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设计

来源:伴沃教育

  ˎ̥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而语言的发展惟有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本次教学活动就是通过创设一定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本课的教学就是在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质量。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通过讲述小骆驼因为小红马嘲笑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的故事。告诉学生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处。全文共有 5 个自然段。课文层次清楚,语言简洁,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展开想象续讲故事。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

  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4课,指名读课题。

  我是谁?给“自豪”换个词?我们通常在什么样情况下会感到自豪?

  我该不该感到自豪?齐读课题。

  2 、读下列词语。

  委屈    担心      自豪           脚掌    睫毛     驼峰

  照镜子  走一趟    闭眼睛         足够    多亏     陷进沙子

  二、精读课文 感悟语言

  (一)体会小骆驼内心的委屈

  引入:故事是这样发生的,一天,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遇见了小红马。小红马是怎样看待小骆驼的呢?

  1、自由读第一、二段。

  2、出示小红马的话

  指名读

  你们明白了小红马的话吗?

  板书:难看

  小红马长得有多难看?谁具体说一说?

  板书:脚掌——又大又厚  睫毛——双层  驼峰——肉疙瘩

  3、指导读小红马的话(不难看出,小红马分别在笑话小骆驼呢!这句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4、引导学生体会小骆驼受委屈的心情

  小骆驼长得丑,这能怨它吗?为什么?

  如果你是小骆驼,听到这样嘲讽的话,你心里会怎样?

  板书: 委屈

  出示: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这叫“委屈”。

  5、受了委屈,要学会向知心的人倾诉,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情才对呀。这时小骆驼回家告诉了妈妈,想想它会怎么说呢?谁来扮演小骆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像小骆驼的心情和所说的话,可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仿佛自己是那只受了委屈的小骆驼。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更深地领悟课文内容。〕

  6、骆驼妈妈看出了孩子的心思,可心疼了!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读出骆驼妈妈疼爱的语气。

  小结:妈妈不仅心疼孩子,它还有个决定,那就是带小骆驼去沙漠走一趟。

  (二)了解沙漠恶劣的环境

  1、你们了解沙漠吗?{(出示沙漠图片 )

  看图片再交流(气候干燥 没有水源 不毛之地 寸草不生  风沙弥漫)

  2、接下来我们就跟随骆驼母子俩一起去沙漠旅行吧!大家轻声读第3 、 4 小节,边读边用小圆圈画出描写与沙漠有关的词。(学生找出后交流)

  3、出示描写沙漠的词语 。

  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沙漠  松散的沙子   风沙铺天盖地

  4、你能读好这些词语?(指名读、齐读)

  小提示:读词语,就是要将你体会到的意思表达出来,与他人共享。 

  5、读了这些词语,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6、过渡:同学们,沙漠里的环境这么恶劣可怕,骆驼能走过吗?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途径加深学生对沙漠的了解,是为下文体会小骆驼的自豪心情作好铺垫。)

  (三)体会小骆驼的心理变化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3到5自然段。思考:小骆驼跟着妈妈在沙漠中走了一趟后,他的想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出示第5节学生读后交流。

  板书:自豪

  3、那么,驼峰、脚掌、睫毛为什么让小骆驼这么自豪?它们在沙漠中到底发挥怎样的作用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3到4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能表示驼峰、脚掌、睫毛作用的语句 。

  (四)感悟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

  1 、学生交流,随机出示相关句子:

  驼峰:

  { 出示 } 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 

  ▲ 读一读,体会小骆驼担心的心情。

  能读懂小骆驼的心里吗?

  沙漠无边无际,小骆驼和妈妈不停地走哇,走哇,走了很远很远.猜猜看,他们能要走多久才能走出沙漠呢?为什么?

  是呀,沙漠广袤无垠,何日是尽头?小骆驼最担心的是什么?(走这么远的路,需要耗费很多能量,饿了怎么办?)

  指名读小骆驼的话。

  ▲ 体会妈妈很自豪 

  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要是别的动物在沙漠里长途跋涉早就饿坏了,唯有我们的骆驼家族能行,此时骆驼妈妈感到怎样,指名读出自豪的语气。

  ▲ 师生分角色读,指名读 男女生读(读出小骆驼的担心、妈妈的自豪)

  提示:读对话时,我们要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像他们一样地想,一样地说。

  ▲  小结过渡:涉世不深的小骆驼这才明白凭借那个难看的肉疙瘩,贮存养料,可以减少饥饿。(板书:贮存养料)

  骆驼走过沙漠,还依靠什么?

  脚掌:

  (出示 )妈妈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

  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呢?”

  ▲ 如果把问号去掉,换个说法,意思不变,会吗?

  ▲ 读一读,比较一下, 这两个句子,哪一句更能把脚陷进沙子,很难拔出来

  的意思强烈地表达出来?

  你能用朗读的方式把这种意思读出来吗?(语气强烈些)出示指名读、齐读

  ▲现在,小骆驼知道了又大又厚的脚掌在沙漠中行走,是不会陷进沙子的。

  板书:陷不进沙子

  看来,这脚掌可真是越过沙漠的一大功臣啊!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出示脚掌图并解释:脚掌受力面积增大,就不容易陷进松散的沙子里了。

  眼毛:

  过渡:沙漠无边无际,而且天气也是说变就变.这不, 走着走着,耳边忽

  然传来什么?

  (1)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放录音:呼呼的风声) 你感受到了当时的情景吗?描述一下

  { 出示 }   说话间,一阵风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

  ▲ 风沙很大,来势很猛,读好第一句。(很有气势,非常可怕)

  ▲ 这么大的风沙,要是小红马能前进吗?骆驼逃过了这一劫吗?齐读后两句。

  ▲ 在漫天的风沙中,一切都变得迷蒙,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却没进一点儿沙子.(点击:没进一点儿沙子)这是为什么呀?

  ▲ 看来,小骆驼那两层睫毛的作用还真不小呢,它可以挡住风沙。

  板书:挡住风沙

  〔设计意图:通过放录音可以渲染气氛,把学生也带进环境恶劣的大沙漠,同时也能够更深地体会到小骆驼的自豪之情,既创设了情境,又点燃了学生 的学习热情〕

  2、小结:原来看似难看的驼峰、脚掌、睫毛有这么大的作用啊!(驼峰能贮存养料;宽大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双层睫毛能挡住风沙)

  3、师生配合读 3 、 4 小节,再次体会骆驼驼峰、脚掌、睫毛的作用。  

  (五)深化理解小骆驼感到自豪的原因

  1、现在你们明白了妈妈带小骆驼去沙漠走一趟的真正原因吗?

  经过妈妈的亲切教导,自己的亲身体验,现在小骆驼还会感到“委屈”吗?

  让我们一起带着自豪的感情齐读最后一段。

  板书:自豪

  3、引读课题(难怪小骆驼不这么说——)

  4、其实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很多。

  补充介绍有关骆驼的资料

  三、总结全文,体会中心

  1、小骆驼经历了这次旅行,不再委屈,不再自卑了,他发现自己身上有那么多的优点。从这篇童话故事里,你收获到什么呢?

  出示: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看有没有什么用处 。

  板书:有用

  2、看看你的周围,有哪些像骆驼那样外表难看,却很有用的事物?

  骆驼有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也有值得自己自豪的地方。现在请你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说几句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悟出其中的道理,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培养了学生 正确的审美观〕

  四、续编故事 生活感悟

  出示书上插图  

  谈话:现在的小骆驼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后来有一天, 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喂!你这个丑家伙还来照什么镜子呀?”想象一下,这回小骆驼会怎么说呢?小骆驼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附板书:

  15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难看       有用

  驼峰——肉疙瘩 —— 贮存养料

  脚掌——又大又厚 —— 陷不进沙子

  眼睛——双层眼毛 —— 挡住风沙

  (委屈)        (自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