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12旦 RP—HPLC测定重楼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中 重楼总皂苷的含量 张小飞 ,果秋婷 ,王昌利 (1.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陕西咸阳,712046;2.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目的建立RP—HPLC测定重楼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中重楼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 (4.6 mmx250 mlTl,5 tx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40:60,V/、,);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O℃。结果重 楼总皂苷中重楼皂苷I和重楼皂苷Ⅱ两种成分分离度较好,重楼皂苷I、重楼皂苷Ⅱ均在1.O 20.0 tx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 好(r=-0.999 9)。二者的回收率均符合要求,RSD分别为0.83%和1.21%。结论该色谱条件对重楼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中两种成分 分离效果较好,辅料无干扰,专属性强、稳定可靠,适用于重楼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中重楼皂苷I和重楼皂苷II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RP—HPLC;重楼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16)26—0091—02 重楼皂苷Ⅱ主峰保留时间分别为31.2 min和41.0 min。 重楼(P03"l’.S pDz hylla)为百合科植物云南重楼的干燥根 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作用,临床用于疔疮痈肿、惊风 抽搐及咽喉肿痛等症Ⅲ。现代药理表明,重楼总皂苷是重楼的 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止血及心血管作用嘲。 目前,重楼主要是以粉末或重楼皂苷提取物直接入药,生物利 用度较低,药效较差,可通过开发重楼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来 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引。重楼总皂苷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 光度法 口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51。本文通过建立RP—HPLC法 测定重楼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中重楼总皂苷的含量,以期为 重楼脂质体制剂的质量标准鉴定提供参考。 1仪器与试药 Agilent 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安捷伦科技有限 (C) 公司);XPE一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一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重楼皂苷I、重楼皂苷Ⅱ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 院);重楼总皂苷(实验室提取纯化);乙腈(色谱纯,默克化学 试剂有限公司);水为超纯水。 2方法与结果 2.1溶液配制 0.0 10 0 20.0 30.0 40.0 (B) (A) 50.0 rain 图1样品HPLC图谱 注:峰1是重楼皂苷I;峰2是重楼皂苷Ⅱ;图A是空白溶液;图B是对照 品溶液;图C是供试品溶液。 2.2.1对照品溶液制备。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重楼皂苷I及重 楼皂苷Ⅱ对照品各10.0 mg,用一定量的乙腈溶解并用流动 相定容制备成浓度为0.1 mg/mL对照品贮备液。50 mL容量 瓶中移入5 mL对照品储备液并用流动相定容,过0.45 Ixm 滤膜,制备浓度为10.0 Ixg/mL的重楼皂苷I及Ⅱ对照品溶液。 2.2.2供试品溶液制备。采用薄膜分散一挤出法制备重楼总皂 苷长循环脂质体。向100 mL容量瓶中加入5 mL重楼皂苷脂 质体,用一定量乙腈超声破乳后并用流动相定容,过0.45 Ixm 滤膜,制备供试品溶液。同法制备空白溶液。 2.2色谱条件 2.4方法学考察 2.4.I线性关系考察。50 mL容量瓶分别精密移取重楼皂苷I 及Ⅱ的对照品溶液0.5、1.0、2.0、5.0、10.0 mL,分别采用流动 相定容、摇匀后即得浓度分别为1.0、2.0、5.0、10.0、20.0IJegmL 的重楼皂苷I及Ⅱ对照品溶液。按照拟定色谱条件进样分析, 得重楼皂苷色谱图。以峰面积(A)为纵坐标、浓度(C,txg/mL) 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拟合。重楼皂苷I及Ⅱ的回归方程分别 为:A-53 218C一8 725@=0.999 9)和A--21 848C+4 749(r'-0.-999 9), 色谱柱:Hypersil ODS C18(4.6 mmx250 mm,5 m);流动 相:乙腈一水(40:60,V/V),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am;流 速:I.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O.0 L。 2-3系统适用性考察 按照“2.2”项下的色谱条件对“2.1”项下制备的供试品溶液 进行检测。由图1可知重楼皂苷I和重楼皂苷Ⅱ之间分离度良 在线性范围1.0~20.0 ̄g/mL,检测灵敏度良好。 2.5精密度考察。按照“2.2.I”项下操作制备对照品溶液,重复 进样6次,按照峰面积值计算,重楼皂苷I和重楼皂苷Ⅱ对照 品溶液的RSD值分别为0.97%、1.01%,仪器精密度良好。 2.6重复性考察。取自制重楼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溶液按照 “2.2.2’硕下制备供试品溶液,并进行测定,重复进样6次,计算 (下转第94页) 好(R>1.5),拖尾因子、理论塔板数均符合要求。重楼皂苷I和 作者简介:张小飞(1982一),男,汉族,内蒙赤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药新技术与新剂型。 基金项目:陕西教育厅项目(No.2013JK0816);陕西省教育厅课题(No.09JSO14);陕西省科技厅项目(No.2015SF203) 陕西省中药制药重点学科资助项目(No.1008)。 一91— Q 鱼生!至旦 3讨论 参考文献: [1】程刚,刘耀明,贺云飞,等.LCP、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2,23(3):44--47. 【2】赵晶鑫,苏秀云,赵酷,等.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 影像学分析[J】_jE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7(2):263—268. 【3】林振恩,林焱斌.PFNA、Gamma钉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 效比较[J].山东医药,2008,48(27):109—1 10. [4]谢华杰,孔繁杰,覃奇文,等.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 间骨折20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15):2287—2288. 【5】康进军,贺廷永,邓杰,等.PFNA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 效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13,19(6):497—500. [6]马俊,王卫明,张佳田,等.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 间骨折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16):2509—2511. 【7】张杰,李军,吴伟,等.DHS、PFLCP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 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1):1549—1551.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DHS和PFNA来治疗股骨粗隆间 骨折,DHS主要是以滑动加压螺钉插入患者股骨头颈部位置 为固定目的,并在尾部增加钢板加压固定,虽然治疗效果较 高,但会对机体产生较大伤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旧。 PFNA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够避免因患者身材矮 小无法放置螺钉的问题,并且能更好地对松质骨进行填压, 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171。本次研究结果显 示,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外出行走时间、骨折 愈合时问、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应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不仅能提高 临床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上接第9l页) 重楼皂苷I和重楼皂苷Ⅱ的含量。脂质体中重楼皂苷I的平均含 析,并记录色谱峰面积,按照外标一点法计算重楼皂苷I和重 量为(0.12 ̄0.08)mg/mL(RSD=0.73%),重楼皂苷Ⅱ的平均含量 为(O.20 ̄0.06)mg/mL(RSD=0.62%),表明色谱方法重复性良好。 楼皂苷Ⅱ的含量。3批重楼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中重楼总皂 苷的含量为(O.38 ̄0.05)mg/mL。 3讨论 2.7回收率考察。按制剂处方量的80%、100%、120%加入3份 重楼皂苷I、重楼皂苷Ⅱ对照品,并加入处方量磷脂、胆固醇、 聚乙二醇2000一磷脂酰乙醇,按照“2.2.2”项制备高、中、低三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对重楼皂苷I和重楼皂苷Ⅱ分离 效果较好,能够保证检测重楼长循环脂质体中重楼总皂苷含 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何明生,李秀.重楼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2,7(6): 279-282. 种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在拟定色谱条件下进样分析,记录峰 面积。按照外标法求出重楼皂苷I和重楼皂苷Ⅱ的回收率。重 楼皂苷I的回收率为100.2%(RSD=0.83%),重楼皂苷Ⅱ的回 收率为99.1%(RSD=I.21%),表明色谱方法回收率良好。 2.8稳定性考察。按“2.2.1”项下操作配制6份对照品溶液,在 25℃下放置48 h,并于0、2、4、8、24、48 h对对照品进行测 定,计算两种重楼皂苷对照品的峰面积。重楼皂苷I峰面积的 RSD值为1.13%,重楼皂苷Ⅱ峰面积的RSD值为0.87%,表 明对照品溶液在48 h内测定结果稳定。 [2]赵保胜,朱寅荻,马勇.中药重楼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 1,17(1 1):267-270. 【3】张小飞,果秋婷,王昌利.重楼总皂苷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 中国药师,2015,18(6):907—912. [4]杨骁,张振秋.重楼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中华中医药学刊,20o7, 25(1 1):2420—2422. 【5】罗云,熊志伟,梁新丽,等.重楼总皂苷巴布剂的基质处方优化及含 量测定Ⅲ.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22):5—9. 2.9制剂中药物含量测定。按照“2.2.2”项下制备3批重楼总 皂苷长循环脂质体供试品溶液,按照拟定的色谱条件进样分 (上接第92页) 2.2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 快、术后的并发症较少,受到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青睐f3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前,两组患者患肢长度差、髋关 差异(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n=25,元±s) 节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度等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手术后,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优 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 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 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微创小切1:3全髋关节置换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1明江华,]方海滨,周建林,等./J、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性髋 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08,16(9):612—614. 【2】廖化敏,官莉.延续护理对5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 果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44(10):1435—1436. [3]王永贵,唐本森.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的临床观 察fJ].中国实用医药,201l,6(32):1609—1610.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开 始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手术方法比较,微创小切口 手术切口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失血较少、患者康复时间更 一94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