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来源:伴沃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9+?的进位加法是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凑十法的意义是难点。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宠物小精灵皮卡丘)你们认识它吗?喜不喜欢皮卡丘?今天皮卡丘就来到了我们的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

  2.游戏

  (1)下面皮卡丘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十的拍手游戏:

  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两数凑十不马虎。

  (2)提问:

  师:看到7。生:想到3。

  师:看到1。生:想到9。

  师:看到4。生:想到6。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谈话引入:

  出示“有几瓶牛奶“图

  师:小猴子不知道两个箱子里有几瓶牛奶,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

  2、探究算法

  (1)四人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a、小明:我是用小棒数出来的,1,2,3……14,一共14瓶。

  b、小东:我用的是加法,9+5,把9凑成10。先从5瓶里拿出1瓶,和9瓶放在一起,是10瓶,10+4=14

  9+5=14

  教师板书:9+5=14

  c、小华:我也用加法,9+5,把5凑成10。从9里拿出5,和5放在一起是10瓶,10+4=14

  把9分成4和5

  教师板书:9+5=14

  45

  10

  d、小娟:我和大家的方法都不一样,是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拨9个,再拨1个,是一个十,把个位上的10个拨去,在十位上拨上1,再在个位上拨上4个,是14个。

  3、新课小结:

  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去计算。

  4、体会算法。

  试一试(72页)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

  师: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算得很快,你们能把你算得快的秘密告诉大家吗?

  师:你的发现真是了不起!(全班表扬)我们不仅要看题仔细,多练,还要学会去找它里面藏着的小秘密,这样才能算得又快又好。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1.圈一圈,算一算:完成73页1题。

  (学生在圈的时候,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数或拆小数等。教师应该鼓励用不同的方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让其通过实物操作帮助理解问题。

  2.看一看,说一说:完成73页2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说一说图的意思,然后独立完成。)

  3.数学游戏:完成73页游戏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和你的同学说说,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