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语文《盘古开天地》课堂实录

来源:伴沃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盘古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教材、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关于神话故事。

  2.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3.播放盘古开天地动画.

  4.揭题: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1.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不会的可以借助同学的力量。

  (2)、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指导写字

  (1)、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2)、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3)、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3、读通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2)、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4、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课文围绕哪句话写?

  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有人说“聪明的人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 这句话你能读成哪个词?(创造)

  6、围绕着 “创造”你想知道什么?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宇宙最早是什么样的?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

  2、理解“混沌”,感受荒凉。

  (1)“混沌”是什么意思呢?(结合词典的意思理解词语)

  (2)请同学们迅速浏览第二自然段,看看宇宙中“混沌一片的东西”是指什么东西?(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天地分开之前,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全都混在一起。就叫——(混沌)。

  (3)在你的想象中, “混沌一片” 的世界是怎样的?

  3、师小结:盘古开天地前,宇宙模糊一团,什么也看不见,分不清天和地,白天和黑夜,没有美丽的日月星辰,也没有动物和植物,世界一片荒凉。

  拓展阅读

  学生读2-3篇阅读材料。

  随堂写话

  请用本课生字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二、研读2—4自然段

  板块一:理清脉络,感知“创造宇宙”之路

  1、这样一片模糊不清的宇宙延续了很久很久,直到有一天,沉睡了十万八千年的盘古忽然醒来,他是怎样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并想一想:盘古开天地做了哪些事?

  出示填空:盘古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点拨,并引导学生归纳出三个小标题。(板书: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

  板块二:品悟词句,感悟“开天辟地”之难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动作词。

  2、出示句子: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1)换词比较:“抡”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些词语? “抡”与“拿” “提”“拎”有什么不同?

  (2)动作演示:谁还能把“抡斧猛劈”的动作演一演?从这一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3)谁能用朗读表现盘古开天辟地的力量、勇气和决心?

  3、出示句子:“只听见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你从这个句子中发现了什么?

  (2)找出句中反义词:清—浊

  轻—重

  上升—下降

  天—地,师生合作读对偶句,体会句子的整齐美:

  (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4)找出句中近义词:“渐渐”、“缓缓”、“慢慢”。把这三个词语都换成了“慢慢”,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5)请同学们再把句子读一读,想想文章连用“渐渐”、“缓缓”、“慢慢”三个词语突出了什么?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板块三:设境体验,感受“顶天立地”之苦

  1、天地终于缓缓地分开了,然而,厚重的天总是要向下坠,盘古是怎样顶天立地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画面。

  2、现在你就是盘古,站起来,伸出你的手,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学生动作演示)师旁述:用力顶了,好重!用力顶—不好了快塌下来了,用力!脚用力蹬了,使劲!蹬住地,用力,加油!再使劲!

  3、说说你们现在有什么感受吗?

  4、(出示插图)师:盘古粗壮的手臂累得颤抖,有力的双腿累得发麻,可是他一直咬紧牙关,坚持着。不知多少年过去,他依然一动不动地矗立在天地之间。孩子们,你感受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 (漫长、艰辛)

  5、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顶天立地的盘古,读出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

  板块四:想象迁移,领略“身化万物”之奇

  1、盘古顶天立地,站在天地间。不知多少年过去,天地逐渐分开,盘古也累得倒在了地上。他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请同学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边听边想画面。(教师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

  2、同学们,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课文是怎样把盘古的变化写得生动而神奇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4、(第四段去掉形容词后打在屏幕上)读读这段话,与原文比较,说说你们有什么感受?

  5、请同学们再把这些词语读一读,并积累下来。

  四季的风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6、用上这些形容词,这段话美得像一首诗。咱们合作读一读,共同分享这段美妙文字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第四自然段变换成连排的诗句,显示在屏幕上)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7、课文后面还有个省略号,它省去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分还会变成什么?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学着课文中的句式,写一写。

  他的牙齿,变成了的。

  他的五指,变成了的。

  他的鼻孔,变成了的。

  他的____________ ,变成了的。

  8、盘古的身体化作了璀璨的星空,辽阔的大地,奔腾的大海,它创造世界的过程也是________的过程。(板书:奉献、牺牲)

  三、回读全文,练习复述。

  1、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生机,使一切的生物得以生存繁衍。我们再次来称颂盘古吧!

  (引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2、同学们,你最佩服盘古的什么?

  3、我们再读读课文,让盘古高大的英雄形象刻在我们的心中。

  4、读着这个神话故事,我们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又一幅的连环画。你们能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把这连环画的内容讲给同学听吗?

  5、同桌互说,指名说。

  四、拓展延伸,亲近神话

  1、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2、学后汇报交流后,教师出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图片,简介。阅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

  3、有人把这些神话故事编成了一首《民族文化千字文》。屏幕出示,学生齐读。

  盘古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

  日月经天,星宿列张。江河行地,浩浩汤汤。

  女娲补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气贲张。

  精卫填海,荡气回肠。后羿射日,功德无量。

  神话故事,意味深长。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4、小结:民族精神,积厚流光,神话故事是人类艺术的瑰宝,让我们共同亲近神话故事。推荐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希腊古典神话》、《封神演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