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整合

来源:伴沃教育


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整合

美术是造型艺术,也叫视觉艺术,以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最大限度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利用电脑创设动人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在反思传统美术教育的基础上把“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强调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积极态度。学生对学习美术感兴趣的因素有:新颖有趣、丰富多彩的图像世界和生动有趣的活动场景,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与教学手段。在欣赏课《红屋顶》,我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收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制成vcd格式的文件,配上适当的音乐和解说词,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一改传统的“一言堂”的美术教学模式。再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中的《桥》一课时,欣赏各地的古今桥梁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我把在网络搜索到的桥的图片进行精心分类。介绍桥梁建筑时,不但可以用常见的视觉方式欣赏桥的外形或内部结构,还可以动画显示桥的多个侧面。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让学生能全方位了解桥梁建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

运用丰富资源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习主动性

在美术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我在上《色彩》一课时,先让学生认识各种色彩能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然后我在电脑上为学生画出春、夏、秋、冬的装饰图,用具体的色、抽象的形表达喜、怒、哀、乐等感情,再用具体的色、具体的形表达春、夏、秋、冬的印象。然后要求学生在电脑上用剪贴的方式表现春或秋的色彩印象,完成风景装饰图。采用电脑完成作业既降低了作业的难度,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 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

我给九年级美术特长生上素描写生课,讲到构图时,我先选书上的一幅范图,用扫描仪输入电脑,再进行编辑,将背景和物象分别放在一个文件中的不同图层,在演示时只需把选中的图进行拖动,就可反映出画中表现的物象在不同位置的不同效果,还可把不同的图层进行放大、缩小的处理,以展示物象大小变化对画面效果的影响,使学生对构图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我再制作了一个有关构图的互动式课件,通过学生和电脑之间人机的交流提示构图的规律性,这样,既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动态演示难、过程长、操作繁复等问题,又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把抽象事物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七年级上册《卡通画》一课的教学时,我先收集一些人物各

种面部表情的图片,然后在电脑里进行色彩高反差、拉伸、变形处理,几张形象略有变化的图片表现出人物表情图片向漫画变化的过程,按教学的排序并制作一个片头,再在photo impact album下播放,接着在屏幕上演示,把真实的形象逐步向漫画过渡。学生被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最后他们都明白了漫画夸张的手法,并积极投入到卡通画的创作中。

综上所述,在美术课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整合,借助电脑绘图功能和动态模拟功能在教学中能取得高效课堂。解决了美术教学中动态演示难、过程长、操作繁复等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解决常规教学中信息量不足等问题,扩展学生的视野,给他们充分感受美、创造美的机会。确保认识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避免因课时不集中带来的诸多不便。探索和常规教学相结合的途径,为学生创造美术学习和实践的良好环境,按时完成作业率高。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简便,范围更加广泛,效率更加高,但也不能排斥传统教学媒体。我们在大力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时,也注重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合理成分,正因为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整合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更应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中许多方式和方法有待尝试,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和探讨。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