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卷第3期 阿 广播电 太雩季报 Journal of Hebei Radio&TV University VO1.14 No.3 2009年5月20日 May 20,2009 浅谈融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孙俊琳 ,周 珊2 (1.张家H广播电视大学,河北张家口075000;2.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91) 摘 要: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文化差异对文化交际的影响、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这 几个方面来看,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有很大的必要性,其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介绍、打招呼、称呼语、感谢 和称赞五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语言本身的规律,更要注重文化上的特殊作用,从词汇 学习、听说课、阅读课和写作课上引入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相关语言的社会文化,进而学好语言。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育;融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9X(2009)03—0060一O3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 保存和传递文明成果。语言也是民族的特征之一,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语言是文化 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学是语 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要学好英语,用英 差异,但也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可以在二者之间找 到汇合点,这就是文化的共性。而共性则表明各民 族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以求进步。语言 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在英 语教学中,要用辩证的观点正确理解对待中西方文 化间的差异,在具体的学习和交流中,就要从实际 语得体有效地进行交际,就必须注意并熟知英语国 家的文化特征。因此,对我们英语教学来说,要使 学生达到用英语熟练交流的目的,除了良好的英语 专业知识外,对英语国家本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是 至关重要的。下面针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问 题,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谈谈自己的 看法。 一出发,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术研究与继承 吸取、创新和发展相结合。 2.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 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教学的最终目 的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 、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 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传 统的英语教学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注重纯语言 能力的培养,而忽略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语言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人类文明进程使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 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 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 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文化有明显的个性,由 于地理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 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文化对语言形式和语言使 用的影响以及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教学重心集中在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上,不重视妨碍听、 说、读、写能力发展的文化能力。学生一旦面fI缶与 文化有关的词句和典故时,就会难以理解,无法达 到运用语言的真正目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了解 英美文化,使学生活学活用已成为英语教学成功与 的不同社会形态和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 关系的不同观念和审美意识,这就造成了东西方文 化的不同。尽管中西方文化二者间存在着很大的 收稿日期:2009~叭一l6 作者简介:孙俊琳(1968一),女.河北张家E1人,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教学与研究。 第3期 孙俊琳,周 珊:浅谈融入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61 否的关键。英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时 为一种对人的尊称。 4.感谢 一候使用何种语体、何种语言形式,怎样以适当的方 式表达恰当的思想文化现象,正确了解把握语言中 各种字、词、句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应根 据大学英语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引入 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科学、有效地进行英语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般来说,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 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 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 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 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 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 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 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 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Ⅳ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 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 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 在教材中“What's your narlle”出现的频率相当 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 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 不同风格。 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 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 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 般也只说“Your Flame,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rne”,5.称赞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 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 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工作等。通常称赞 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 她的天生丽质。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 “Thank you”o如有人夸你“You are very pretty”时, 你不能按中国语言习惯谦虚地回答“1’m not pretty (我不漂亮)”,而应回答“Thank you”。 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 被审问的感觉。 2.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 (Have you had your dinner?){l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 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 打招呼通常以兴趣爱好为话题,如天气、健康状况、 交通、体育等。 3.称呼语 三、如何把社会文化知识融入英语教 学中 在英语教学中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不是件轻而 易举的事情,教师应在对中西方文化充分了解的基 础上,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下,选用恰当的方 法向学生引入相关的文化信息,达到交际的目的。 例如“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 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 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 称,他们将会感到莫名其妙。我们在教材出现称呼 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的情况,这也是中文思维 下面就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引入文化教育,谈谈自己 的几点看法。 1.在词汇学习中引入文化 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 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 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 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 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 Brown”,对方 听了会觉得不顺耳。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 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很重要的环节。在英 汉两种语言中几乎没有完全对等的词,相应的词可 能指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意义,表达不同的文化 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因此,教词汇除理性意义 外,还应引入文化内涵。教师要首先结合词汇学习 把一些与词汇有关的文化知识传达给学生,对他们 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 的听说能力以及进一步的阅读、写作、翻译能力都 62 阿 广播电 天雩学报 第14卷 大有好处。其次,在词汇学习中要注意体现不同的 文化价值、社会需要的委婉语的用法,如英语和汉 的文化知识,也要向学生解释那些妨碍理解的、语 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这样会丰富学生的文化 知识,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 寓意。另外阅读材料中不可忽视文学作品。高等 语中都有不少表达“死”这种概念的委婉语。但更 多情况下,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对一些问 题的看法还不太一致。在英、美等国,年龄是个比 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杨治中教授认为大 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English for General Pur— poses(EGP)。“应该集中力量,帮助学生打好语言 基础,加强对学生语言学习方法的指导。”学好语言 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阅读文学作品。 4.在写作课中引入文化 较敏感的问题。人们避免用old来称呼上了年纪的 人,取而代之的是“Senior Citizen”。Senior和Citizen 两个词都可以表示一个人的地位和尊严,含有尊敬 的意思。而汉语中的“老张”、“老杨”则含有尊敬的 意思。称一个人为“张老”、“杨老”不但可以显示出 被称呼者的年龄很大,而且所含敬意更深。 2.在听说课中引入文化 写作是对学生英语能力较全面的训练。通过 写作练习可以考查学生对词语、语法和语言规律的 掌握情况,也可以巩固学生已经获得的语言能力和 文化能力。在写作课中,给学生一个主题句,训练 现在的听说课有很多情景对话,如迎来送往、 工作学习、消遣娱乐、饮食起居、问候、祝贺、关心等 表达方式,这样的情景对话,正是英美人生活的反 映。如要听Opening ai1 Account的对话,教师可在 学生从英语的形式逻辑出发,紧紧围绕主题句构思 文章、发展内容、组织话语,巩固学生对英语形式逻 辑的掌握。也可以归纳一些表示“起”、“承”、“转”、 听前介绍有关英美国家的银行制度及去银行的一 些常用语。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除了录音机,教 师还可以用语言实验室、多媒体、VCD等现代化的 教学手段。运用这些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 “合”的常用词语,让学生恰当地把它们运用在作文 中,掌握形式衔接手段,巩固已获得的有关英语重 形式黏合的知识。把学到的语言内含文化、知识文 化和交际文化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话语构建之中, 巩固学生的文化能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觉、听觉。据研究,视听并用的记忆率可高达 66%。除了生动、直观,有助于记忆,这些现代化的 手段还可以让学生领略英美文化中的非语言交流 方式,如手势语、体态语及各种不同表情等,通过在 听说课中有意识地引入文化,学生可以学会一些有 用的表达方式,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怎么说才算得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言本身 的语言规律,而且要注重文化上的差异和特殊作 用,并了解、研究这种差异。如果我们教师能在大 学英语学习阶段注意从词汇学习、听说课、阅读课 和写作课上引入文化教育,学习者一定会成为我们 体,知道该怎样付小费,如何在朋友家做客等。 3.在阅读课中引入文化 所期望的有一定文化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身为英 语教师,我们不但有责任去帮助学生学会语言,而 且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了解相关语言的社会文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也是大多数中 国学生的强项。一般大学英语不单独开设阅读课, 阅读主要是在精读与泛读课中体现出来。通过阅 读题材广泛、内容各异的文章与书籍,可以扩大知 化,这对他们走上社会迎接挑战、克服走出国门时 所遭遇的文化“冲击”会大有帮助,这也是大学英语 教学的目的所在。 识面,了解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 人情等。教学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介绍语言材料中 参考文献: [1]何玲.如何在职校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7). [2]孙冬梅.探析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_J].教育与职业,2006,(17) [3 雷晶.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8). [4]刘素艳,方文丽.试论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 },的难点与突破[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5]李颖。对英语教学中文化引入的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22). (责任编辑陈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