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水平达到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毫克的行为。如果酒精含量达到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就称为醉酒驾驶。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分析
酒驾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水平达到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毫克的行为。如果酒精含量达到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就称为醉酒驾驶。根据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拓展延伸
酒驾和醉驾的界限标准是什么?
酒驾和醉驾是两种不同的酒驾行为,法律对这两种行为有不同的界限标准。
对于酒驾,法律规定的标准是血液酒精浓度(BloodAlcoholConcentration,简称BAC)在0.01%至0.029%之间。如果司机的BAC在0.01%至0.029%之间,则属于酒驾行为,会受到罚款、记分等处罚。如果BAC在0.03%至0.079%之间,则属于醉驾行为,会受到更严重的处罚,包括吊销驾驶证、刑事处罚等。
对于醉驾,法律规定的标准是BAC在0.08%至0.2%之间。如果司机的BAC在0.08%至0.2%之间,则属于酒驾行为,会受到罚款、记分等处罚。如果BAC在0.2%以上,则属于醉驾行为,会受到更严重的处罚,包括吊销驾驶证、刑事处罚等。
酒驾和醉驾的标准是不同的,司机应该了解自己血液中酒精的浓度,避免酒后驾驶。同时,也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要酒后驾车。
结语
酒驾行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还会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坚决反对酒驾行为,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