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胡同文化》教学设计

来源:伴沃教育

  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 ]

  1、 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 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2、 概括要点方法的概括

  [教学设想]

  实施"发现--引导"式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

  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 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

  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

  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

  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

  化气息吧!

  2、 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

  什么内容?

  明确:<1>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

  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

  术、科学等)

  屏示--胡同与文化的关系: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

  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

  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日生活形态和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

  更发生了质变。"

  --冯骥才《文化眼光》

  3、 速读课文,概括段落要点

  <1>圈点每段要点  (运用跳读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师生总结概况要点方法(见板书)

  <2>根据要点理总体思路  (运用已学过的第二单元阅读方法--

  理清思路)

  *(第5段)过渡段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点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前后两部分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胡同文化在胡同这种

  特定环境中形成的。

  <3>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方正--封闭)

  对文中几个极富表现力的词进行揣摩:

  *写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六句话,尤其一个"嘿"字

  *"睡不着眯着"

  师生概括语言特点(见板书)

  4、 思考:

  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

  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句话,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明确:

  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作者毕

  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着深厚的

  感情,但也认识到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屏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5、 推荐好书:

  为扩大学生阅读量,了解中国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

  朴素语言里包含的丰富内涵,介绍下列好书。

  屏示:

  《中国居住文化》  (丁俊清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 散文卷》  (江苏文艺出版社)

  《老头汪曾祺》 (江彬等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

  《悠闲的生活艺术》 (汪曾祺等著 贵州人民出版社)

  6、 布置作业 :

  汪曾祺在北京胡同居住了些时间,写下了内涵丰富的《胡同文化》。

  从你居住的环境入手,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但要写出你对环境的思

  考,如《农居文化》、《高楼文化》等。

  附板书:

  胡 胡同特点:方正 概括要点:

  胡同文化特点:封闭 1、化繁为简,抓总起句、

  同 总结句、主旨句、关键词等

  语言特点:朴素、口语化、 2、对若干事物从高一层次

  文 有味儿…… 说明其共同点

  感情:无奈中有怀念,

  化 汪     批判中有失落。

  曾

  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