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探析□张若然摘要: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当下小学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也对课程教学和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教师必须了解当前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现状,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思考和研究,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海量的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结合多方面的需求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次入手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此外,教师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引进一些全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开展教学,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和鉴赏。这样才能确保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探析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当下的教学趋势进行精准的教学定位,有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具有较强的科技性和趣味性的美术课堂,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相关的美术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对美术课堂教学反馈情况的关注,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层次差异,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并在考虑阶段性教学目标和学生培养要求之后,对原有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层层深入、不断递进地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1.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之下,教师能够利用网络渠道接触到更多、更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根据实际情况对当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是,仍有部分教师以教材为主体开展课程教学,未能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有效更新教学内容,也未能与时俱进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这会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教师必须从不同角度剖析和研究当下的美术教材,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年龄特征、思维特性、绘画技能、鉴赏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全面整合与优化原有的教学内容,不断引入一些具有多样性、层次性的教学资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取一些实际生活中与美术有关的案例或事件,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现代化特点的美术作品,收集一些具有地域性、特色性、艺术性的美术教学资源。利用计算机软件筛选相关教学内容,围绕教学中心和主题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可以为学生构建集层次性、系统性、完整性于一体的全新的教学体系。教师可以结合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目标编辑相关的作品或教学素材,并将其制作成相关的课前预习微视频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学习和思考。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收集网络信息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根据美术教学的要求获取丰富多样的网络信息资源,并在课堂上分享和展示。在了解美术教学特性和信息技术优势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全新的小学美术教学信息系数据库,及时更新相关数据,适时引入与教学主题有关的海量素材,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而且能够使学生的美术修养和信息分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现阶段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以往的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为了确保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能够取得预期成效,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形象思维活跃、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等特点,围绕教学大纲,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动态化的手段呈现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在实现美术课堂由静态到动态的转换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美术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相关的教学视频或者课件,结合不同阶段的教学需求,引入翻转课堂、在线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利用全新的教学渠道和方式开展教学。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掌握美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之后,利用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代替单一的文字,为学生模拟相关的美术场景,向学生展示美术创作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这样不仅能够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而且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从而为学生艺术水平和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134教学心得ARTEDUCATIONRESEARCH2.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即使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堂教学,也很难让学生的技能和美术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在此情况下,教师必须全面分析和改进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保留其中与信息化教学相适应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构建体现创新性、交互性、娱乐性、实践性的美术课堂教学情境,利用良好的视觉体验激发学生的美术情感和美术思维。然后,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相关的美术观察和讨论环节,让学生参考自己的美术经验进行赏析,在艺术氛围之下进行想象和联想。在美术技能和绘画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关的教学微视频和电子课件,分步讲解重点的绘画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分层尝试和练习。这样不仅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术的内涵和魅力。如,在“水墨游戏”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国水墨画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与毛笔、宣纸、墨汁、砚台有关的视频资料,再展示宣纸传统工艺制作微视频,引导学生在进入情境后更好地进行观察和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笔、墨、纸、砚的特点。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PPT向学生介绍中国水墨画家李可染、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及其作品,如《井冈山》《长江万里图》《蛙声十里出清泉》《墨虾》《八骏图》《愚公移山图》等,引导学生从墨色、构图、技法、形式等方面展开学习与欣赏,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水墨画的感知和理解。然后,教师再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焦、浓、重、淡、清等五种画法,或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让学生跟着练习。在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画法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灵活的线、变化的点等。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绘画对象,如荷花、仙人掌、山水、热带鱼以及一些具有想象性的太空飞船、机器人等。学生参考优秀的水墨画作品进行构图设计,选择最贴近主题的方式或技法,在创作过程中增加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表达方式和绘画方法,或融入一些自己的情感和看法。教师利用多媒体拍照并上传,利用大屏幕在班级内部展示优秀的水墨画作品,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鉴赏,并鼓励优秀学生分享自己的水墨画创作经验。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水墨画的内涵和魅力,而且能为学生创作水墨画作品创设良好的情境。3.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全新平台美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升学生欣赏能力和美术修养的关键。在具体教学中,部分小学生的美术能力和水平较为有限,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掌握教师传授的相关美术知识。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更加多样化的美术教学平台,定期在教学平台上发布一些教学视频、电子课件、幻灯片等相关资料,或推送一些与美术技能和方法有关的资讯,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美术课类型进行预习、练习,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美术学习需求。这样不仅能够实现相关教学资源的全面共享,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探究知识。此外,教师可以构建优秀作品欣赏平台,向学生展示一些国内外的经典美术作品和优秀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构图、表现方式、颜色等方面进行学习,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与理解在讨论板块进行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针对美术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答疑解惑板块,引导学生参考信息数据库和网络上的相关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在学生发布相关的求助任务后,教师可以采用直接指导和学生讨论的方式予以解决。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之后,有针对性地组织水彩、水粉、素描、手工等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特点发布合作探究任务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统筹与设计相关活动,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相关的思想交流和绘画实践。另外,在充分考虑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和教学进度之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美术实践活动主题,如“多彩童年点亮梦想”活动、“小小展览馆”活动、“变废为宝”活动、美术创意作品大赛、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等,在平台上发布与实践活动有关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收集相关的素材和资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和实践。结语现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愈加成熟。信息技术辅助下的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课堂吸引力更强。因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当下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趋势,参考主流的教育发展方向,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体,从创新和发展的角度改革当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创新和拓展当下的美术教学内容,并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引进全新的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呈现一些与美术有关的场景或画面,引导学生在艺术氛围中进行探究和练习。教师还可以在考虑多方面的情况之后,为学生安排一系列综合性的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大胆尝试。这样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全面开展信息化美术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钱正莲,汤希财.信息技术放飞小学美术课堂.课程教育研究,2019(31).[2]姚葳.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研究.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2019.[3]罗新宇.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2019.[4]丁敏.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美术教学助力.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6).[5]孙黎黎.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研究.艺术科技,2019(3).[6]刘娟.关于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运用.中国民族博览,2018(5).(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小学)编辑张泽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