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伴沃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院2009~2010年度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来源:伴沃教育
第21卷第9期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9月 1699 我院2009~20 1 0年度门诊抗菌药物 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李晟琰,邵文明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哈尔滨二四二医院;2.哈尔滨二四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摘要 目的:了解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茵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抽查门诊处方90 067 张,统计抗茵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抗茵药物使用率为33.5%,以单种药物治疗为主91.1%,用 药途径以静注为主。结论:抗茵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抗茵药物;合理应用;调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005—9334.2010.09.107 中图分类号:11978.1 文献标识码:B 抗菌药物是各级医疗机构临床广泛使用的药物,但抗 1材料与方法 菌药物不规范地使用会造成耐药等不良后果,同样对人类 抽查2009~2010年度的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处方, 健康形成了威胁。因此,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亦是维持 共计90 067张。其中使用抗生素处方30 214,占总处方 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抽查2009—2010年度门诊抗菌药 33.5%。 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对处方中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处方金额、给药 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途径,单用、联用的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 2.3 ADR因果关系评定及转归 采用国家ADR监测中 间过长、滴注速度过快或过慢等引发ADR 。 心的ADR因果关联性标准,按“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 138例ADR报告中,既往过敏史l7例(12.32%),家 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对所收集ADR病例进行评定,评 族过敏史5例(3.62%),因此过敏体质的患者在同等情况 定为“肯定”者51例,占总例数的36.96%,评定为“很可 下,发生ADR的几率较高。提示医师对这类患者要高度重 能”者76例,占总例数的55.07%,评定为“可能”者7例, 视。 占总例数的5.07%,评定为“待评价”者4例,占总例数的 我院ADR上报的主体是医护人员,绝大多数来自门 2.90%。138例ADR中,患者未经处理,停药休息后症状 诊,住院部上报的很少。门诊退药实行提供ADR报告制 逐渐缓解86例,占62.32%,对症治疗52例,占37.68%。 度,为ADR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住院部部分相关 3讨论 工作人员对ADR监测工作缺乏正确认识,担心上报会引起 由表2可知,抗菌药所致ADR居首位。这与目前临床 医疗纠纷的而不报,有的还怕影响工作成绩而漏报,这说 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密切相关,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 明我们的ADR监测工作还处在不自觉阶段,需要进一步 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也造成了对抗生素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ADR 的不合理应用和ADR增多。氟喹诺酮类药物目前在我院 监测的认识,明确上报ADR是每个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 引起ADR例数最多,其次是头孢菌素类药物,这与相关报 务,积极主动的参与ADR监测工作,以更好地促进临床合 道一致…。提示临床必须加强对抗菌药的使用管理和 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ADR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 参考文献 生。再次是中药制剂,由于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尚未完 1蒋宇利.冯琳,欧宁.2003年我院404例药品不良反应 善,原材料成分复杂,导致了中药制剂的不稳定,同时,其 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3(6):303. 降解产物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赋形剂等,也可能致ADR, 2顾建东。185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还有许多药物中含有鞣质、蛋白质、醌类化合物等杂质,均 2005,22(13):2 063. 有致敏作用 。 3姜玲,沈爱宗,杜德才,等.我院2002~2005年990例 由报告可知,静脉给药引起ADR所占比例较大,这与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 国内的其他报道一致 。其原因主要是该方式直接将药 (8):614. 物输入血液,药物的pH、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均可能成 4骆军,王若伦.我院43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 为引发ADR的因素。故建议医务人员必须正确操作,合理 [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1):28. 使用,避免因药品配伍不当、浓度过高、配制的液体放置时 (收稿日期:2010—08—10) 1 700 2结果 Vo1.21 No.9 Aerospace Medicine Sep 2010 生已逐步认识到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将加快细菌产生 从HIS系统数据库中调出门诊药房2009~2010年度 耐药性及耐药病原体增多等严重的危害,在应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的使用数量,‘按单个品种及金额排序见表1、表2。 表1前lO位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表2前10位门诊抗菌药物使用金额 排序 药品 金额(元)给药途径 各类抗菌药物按使用频度排序见表3 表3各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统计 由表1、表2、表3可知,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头孢菌素 类排在首位,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44.8%。主要以静脉 注射给药为主。占65%。 在使用抗菌药物30 214张处方中,抗菌药物联用情况 见表4。 表4门诊处方中联合应用情况 3讨论 抗菌药物调查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5%, 虽仍未达到WHO医院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低于30%合理 用药标准,但已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6.5%)。说明医 的时候还是非常慎重的。虽然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较低, 但仍未达到WHO的相关规定,说明还应进一步加强对抗 茵药物使用的管理。 处方中头孢菌素类的使用频率最高,接下来依次是大 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克林霉素类、青霉素类,这与临床 上主要是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较 多有关。头孢菌素类为B一内酰胺类抗菌药,抗菌作用机 制为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 成细胞壁的缺损,致使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具有抗菌活 性强、广谱抗菌、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副作用少等 优点,其品种多剂型全,得到广泛应用。且根据2009— 2010细菌耐药监测网的监测结果,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相 对较低,故使用率较高。 氟喹诺酮类为人工合成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 作用强、体内血药浓度高、分布广、血浆半衰期长、使用方 便、疗效好及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等特点,但正是由于氟喹 诺酮类药物具有诸多的优点,临床的广泛使用,造成了喹 诺酮类药物的广泛耐药。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医疗机构必须严格 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参照药敏试验结果, 应用于消化和泌尿系统外的其它系统感染。此规定下发 后,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频率明显降低了。 调查显示抗菌药物单用频率较高,约占抗菌药物处方 的90%以上,而联合用药不超过10%,反映出在患者抗菌 药物使用上的相对谨慎。在细菌感染的一般情况下,使用 一种药物不仅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减轻患者的经 济负担。但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或单用一种抗菌药不能 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应该考虑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抗菌药物是门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合理应用可 治愈和挽救患者的生命,但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则会导致 一系列危害,如诱发细菌耐药、损害人体器官、浪费药物资 源等。我院抗菌药物的门诊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着一 定的不合理现象,因此根据这种情况医院应制定相应的抗 生素应用原则和个人化给药方案;严格掌握抗生素应用适 应证、禁忌证;正确掌握给用药剂量、疗程、时间和途径,避 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应严格按照《抗菌素临床应用指导原 则》、《处方管理办法》结合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 抗菌药,减少不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肖永红。王进,主编.2006~20o7 Mohnarin细茵耐药监 测报告I M].天津科技出版社,2008:16—48.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M].1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8-79. 3李瑞,主编.药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3(5):266. 4 陈丽云.我院门诊抗生素的应用调查和分析[J].实用 医技杂志,2006,13(12):2053. 5张桂芬.我院2002—2004年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4):493—494. (收稿日期:2010—07—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