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夫妻财产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再婚离婚财产分割的相关规定。夫妻财产协议必须是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并签署,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同时,夫妻双方签署的婚前财产协议自签署起即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在再婚离婚时,如果有婚前财产协议,则协议内容按照协议执行;如果没有协议,则婚前财产按照婚后财产分割。复婚前的离婚协议没有法律效力。
法律分析
夫妻财产协议只有在夫妻双方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就婚前或婚后的财产达成一致协议并签署后,该协议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同时,夫妻双方签署的婚前财产协议自签署起即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一、再婚离婚的财产怎样分割
1、有婚前财产协议书的。现在再婚夫妻双方一般都有自己个人的婚前财产,为了避免日后因财产发生分歧,或者离婚时财产分割发生矛盾,故而再婚结婚登记前对各自的婚前财产协商,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预防万一。如果离婚时婚前财产按照协议执行,减少了因分割财产的婚前财产的处理矛盾。婚后财产的分割,那不用说,按照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进行分割。2、没有婚前财产协议的。再婚离婚时,婚前财产,有证据能证明属婚前财产的,属于个人的财产。按照谁的财产归谁执行。不能证明属于个人婚前财产的,一般要按照婚后财产分割(对方承认属于婚前财产的除外)。3、再婚后有协议的,也按照协议执行。婚后夫妻双方因婚前财产问题协商一致,有两种情况:a、同意婚前财产按照婚前财产处理的,签订财产协议的,按照协议书的规定婚前财产处理。b、同意把婚前财产按照共同财产处理的,签订财产协议的,离婚时按照共同财产分割。
二、夫妻双方复婚前的离婚协议是否还有效
没有效,复婚是指已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重新确立婚姻关系的行为。复婚后,夫妻双方的财产,如果签订婚前财产协议(如条件允许)可对该协议进行公证,以确保双方不会对财产的归属发生争议。
拓展延伸
结婚前的婚前协议不经公证是否有效
婚前协议,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为结婚而签订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书面协议。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婚前财产协议要以“公证”作为生效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只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协议的内容并未违反法律规,则具有法律效力。婚前财产协议自成立时即生效。换句话说,公证并不是婚前财产协议成立并生效的必要条件,而是充分条件,即原本婚前财产协议是在夫妻双方间是有效的,但是不一定可以对抗第三人,因此经过公证后的婚前财产协议则是全面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婚前财产协议不公证并不代表没有效力。
结语
夫妻财产协议是保障婚姻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对于再婚离婚的财产分割和夫妻双方复婚前的离婚协议效力等问题,都需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应该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就婚前或婚后的财产达成一致协议并签署,以避免日后因财产发生分歧或者离婚时财产分割发生矛盾。同时,夫妻双方签署的婚前财产协议自签署起即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对于没有婚前财产协议的再婚离婚情况,应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