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经皮下给药。 二、适应证
1.需迅速达到药效,不能经口服和静脉注射的药物。 2.预防接种。 三、禁忌证 1.对该药过敏。
2.注射局部有各种皮损、炎症、硬结、瘢痕或位于皮肤病处,注射时需避开。 四、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
1)评估患者治疗情况、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
2)向患者解释皮下注射目的、操作方法、药物的作用、配合要点。 3)取舒适体位、暴露注射部位皮肤。 4)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情况。 2.材料准备
治疗车:车上载有以下物品: 1)注射盘; 2)消毒用品;
3) 1~2ml 注射器及针头; 4)砂轮。 3.操作者准备
洗手,准备帽子、口罩。
Sulocutaneous Injection
五、操作步骤
1.药品准备:
1)用安尔碘消毒药瓶。 2)取出注射器,检查活塞,拔下针帽,检查针头。
3)核对和抽取药液并排气至针乳头处,套好针帽。 注意: 记录注射时间、药品名称、浓度、剂量和患者的反应。 严格执行查对患者床号、姓名、药品名称、药品剂量、时间、用法。
2.注射部位的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股外侧、腹部、后背。 3.消毒:用 75%酒精棉签消毒注射部位皮肤,直径大于 5cm。 4.注射:
1)二次核对和排气。
2)左手夹棉签并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进针,小指固定皮肤,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成 300—400 角,迅速将针头的 1/2~2/3 刺入皮下。 3)左手抽回血,如无回血即可推药。
4)注射完毕,用无菌干棉签按压在针刺处,快速拔针,按压片刻。
注意:避开皮损、硬结等处,过瘦的患者注射时可捏起注射部位皮肤。推药速度应缓慢、均匀。 5.注射后处理: 1)合理安置患者。 2)收拾物品。 3)洗手。 4)记录。
六、并发症及处理
断针:原因常为进针手法不当;针头质量差或已有损坏未查出;患者肌肉紧张、身体移动。
预防和处理:熟练掌握注射手法;操作前认真检查注射器质量;协助患者采取舒适
体位;若发生断针,操作者保持镇静,嘱患者勿移动,一手
固定局部.下压皮肤,暴露针梗,
另一手持止血钳夹住断端,迅速拔出;若针头断端已埋入皮下,应让患者保持原体位,采用外科手术切开取针。
七、相关知识
长期注射者,应教育患者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以避免局部出现硬结、影响药物吸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