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刑事判决罚金怎么执行

来源:伴沃教育

罚金执行程序的启动与一般民事执行案件不同,一般民事案件的执行由权利一方的当事人提出申请,而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判处犯罪人罚金刑,且所罚的款项归国家所有,因而,不必要提出申请执行,由人民法院直接执行即可。但是,这并不是说罚金执行程序无需一定方式启动。从实践来看,罚金执行程序的启动方式有刑事审判庭移送执行庭执行和自行立案执行两种。根据审执分离原则,大多数法院都将财产刑的案件移送执行庭执行,移送便是罚金执行程序的启动方式。

罚金的执行相同于金钱给付的执行,金钱给付的执行方法和措施适用于罚金的强制执行。

罚金只能执行被执行人的个人财产,因为,罚金只是对犯罪人个人的惩罚,而不对其家庭成员的处罚。根据罪责自负原则,对犯罪人家庭成员所有的财产不能以犯罪人应当缴纳罚金为由予以强制执行,除非犯罪人家庭成员自愿以其财产缴纳犯罪人的罚金。

我国刑法第53条规定:“……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主要是指因遭受火灾、水灾、地震等灾祸而丧失财产;罪犯因重病、伤残等而丧失劳动能力,或者需要罪犯抚养的近亲属患有重病,需支付巨额医药费等,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形。

具有“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事由的,由罪犯本人、亲属或者犯罪单位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审查以后,根据实际情况,裁定减少或者免除应当缴纳的罚金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59条的规定,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减少或者免除。人民法院查证属实后,可以裁定对原判决确定的罚金数额予以减少或者免除。”被执行人不具备上述两个条件,但有暂无能力缴纳或不可能继续缴纳的情况,应依法中止或终结执行,而不适用裁定减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59条第3款规定:“行政机关对被告人就同一事实已经处以罚款的,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应当予以折抵。”根据这条规定,已处的罚款应当折抵罚金,且应当在罚金判决书中明确予以折抵。当罚金进入执行程序后,已被罚金折抵的同额罚金不再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