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
1、行为人制造的伪劣产品,其销售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
2、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的货值额达到15万元以上的;
3、已销售金额的3倍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15万元以上的。
一、卖过期药品如何处罚
卖过期药品如何处罚,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1、行为人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以及违法所得会被没收,同时会被处以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2、如果行为人的情节严重的,会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又或者是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一、涉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生产销售劣药罪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包括公民的健康权利;
2、生产销售劣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4、生产销售劣药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能构成生产销售劣药罪。
二、生产和销售劣药罪立案标准有如下:
1、生产和销售劣药罪立案标准是必须生产销售假药的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的个人或者单位,所涉及的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的情形;
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尚未销售的情形;
3、假冒伪劣产品销售的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但是已经销售了假冒伪劣产品所涉及的金额在乘以三倍后,和并没有销售的伪劣产品相加,这两个的金额总额合计超过十五万元的情形。
总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为人销售过期药品,属于销售劣药。行为人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以及违法所得会被没收,同时会被处以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如果行为人的情节严重的,会被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又或者是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十六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二)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