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B.而闻者彰(清楚)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少许,少量,少部分)
D.而绝江河(横渡)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用心一也
D.范增数目项王
3.下列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驰椒丘且焉止息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焉用亡郑以陪邻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 【答案】
1.C
2.D
3.D
4.(1)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要知道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解答时需要结合语境分析。C项,结合上下文可知“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意思是不如短时间学习收获大,“须臾”,“片刻、短时间”的意思
点睛:该考点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
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例句中“水”是名词作动词,游泳。A项,“上”,名词作状语,向上;B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C项,“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D项,“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用眼睛示意。故本题答案应为D项。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A项,句意为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焉”是兼词,从这里;B项,句意为飞驰上长满椒树的山丘,在那里停下来休息,“焉”是兼词,在那里;C项,句意为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里产生,“焉”是兼词,从这里;D项,句意为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是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为什么。故答案为D项。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故”,所以;“积”,积累;“跬步”,半步;“无以”,没有用来……的。(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应译为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古今异义词,地下的泉水。
参考译文: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 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 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