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来源:伴沃教育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

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3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 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不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 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力的作用是使物体运动

B.物体在其运动速度方向上必受到力的作用 C.力的大小相同,作用效果也一定相同

D.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

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 m/s,则 ( ) 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 B.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 m/s C.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2 m/s D.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2 m/s

4、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将重力G分解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1和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2,那么( ). A.F1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F1方向相同,大小为Gcos α

C.F2就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D.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F1和F2共五个力的作用

5、如图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的质量为m,平衡时球在A位置,今用力把小球向下拉长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中的弹力为

A kx B kx+mg C kx-mg D mg

6、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 ) A.1∶3 B.1∶5 C.1∶8 D.1∶9

7、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头通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通过该路标时的速度为v2,则火车的中点通过该路标时的速度为( )

2v1v2v1v2v12v2A. B.v1v2 C. D.

2v1v228、a、b、c三个物体以相同初速度沿直线从A运动到B,若到达B点时,三个物体的速度仍相等,其中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ta,b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为tb,c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用时间为tc、tb、tc三者的关系( ) A.ta=tb=tc B. ta>tb>tc C.ta<tb<tc D.tb<ta<t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题4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少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9、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 1 -

B.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方向的,但可以不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C.木块放到桌面上受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D.弹簧的弹力方向总是沿弹簧方向,但可以沿弹簧向外

10、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1N、6N、8N B.3N、6N、4N C.1N、2N、10N D.5N、5N、5N

2

11、一物体竖直上抛,初速度为20m/s,当它的位移为15m时,经历时间和速度分别为(g=10m/s) ( )

A.1s,10m/s B.2s,15m/s C.3s,-10 m/s D.4s,-15 m/s

12、如图所示,物体P放在Q之上,Q在光滑水平面上。弹簧秤Ⅰ,其左端与物体P相连,右端与墙相连;弹簧秤Ⅱ右端与Q相连,左端用手水平拉着。当Ⅰ的示数为2N时,Ⅱ的示数为3N,则:( ) A.P、Q间一定存在一对滑动摩擦力 B.P受摩擦力为2N,Q受摩擦力为3N C.P、Q受摩擦力大小均为2N D.P、Q受摩擦力大小均为3N

13、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

方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m处

B.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m C.乙车启动10s后正好追上甲车 D.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

14、重为G的物体系在OA、OB两根等长的轻绳上,轻绳的A端和B端挂在半圆形的支架BAD上,如图所示,若固定A端的位置,将OB绳子的B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位置C的过程中,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OB绳上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OB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OA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D.OA绳上的拉力一直逐渐减小 三、填空题(每空2分)

15、如图1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实验时由静止释放钩码,小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小车进入布面前钩码已经落地了,小车在平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来在布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3所示,纸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T=0.02 s,试分析:(以下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1

图2

①由图2可知,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________m/s;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D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D=________m/s.

- 2 -

图3

2

②根据纸带得到了如图3所示的v-t图象,则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______m/s. 16、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先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的另一端到某一点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将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

E.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必须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用一个弹簧秤拉时记下的位置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 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 N,两力的合力用F表示,F1、F2与F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关于F1、F2与F、θ1和θ2关系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F1=4 N B.F=12 N C.θ1=45° D.θ1<θ2

四、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步骤,直接给出结果不得分)

(8分)17、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在小球A上,此时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1)OB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2)OA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3)作用力F为多大?

(10分)18、一辆汽车自O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从P电线杆到Q电线杆用时6s,已知P、Q电杆相距60m,车经过电杆Q时的速率为15m/s。

- 3 -

姓名: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求:

(1)汽车到达P点的速度 (2)汽车的加速度

(3)从O点到Q点的时间

(12分)19、如图所示,质量为m1=5 kg的滑块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 N

2

的力F推滑块,滑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2=10 kg,且始终静止,取g=10 m/s,求: (1)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 (2)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3)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 (10分)20、如图所示,甲、乙两辆同型号的轿车,它们外形尺寸如下表所示.正在通过十字路口的甲车正常匀速行驶,车速v甲=10 m/s,车头距中心O的距离为20 m,就在此时,乙车闯红灯匀速行驶,车头距中心O的距离为30 m. (1)求乙车的速度在什么范围之内,必定会造成撞车事故. (2)若乙的速度v乙=15 m/s,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为了防止撞车事故发生,乙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会发生撞车事故吗? 轿车外形尺寸及安全技术参数 长l/mm 3896 宽b/mm 1650 高h/mm 1465 最大速度km/h 144 急刹车加速度2m/s -4~-6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答案 三、填空题 - 4 - 1 C 6 D 2 D 7 D 3 B 8 D 4 B 5 B 9 AD 10 BD 11 AC 12 AC 13 ABD 14 BD 15、(1)v=______1.70___________m/s;vD=____1.50__________m/s

(2)a=_______3.08_________m/s2.

16、(1) 正确的是_____CE__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 B )

(3) 关于F1、F2与F、θ1和θ2关系正确的有_____BC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7、(1)因OB绳处于竖直方向,所以B球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为零,OB绳对小球的拉力

AB绳上的

FOB=mg.

(2)A球在重力mg、水平拉力F和OA绳的拉力FOA三力作用下平衡,所以OA绳对小球的拉力FOA=

cos 60°=2mg.

(3)作用力F=mgtan 60°=3mg. 答案 (1)mg (2)2mg (3)3mg 18、(1)5m/s (2)5/3m/s2 (3)9s

19、(1)用隔离法:对滑块作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在平行斜面的方向上

mg

F=m1gsin 30°+Ff,

Ff=F-m1gsin 30°=(30-5×10×0.5)N=5 N

(2)用整体法:因两个物体均处于平衡状态,故可以将滑块与斜面体当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受力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有F地=Fcos 30°=153 N;在竖直方向上有FN地=(m1+m2)g-

Fsin 30°=135 N.

答案 (1)5 N (2)153 N 135 N

20、(1)甲车整车经过中心位置,乙车刚好到达中心位置,发生撞车事故的最小速度v乙min,抓住时间位

- 5 -

移关系,有

20ml30m30,v乙min10m/s12.554m/s v甲v乙min203.89620mb30mlb,v甲v乙max乙车整车先通过中心位置,即撞车的最大临界速度v乙max,

v乙max305.54610m/s19.371m/s.故当12.554m/sv乙19.371m/s时,必定会造成撞车事故.

201.65(2)只要甲车整车通过中心位置时,乙车刚好临近中心位置时所求的加速度才是最小加速度,甲车整车所需时间t20ml122.39s,在这段时间里乙车刚好临近中心位置,v乙t反v乙t刹amint刹30m,v甲2故amin3.27m/s2.不会发生撞车故事.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