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的发展策略——以《偶像练习生》为例

来源:伴沃教育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DONGNAN CHUANBO W-TIIIfifll

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的发展策略

----以《偶像练习生》为例

冯灼兰,叶原

(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

本文微信网页版

摘要:目前国内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普遍存在内

容创新不足、审美导向存在误区、过度追求商业利益等问题… 2018年引爆流量的《偶像练习生》也存在相应问题,但其在节 目制作、粉丝权力强调、偶像人设等方面却呈现新的变化与创 新。反思国内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的不足,吸收借鉴《偶像练 习生》的成功之处,未来我国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应注重 对练习生的培养,多渠道借助新媒体平台强化互动,精准定位 受众抓住“她市场”,并注重优秀文化传播和正向价值观传递, 引导造星机制从“娱乐化”转向“励志化”。

关键词:练习生 偶像养成 综艺选秀 犮展

因此,后者要想超越甚至与前者持平都非易事。

(二) 内容不够精彩,通过后期剪辑博取关注与影视剧相比,综艺节目的最大不同在于节目组对现场 的捕捉和幕后花絮的处理。后期剪辑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节目 生产过程中所拍摄的大量素材,通过取舍、分解与组接,最 终完成一个衔接连贯、含义明确、风格鲜明的作品。121而剪 辑中对素材的不同取舍,往往会导致节目发展走向不同的效 果。

°比赛和竞技是偶像养成类节目的看点。为强化这些因 素,不少节目制作方通过剪辑手法放大摩擦和矛盾点,以起 到吸引眼球、博取关注的效果。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节目带 来高关注度,但不能成为节目发展的主要路径,也非长久之 计。同时,通过后期的刻意剪辑在内容上也难以突出\"养成” 的中心,没有体现养成过程反而使节目开始走向低俗化。如 果只是一味地制造话题,消耗艺人,而非将内容创作放在第 一位,观众终不会买帐。因此,不论是什么形式的综艺节目, 在尊重选手的基础上可进行适度的剪辑,但最重要的还是要 突出节目内容本身,如此才能迎合观众的需要。

(三) 审美标准单一,审美导向存在误区在曰韩文化的影响下,以白、瘦、小V脸为美的审美潮 流席卷各综艺选秀节目,使得原本多元化的审美标准日趋单一。模式化的网眼透视装、粉底、眼线、韩式花美男妆容,令 练习生们缺乏个性,以致〈青春有你> 首期上线后,\"青春有 你令你脸盲_’便很快登上热搜。缺乏审美根基的偶像培养机 制,会让偶像养成越来越接近于流水线的工业生产。偶像本 应是粉丝心中具有神秘力置的象征,但当偶像越来越被程式 化,神秘力量不再神秘,偶像就成为了 \"消耗品”,而非令人 珍视的\"艺术品”。毋庸置疑,节目的审美导向会对青少年及 年轻受众的审美产生影响,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应对其尺度 加以把握。日韩在偶像养成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但由于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不一、受众群体不一样,故不能 _味地囫囵接受,而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加以\"本土 化”。例如男性中性化可以作为一种审美现象存在,但应该结 合中国人自身的人体特点,做出适当的调整,让整体妆容造 型都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倾向。

(四) 急于求成,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偶像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造星公司的培养, 更需要被塑造者个人的坚持和努力。韩国之所以能不断孕育 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偶像团体,正源于练习生长期的坚守和 训练。在韩国的造星模式中,两年一般是最短的训练周期,

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是综艺选秀节目发展至今在新

媒体背景下策划制作的依照\"偶像养成’’为核心目标的全新 节目形式,是以唱歌、舞蹈和表演等为表现内容,以舞台演 绎为表现形式,以比赛为竞争手段,以明星打造为目的,以练 习生制度为节目模式,进行选拔、培养全能艺人,并纪录、展 示其过程的节目类型。m自2015年底,国内掀起“偶像选秀 热\"以来,国内大型视频平台纷纷推出偶像类综艺选秀节目, 并在较短时间内造星无数。2018年,《偶像练习生)这档热 度空前的综艺选秀节目的出现更是吸引了全民关注,引起了 网络大规模、长时间的热议。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已然 站在了行业的风口,该类节目播出的火爆程度,再次给予综 艺节目向偶像市场进军以巨大的信心。

_、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同质化严重,创新意识匮乏 纵观近年的综艺市场可以发现,一旦某类综艺节目获 得较高的收视率、热度后,其他视频平台便如法炮制,相继 推出类似的综艺节目。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也不例外。 2018年,《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高举着偶像成团应援 棒成为了绝对爆款,开启了偶像养成综艺元年。然而,当蔡徐 坤依然频上热捜,火箭少女101还活跃在各个综艺节目的舞 台时,各大视频网站便已经开启了新_轮的偶像养成。2019 年,仅第一季度播出的同类型偶像选秀综艺便有3档,其中 <青春有你〉(《偶像练习生> 第二季)在整体赛制规则上和 第一季差别不大,但终究没能成为与第一季媲美的新爆款。 作为同类型节目的第二季,势必会被拿来与第_季作比较。 前者在较大程度上是因新鲜而被观众接受、喜爱和包容,而 对于后者,观众更多的是带着评判比较的心理去审视它。当 节目丧失新鲜感后,观众和粉丝的期待也越来越难被满足。

洲9年第9期(总第1S1期)|系态铐播

31r

s

snlthsstCommunication多则七八年,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偶像的质量。而目前国 内的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的播出周期一般为三个月,前

期策划和宣传不超过一年,整体相对仓促,急于求成。若节 目播出后收视率欠佳,则该档节目便不会再有下一季。节目、 公司、练习生、市场都希望在最快的速度、最少的风险中将 “人”变现。练习生希望公司能为自己带来机会,公司寄托于 通过节目提高曝光,节目认为市场需要偶像养成类节目。在 这种情势下打造出来的节目往往只是跟风逐利,缺乏内涵和 吸引力,最终导致节目的收视率不佳,更柱谈多季制作和长 期的利润回报了。

二、《偶像练习生》的变化与创新(―)全民化身“制作人”在‘‘偶像选秀热\"掀起之前,我国的综艺选秀节目大多 以评委作为节目主导,而观众作为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更 大程度地只是作为节目的旁观者,如2004年的《超级女声》 和2010年广被熟知的《中国好声音》。然而,在今天的偶像 文化中,偶像崇拜在逐渐转变为偶像养成,偶像就像粉丝的 —件作品,通过亲自参与‘‘养成\",粉丝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就 感。偶像养成综艺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在赛制上即符合 当下的偶像文化趋势,提出了 '‘全民制作人”的创新理念:粉 丝作为\"制作人\",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进行决策,通过网络 途径为自己心仪的偶像投票、打榜,全程参与\"养成\"自己的 偶像。

对观众而言,为选手投票的过程,也是创造偶像的过 程。在此过程中,观众获得了 ‘‘养成感”和情感满足,而这种 情感也会对偶像产生一定的反作用,转化为偶像成长的动 力。从市场经济来看,把最终出道男团成员的决定权交给粉 丝市场,符合市场潮流,网络投票机制也更加契合当下互联 网数据时代的市场需求。对节目来说,强化粉丝的主动权与 全民制作人概念,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到节目的后台 互动中,从而确保受众获得高度的互动体验。节目借此可维 持观众的忠诚度,并进一步把观众转化为用户,将用户培养 成粉丝,这对于一档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来说,无疑具 有极强的创新意义和商业价值。

(二)多平台多渠道联合造势移动互联时代,无论是传统造星机制还是网络造星机 制,都不再是中心点和粉丝之间简单的传播及接收机制,而 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平台中心点与粉丝之间相互依存的交互机 制。l3U偶像练习生》在节目播出期间,依托互联网的各种平 台,开通各种渠道,为粉丝打造多种互动方式,增加用户粘 性。

通过播放平台、音乐平台造势。《偶像练习生》节目播出 期间,在爱奇艺播放平台开通了 \"为你读信”合辑与直拍频 道,由偶像读取部分粉丝的亲笔书信,在互动的同时,激发 粉丝的参与热情。以外,节目依靠爱奇艺泡泡社区中的明星 来了、泡泡up榜、话题、打榜、投票、我拍、应援、月刊等特 色功能,开展粉丝公益、独家探班、偶像见面会、圈主沙龙等 丰富的线下活动,显著增强节目的互动与\"粘性\"。而网易云 音乐作为《偶像练习生》节目的官方音乐平台,在第一时间发 布及收录节目主题曲、参赛曲目音源,创建相应歌单分类,让 粉丝能够第_时间收听偶像音乐作品、回顾舞台现场,在歌 曲评论区,粉丝通过发表评论、展开交流达成情感共鸣。

利用广告平台加强宣传。你我贷作为《偶像练习生》的 首席特约赞助商,和粉丝互动频繁。不仅送门票,还通过发

起投票成功引流,粉丝在平台票选的前五者即可获得由品牌

提供的户外广告牌宣传,此模式直接为App新增了 159万的 用户量。农夫山泉从《偶像练习生》引起热潮开始,就通过与 节目赛制的紧密连接,在天猫旗舰店开辟营销新路径。凡在 官方旗舰店购买一箱农夫山泉维他命水或天然水,大众就能 获得48次额外的投票权利。刚一推行,旗舰店就被粉丝们所 \"攻占\"。此模式不仅促成了农夫山泉维他命水线上销售额 的10倍增长,也让粉丝有了更多渠道为偶像打call。

利用社交平台扩大影响。微博作为可以实时与用户进行 信息分享、传播的平台,因其互动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 成为了现今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运营中不可缺少的环 节,同时也是_档节目是否具有热度、话题度和影响力的重 要显示平台。为了与粉丝建立共同话题,扩大宣传效果,《偶 像练习生》节目官微从偶像直拍、个人采访片段、幕后花絮到 节目周边和福利,全方位加强宣传与互动。爱奇艺宣推团队 自节目开播便在社交网络上搭建了包括粉丝后援会、安利站 等多类型互动平台,与粉丝建立密切互动。

(三)偶像“人设”独特

在娱乐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每个偶像拥有自己独特的 \"人设\"。偶像的外形、性格、经历都是“人设”的重要因素, 在偶像本身、文化市场、经纪公司、粉丝群体、大众传媒的互 动下,逐渐构建出关于某偶像的基本公众形象设定。独特的 人设能让观众更快速地记住偶像,为持续关注偶像的动态打 下基础。女性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男性偶像、如何呈现才能满 足观众胃□,这些都由经纪公司和节目组经过试探和摸索, 借助观众喜好定位对偶像进行精准人设,将偶像包装成现 代女性在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一类男性群体一年纪轻、外 型甜美、举止体贴、性格可爱,这些恰恰击中了女性观众的痒 点,大大激发粉丝经济。《偶像练习生》也不例外,节目中能 被观众记住的选手,几乎都存在自己的人设,比如‘‘吃货” 尤长靖、\"小奶狗”陈立农、“不靠姐姐”范丞丞、“暧心妈 妈”朱正廷、\"富贵男孩”贾斯丁......包括《创造101》在内的其他偶像养成节目,选手们大多在节目中也都有着自己的人 设,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被网友喻为\"锦鞋’’的杨超越。

此外,《偶像练习生》由国内优良的综艺节目制作团队打 造,无论是镜头采集、画面比例,还是服装造型、道具甚至 是舞美灯光均表现得相当突出。如《偶像练习生》第七期中 使用极地冰川元素的 <小半》,舞台动用巨型冰川道具、极地 星空背景,仿佛云海的干冰烟幕。节目中每组选手的表演舞 台都在变化,使得表演更具记忆点,在强化节目风格的同时, 也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节目在同类市场的竞争力。

三、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的发展策略(一)注重对练习生的培养

偶像养成类节目成功的基础在于人才的储备。当人才储 备达到一定的数量,节目才有可能挑选出最具潜力的新人, 为其设置舞台,供粉丝们挑选。目前国内由于缺乏对练习生 的培养与储备机制,节目中的练习生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 表演近似于校园联欢晚会,偶像魅力近乎奢谈。《偶像练习 生》的成功,除了节目形式的新颖、团队制作的精良外,练习 生们g身的素质也是吸粉的关键。蔡徐坤、陈立农、范丞丞 等练习生的才艺展示与舞台表现可圈可点,引爆流量。反观 2019年播出的偶像养成类节目,有的练习生因觉得服装有阻 碍,在表演过程中脱衣服;有的在评委给出单独展示的机会 后无法连贯演唱一首歌曲;有的组别集体走调,在尴尬中唱

2019系忐传播■抓9年第9期(总第1S1期)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

DONGNAIM CHUANBO賺研究一广播电删络节赚

完全曲。很难想象这样基础单薄的选手可以在几个月中速成

观众g然成为了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的主要受众。

为全民偶像。

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应当准确找到自己的受众定 较高的才艺、有亮点的性格、独特的标签,才能够成为 位,在赛制设置、内容制作、舞台展现上趋近受众□味。《偶 真正有粉丝号召力的偶像,也是在同质化愈加严重的偶像养 像练习生》将观众精准定位在19-24岁,以中学生和年轻未 成节目中独占鳌头的关键。因此,偶像养成类节目若想拥有 婚白领为主的女性观众上,节目在内容、制作上贴近女性观 持久的生命力,练习生的培养必不可少。在练习生的选拔与 众的心理需求,在容貌上选择形象好、\"高颜值\"的偶像,符 培养模式上,湖南卫视的《一年级》节目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 合女性观众的审美要求,吸引女性观众的眼球;通过偶像酷 发。该节目聚焦表演专业学生的真实状态,融合社会热点, 炫的舞台才艺、智力表现来展现男性魅力,激发女性观众的 直视成长痛点,让旁听生(社会招募)与科班生(专项培养) 崇拜心里;通过\"萌\"、“乖'“少年感”等青春元素,展现偶 同班学习,一同接受行业大师的指导,在过程中完成从“素 像的少年气息,激发女性观众兴趣。如此一来,女粉丝对偶 人”到\"明星’’的自我专业突破,开创了国内‘‘偶像养成架构 像和节目产生更大的粘性,变现为巨大的经济效益。

类真人秀”的先河。近些年来,每年的艺考大军都备受社会 (四)坚持价值观的正向输出

关注,艺考可谓是自带热点、焦点。艺考的学生中不乏多才多 *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追 艺、具有明星潜质的人。因此,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可以通 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 过与国内艺术类高校对接,建立偶像孵化机制。在实际操作 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 中,偶像养成类节目可从艺术类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以及艺 美、心灵的美” 161。对于偶像养成类节目,要如何从主题立 考落榜者中挑选练习生,在节目环节的设置上更多地与艺考 意、环节设置、价值导向、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 的相关内容结合;在导师的安排上,应注重导师的专业性,给 表现真善美,传递正向价值观,是制作方应当认真思考的问 广大艺术生以指导,而不仅关注其‘‘流量”效应,将节目收视 题。偶像作为具有感召力量的榜样代表,应传递社会的主流 率寄托在导师身上。141

价值观,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才华,更需要具备优秀的价值导 (二) 依托新媒体平台强化互动

向力。如何通过全方位地展示偶像的日常,将他们的个人品 在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与渗透的当下,偶像养成类综艺 德、素质呈现在荧屏前,对观众与粉丝进行正向的价值观和 选秀节目应该借助多样化的互联网平台,增加节目亮点,吸引 审美引导,传递文化正能量,这对于一档成功的偶像选秀类 年轻观众。湖南卫视在2016年暑期播出的《夏日甜心》,以 综艺节目显得尤为重要。

“综艺\"+ “直播”的创新模式令观众眼前一亮。节目结合时 以《偶像练习生》为例,其在价值观上强调“以努力收获 下流行的网络直播的方式,在直播间中对偶像进行综合的艺 幸运”的励志理念,对新时代青年的认知进行引导。比如,在 能培训,现场观众根据偶像的播出表现在相应的直播间中送 节目中练习生追求舞台效果的完美呈现和自身的完美表现, 上礼物。“直播+综艺”的尝试源S传播技术革新和网上付费 昼夜不息地练习,最终与团队成员一同将精彩的舞台效果展 模式的成熟,是一种有效的节目互动方式。同时,直播在拓 现给观众、粉丝,在娱乐中励志;练习生间互扶互助,共同完 展节目传播途径,扩大节目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力上起到不容 成表演内容,展现团队互助精神;节目中\"礼貌努力\"、小觑的效果。

“正能量”等正面词汇高频出现,也属于对正能量造星的一 社交媒体时代,以‘‘双微”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节目 种引导。这对其他偶像养成类节目的文化输出、价值导向,提 传播的重要阵地。在宣传渠道上,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应 供了可鉴之处。

多维度应用新媒体手段,为观众和粉丝打造多种互动方式。 《偶像练习生 >播出期间,节目相关信息在报纸、电视、电台、 ^E9IKI9

微博、微信、客户端、论坛以及网站(新闻、政务、报刊、网 [1] 李晨.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特色与发展策略探析m.站、博客、外媒、视频)等各种媒体上均有发布,实现了信息 南方电视学刊,2017(3).

的全媒体覆盖,其中有54%的信息发布在网站上。节目组借 [2] 杨明.江苏商论视频剪辑技巧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J].中国助“双微”与观众达成互动,获得良好的宣传效益。每期节 电视,2015(5).目中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或者观众感兴趣的其他话题都将登上 [3] 陈爱梅,梁晖.国内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受众满足研究——\"微博热门榜\",在微博病毒式的传播形式下,与节目相关 以《偶像练习生》为例[J].视听,的话题只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有效 2018(8).

提高了节目的参与度、知名度和收视率。

[4] 许芫颜.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小议出版广角,2017(4).(三) 精准定位受众,抓住“她市场”[5] 孙立新.现代女性消费心理及其营销策略[J].江苏商论,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 2015(5).日趋迫切。群众对于具有精神慰藉作用的产品,在消费倾向 [6】新华网.*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学生、上班族借 话[EB/OL].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助偶像养成、动漫、游戏等来缓解自身在学习、工作和生活 14/c_1116825558.htm.

上的压力,可见粉丝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女性经济日益崛 起,女性消费者已经成为当今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据调查, 作者简介:

90%的消费支出都与女性有关,女性群体在消费行为上的积 冯灼兰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极性普遍高于男性群体,且消费能力呈持续高涨的态势。151 叶原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在互联网环境下,女性的活跃度也大大高于男性。在粉丝市 场,女性粉丝对于自己喜欢的偶像充满了巨大的热情,女性

【责任编辑:许启东】

2〇i9年第9期(总第m期)|糸态#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