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财产公证后离婚,对方是否有权分财产?

来源:伴沃教育

婚前财产公证对离婚财产分割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法律规定,婚前个人财产不受离婚影响,而婚后共同财产可依法分割。婚前财产包括个人所有财产、劳动所得、继承或受赠财产、婚前购置财产等。离婚时,个人身份不可分离的婚后所得财产也属个人财产。夫妻可通过书面或口头约定规定财产归属。婚前财产公证确保离婚时个人财产合法保护,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法律分析

财产公证后,离婚时需要分不同情况进行分配。如果是在结婚前对财产进行财产公证,按照法律规定,则该财产属于婚前个人财产,不适用离婚的财产分割问题。若是在结婚后对财产进行财产公证,并且该财产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依法要求人民法院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并且夫妻双方都对该财产具有平等的处分权。

婚前财产公证离婚后是不会被对方分割掉的,而且,理论上就算不对婚前财产办理公证,在离婚的时候另一半也没有权利要求分割,因为一方在婚前取得的财产属于婚前财产,原本就属于个人财产,夫妻离婚的时候只能分割婚后所取得的共同财产,婚前财产是不予分割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财产属于婚前个人财产:

1、夫妻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包括婚前个人的劳动所得,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收入等。还包括,婚前各自为结婚所购置的财产;

2、复员、转业军人从部队带回来的医疗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以及婚后夫妻共同生活时间较短的军人的复员费和转业费;

3、离婚时,夫妻各自使用的衣物、生活用品和职业上的用物。当然,贵重物品除外;

4、离婚时与个人身份不可分离的婚后所得财产,和未获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

5、夫妻间对财产的约定,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包括合法的书面约定和双方均承认的符合事实的口头约定为个人财产。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婚前财产公证具有重要意义。婚前财产经公证保护后,在离婚时不会被对方分割,确保了个人财产的安全。同时,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只能分割婚后共同财产,婚前财产是不予分割的。因此,婚前财产公证是维护个人财产权益的重要手段,为夫妻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