园别墅区详细规划设计
2.2.8 多样化的别墅与人情化的生活场所的塑造。只有多样化的别墅才能适应市场上多层次、多要求的选择。通过“院落”空间,滨水绿带,步行绿带,开放绿地等多层次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场所的塑造,增强居民归属感与自豪感。
2.2.9 努力将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的居住生活要求有机地结合,提高别墅功能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经济、科学、超前的现代居住空间。
2.2.10 根据市场需求,实施滚动开发,坚持居住区建设与社区建设的互相结合,通过社区的运营,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贯彻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住区建设与管理中。
3. 规划设计理念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一直是设计者不断追寻的目标,丽都花园别墅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别墅区,为设计创意提出了明确的
目标定位。本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全新的城市住区内涵: 3.1 充分体现对家庭生活的关怀
居住区是家庭生活的原点,通过对家庭发展趋势的关注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工业社会中生产与生活分离、重生产轻生活等观
念都将在新世纪产生全新的变化,家庭具有比纯粹的居住更为广阔的社会功能。家庭生活将进入高质量的阶段,从而也将赋予居住区更为生动的时代气息。因此,居住区规划设计定位于为每个人及每个家庭提供具有优美环境和温馨氛围的家园社区。
3.2 密切关注新世纪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
我国在二十世纪末进入老龄人口社会,上海又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地区之一,这一人口变化趋势将在新世纪产生深远的社会影
响。本规划设计中努力尝试为居住者尤其是老幼弱小者提供方便的步行系统,为其活动提供开敞景观空间,使这一部分居住者的安全活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居室。
3.3 适时引入符合时代特征的交通手段和理念
新世纪人们对交通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轻轨和公交措施等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城市人居环境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外
部公共交通环境。同时,小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将成为一种强大的发展趋势,而且正在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政策的扶持。规划设计为适应这一发展态势,努力营造流畅快捷的道路交通系统和充足的停车场库用地,同时使交通空间与步行开敞景观空间之间既有一定分隔,又能达到相互交流。
3
丽都花园别墅区详细规划设计
3.4 努力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与居民居住需求
大规模的居住开发必须具有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本方案在两个层面上体现出对动态变化着的市场的呼应:其一,通过建设标准的
差异形成多元化的供方市场,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居住需求;其二,通过与住区分期开发的协调,满足不断发展的居住需求,随着建设时序的变化,适时调整建设标准。
4. 规划设计构思
丽都花园别墅以环形主要道路和十字形集中绿带及步行带构成核心骨架,以纵向、横向及环形绿色走廊贯穿整个居住区,并伸入至
各组团内部,通过配套公建相对集中布局及绿化、交通系统组织空间,形成错落有致、收放有序、形式多样的整体有机结构和丰富的空间景观效果。这种空间布局形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线性的空间组织,将不同层次的开敞空间结合起来,使每一个别墅单元融入整体结构之中,赋予每一个别墅组合单元不同的空间特点,增强场所感和可识别性。规划为老人、儿童以及每一个居民多样化的居住生活活动提供空间和交往的机会,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4.1 规划结构
丽都花园别墅以十字形集中绿化带结合环路构成别墅区主要结构框架,沿春申港为体育活动带,形成全区的动态活动区;沿北竹港
为绿化休闲步行带,形成全区静态活动区。从西北到东南形成完整步行系统。
规划中将别墅组团的组团绿地与集中绿地结合,“院落”空间与公共景观活动场地相结合,追求“花苑”的空间效果。西北至东南
方向的步行轴线的南北两端以弧线形公共建筑为收头,形成视线对景,并成为建筑整体空间的高潮。北向弧形公共建筑设计为中间五层,两侧为四层,形成别墅区的标志性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该绿化景观轴线将步行入口和公共活动地带串联在一起,并向两侧延伸形成滨河城市景观步行绿带,使住区内的绿化景观系统与景观绿化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2 空间构成与组合
住区整体空间以中心广场为中心,结合十字带形布局,各组团又分别以绿化为中心,形成规模适宜,各具特色的别墅空间。别墅争
取使每一户均有好的环境和朝向,别墅空间组合以半围合院落式组成。
中心集中绿地是本次设计的精华所在,曲线形的走势在连接各组团的同时使绿带内有丰富的对景。此外,建筑的收放有序使自然环
境要素与居住空间相互融合,形成多层次丰富的空间组合形态。
4
丽都花园别墅区详细规划设计
4.3 建筑单体设计与群体设计
丽都花园别墅区规划中,主体结构由别墅区、公建区、休闲活动区组成,通过绿脉融会贯通,形成有机整合的整体形象。建筑的单
体设计以统一在别墅区整体形象之中为原则,在整体协调的基调上强调变化与单体特征。良好的建筑群体形象在区域中产生独特的标识作用,同样也会增加住区内的居民以亲切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5. 街道景观与城市设计
丽都花园别墅区是城市中的住区,是上海市城市发展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本案中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均从城市设计的层面
出发,以丰富城市景观,带动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为宗旨。
6.住区外部空间环境与绿化系统设计
绿化系统与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是本次规划总体设计的重点,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着重体现人性与生态以及可持续发展的
设计理念。
6.1 每个小组团都相对独立,空间独立围合,利用绿化分隔手法限定半公共的宅前空间;而且每个组团都围绕集中绿化布置,并向集中绿地开口,使集中绿地能够被尽可能多的人和组团都充分感受。
6.2 绿地系统由集中绿化、组团绿化、宅前绿化、立体绿化组成。集中绿地以树枝状向组团和宅前延伸成为末节,即保持环境及视觉的连续性,又使绿化系统形成一个非常自然的生态整体。
6.3 本次规划在计入城市绿带的情况下,别墅区绿地率可达61.4%,其中公共绿地占22.4%,集中绿地率达36%。
6.4 规划中结合入口在住区中心形成一条从西北到东南的步行绿化景观轴线,由西北角向两侧发散,在中心绿地结合河流向两侧形成“十”字形的景观系统,同时自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中绿地。再由“十”字形的绿化系统向各个组团发散,每个组团绿地分别由具有特色的花卉为组景主题,分别为丁香园、合欢园、玉兰园、玫瑰园、牡丹园、丹桂园、芙蓉园、紫荆园、百合园、水仙园、凌霄园和海棠园,形成各组团的标志感。枝状的绿地渗入到每个单元的宅前屋后,以达到“出门见绿”的目的和生态化的人居环境。西北至东南绿带的轴线与东北至西南绿带的曲线,构成了“刚柔并济”的有机整体。
5
丽都花园别墅区详细规划设计
6.5 利用河流水系,形成住区外围的“水环”。在区内步行通道和各个公共活动空间里,结合使用者的需求,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的活动特点,布置各种小型广场、喷泉、游泳池、网球场和各种观赏性的建筑小品,如:雕塑柱廊、休息座椅、儿童游戏设施等。
6.6 丽都花园别墅绿化景观系统的立意还在于“还绿于民”。与自然和谐,重视居住环境的生态效益,绿化形式上有草地、灌木、乔木和垂直绿化,结合水面、室外活动场地和景观环境小品,形成点、线、面、体多样化丰富的绿色生态环境。
7. 道路交通系统
7.1 道路系统
丽都花园别墅区内部道路由别墅区级路、组团级道路及中央休闲步行道路组成,别墅区级路车行道宽度位12米,组团级道路为6
米,中央步行道6米,休闲步行路1~2米。
根据别墅区在城市中所处位置、现状条件及规划要求,本次规划范围内设2个车行出入口,分别面向银都路和中春路。在本次规划
设计中将中春路出入口的开口尽量南移,使中春路跨河以后的纵断面标高与小区入口标高衔接,最大限度的解决好住区与城市的交通结合问题;同时又考虑到出入口距中春路、银都路交叉口的距离,符合城市规划规范的要求。
本案刻意在规划设计中采用人车分流的系统。于区域东南角设步行主入口一处,形成贯穿东南至西北的绿化步行带。使居住区内的
步行环境与绿化系统有机结合,并做到舒适、安全、宜人。 7.1.1 车行系统
丽都花园别墅区内车行系统以环状为主,在满足通畅、便捷的前提下,以最短的交通距离和最小的道路面积解决好各组团的车行交
通出入。同时车行系统的布置考虑到避免割断绿化系统,将集中绿地布置在环形车行交通内部,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步行景观绿带。 7.1.2 步行系统
在本次规划内将丽都花园别墅区内部设立独立的步行系统。分为中央步行带与沿河休闲步行带,中央步行带联系东南和西北两个公
建,形成全区的景观主轴,沿河步行道具有曲径通幽的效果,方便合理地联系各活动空间。一方面便于与城市交通系统相联系,另一方面在别墅区内部与绿化景观系统合而为一,有效的使别墅区步行系统将各部分外部活动空间、景观空间、绿地、配套公建联系在一起,创造出生机盎然的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此外别墅区通过无障碍设计为残疾人使用提供更多的便利。 7.1.3 消防、紧急救援系统
机动车在别墅区内部形成的环形交通流线,使其可以便捷地到达每幢别墅的入口,同时也为消防车辆及紧急救援车辆提供了必要的
6
丽都花园别墅区详细规划设计
通道。
7.2 停车
别墅区内机动车停车按照每户1停车位考虑,公共建筑考虑一部分地下停车。最终别墅区内机动车停车位数量可以达到330个。同
时为了充分保障别墅区优美的环境,不设露天车位。
自行车、摩托车放于各个住宅内。
8.别墅建筑单体设计构思
以创造出具有大众性、超前性、示范性、科学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室内外空间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为设计指导思想,力争
在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及材料设备的使用上有所突破,达到先进性及新颖性,增加高科技与新技术含量,起到示范作用,满足城市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发展要求,同时力争达到在城市建设上领先。
8.1 根据规划总平面布局的要求及特点,别墅单体面积从200-500平方米不等,超大户型有4栋,面积500平方米,满足居民对户型的多样化选择。组合形式既有单体又有联体,多个别墅又沿支路围合成形成了一个开敞流动空间,为居民的室外活动与交往提供一个活动场所。本次设计根据基地所处区位及市场定位需求,别墅单体面积以200-300平方米为主。
8.2 在房型平面布置上,根据本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及气候特点,将起居室及主卧室布置在南侧,辅助房间及次卧室布置在北侧,明厅、明室、明厨卫。由于采用房间全明布置及南北开窗,室内可以达到天然采光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冬季南向的直射太阳能,增加室内温度,并在夏季能有效地组织室内穿堂风,降低室内温度。 8.2.1 别墅体系
本案中别墅采用大开间体系,使用轻质隔墙材料分隔空间,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的适应性。
8.2.2 套型设计
本案中在建筑设计上设有多种套型,为不同需要的家庭提供多元化的选择。户内设计以较大面积的起居室(家庭室)为中心组织家
庭活动,且各户起居室(家庭室)均有良好的正南阳光和视觉景观。起居室在户内位置恰当,有效地减少了交通穿越,保证了空间使用功能的独立性。同时,为了保证空调房间的气密性和节约能源,除分户门和户内门外,均采用气密性好的高级双层彩色铝合金门窗。
7
丽都花园别墅区详细规划设计
8.2.3 厨卫设计
厨房、卫生间设计均按照现代都市居住生活使用要求适当超前考虑,达到高档居住水平。本案中采用整体设计手法,综合考虑操作
顺序、设备安排、管线布置以及通风卫生的要求。
8.2.3.1 厨房内部按照合理的操作顺序安排:电冰箱、洗菜池、煤气灶及储物柜,形成良好的操作面。厨房布局与餐厅紧密相连,功能关系明确,空间亦分亦合,可灵活利用,且根据家庭生活相关均可改造成开放式厨房。
8.2.3.2 卫生间内便溺、洗浴、洗漱、洗衣等各项功能均有适当分离,以确保互不干扰,满足使用要求。在厨房、卫生间设计上综合考虑现代生活品设备的布置,厨房中按操作程序布置厨房器具,同时设置排烟点,集中处理厨房内排出的烟废气,在卫生间内设置一道内隔断,将便溺、洗浴与洗漱、洗衣相对分离。
8.3 在别墅房型上极力体现经济性、实用性、超前性、规范性和功能合理性。在房型平面上实现较高的得房率,通过厅室厨卫的合理配比,达到房型面积的可用性增加,使房型的经济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8.4 有效地解决房型设计中的美观与实用的矛盾,使别墅不但在楼书上具有魅力,同时在市场销售过程中具有强劲的冲击力。
8.5 别墅内以起居室为活动中心,将睡眠、用餐、休息等功能分离开来,各自安排相应的空间,减少相互干扰,满足不同功能要求。
8.6 在立面及形体造型上力求创造一种新颖的有特色的形象,形成以组团内院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通透效果。立面上采用竖向三段处理方式。外墙材料采新型建筑涂料及贴面材料,利用材料的质感及色彩划分立面上的各种建筑符号,形成典型、丰富美观的风格形式。
8.7 外门窗采用气密性好的高级双层彩色铝合金门窗,分户门采用钢木防盗门。外墙面用混合砂浆粉面,饰以高级防水外墙涂料,局部加以面砖点缀。在土建设计施工与居民入住装修衔接上,提供菜单式装修方案,多样化选择,减少浪费,为物业公司统一管理,多样化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8.8 别墅区内设有完备的环卫设施系统,集运设施系统,实行袋装化垃圾由专人分类收集,运至集中垃圾站,以确保无污染、卫生、便捷。
8
丽都花园别墅区详细规划设计
8.9 管线设计
本设计中丽都花园别墅内别墅均提供集中空调、管道饮用水,24小时供应冷、热水,并为适应信息社会的来临提供可供住户上网
(Internet or Intranet)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各类管线综合设计,设立集中管井,既隐蔽又方便维修,做到六表(冷水、热水、饮用水、电、煤、空调)自动计量,自动管理。运用现代的监控系统保证别墅区安全。
9.公建设计
9.1商务服务中心
规划别墅区商务服务中心位于地块东南角小区步行出入口处,内部包括:
9.1.1 为小区服务的高档超市、便利店、餐厅、咖啡厅以及其他服务设施,由于该设施位于小区出入口处,既可为小区内部居民服务,又可对外服务,便于其日常经营,社区服务中心下设停车库。
9.1.2 物业管理中心。物业管理中心设置于商务服务中心内部,便于为别墅区的居民服务。
9.1.3 资源调控中心。别墅区能源中心设置冷热水、空调、煤、供水、电、楼宇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区内监控等系统控制中心,随时控制调节区内各种资源的分配使用。使别墅区内部的资源分配体现最大限度的经济、合理,以便达到管理的灵活与完善。别墅区配、变电站,煤气调压站在满足负荷的情况下,结合景观小品布置,在空间和建筑形态上形成别墅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商务服务活动中心结合入口广场,采用大跨度的过街楼形式,并通过柱廊,券拱、穹顶的处理,更起到引导人流,组织地块中的视线借景、对景的作用。服务中心与别墅取之间有水面略作分隔,通过长堤引入中心,既减少了相互之间的干扰,又如西湖之中的苏堤,风景如画,提高了别墅区的整体品位。 9.2 社区活动中心(会所)
别墅区社区活动中心位于别墅区西北角,建筑中间为5层,两边4层,造型独特,为别墅区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并形成别墅区东南-西北步行景观轴线的对景和收头。内容包括有为本地块居民服务的图书、报刊借阅和棋牌、书画文娱、会议、等诸多功能,并设健身中心、室内游泳馆、网球场等体育设施,形成融社区文化中心与健身中心于一体的综合活动中心。
10. 经济技术指标
9
丽都花园别墅区详细规划设计
10.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别墅建筑面积 公建建筑面积 绿地率 建筑密度 户数 容积率 32.46ha 97230㎡ 86730㎡ 10500㎡ 61.4% 14.4% 326户 0.30 其中
10.2 户型一览表
户型 单体 比例 220㎡ 11% 260㎡ 28% 270㎡ 6% 290㎡ 40% 500㎡ 1% 200×2㎡ 7% 290×2㎡ 7% 100% 数量 33栋 80栋 17栋 114栋 4栋 20栋 19栋 287栋 编号 A B C D E F G 独立 联体 总计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