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伤残等级鉴定的标准为器官的缺失程度、是否出现功能障碍或者功能障碍的程度、是否需要长期或终身接受药物治疗、生活方面的自理程度。对于工伤伤残的鉴定,由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同时会适当考虑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来进行定级。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如果两项及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
一、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哪里做吗?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在鉴定机构做,伤残鉴定的流程:
1、申请人向相关部门进行伤残鉴定申请;
2、相关部门受理申请之后,委托相关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3、鉴定机构对申请人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鉴定并作出鉴定结论。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1鉴定原则应以损伤治疗后果或者结局为依据,客观评价组织器官缺失和/或功能障碍程度,科学分析损伤与残疾之间的因果关系,实事求是地进行鉴定。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致残程度等级者,鉴定意见中应该分别写明各处的致残程度等级。4.4致残等级划分本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致残程度等级划分依据见附录A。4.5判断依据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判定致残程度等级。
二、右脚内踝骨折伤残鉴定
右脚内踝骨折伤残鉴定可能是九级或者十级伤残,但具体的以实际为准。根据相关伤残分级标准规定,伤残鉴定应当依据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综合分析后进行确认。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4.1.1综合判定
依据工伤致残者于评定伤残等级技术鉴定时的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与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伤残程度进行综合判定分级。
附录A为各门类工伤、职业病致残分级判定基准。
附录B为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4.1.2器官损伤
器官损伤是工伤的直接后果,但职业病不一定有器官缺损。
4.1.3功能障碍
工伤后功能障碍的程度与器官缺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有关,职业病所致的器官功能障碍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对功能障碍的判定,应以评定伤残等级技术鉴定时的医疗检查结果为依据,根据评残对象逐个确定。
4.1.4医疗依赖
医疗依赖判定分级:
a.特殊医疗依赖是指工伤致残后必须终身接受特殊药物、特殊医疗设备或装置进行治疗;
b.一般医疗依赖是指工伤致残后仍需接受长期或终身药物治疗。
4.1.5生活自理障碍
生活自理范围主要包括下列五项:
a.进食:完全不能自主进食,需依赖他人帮助;
b.翻身:不能自主翻身;
c.大、小便:不能自主行动,排大小便需要他人帮助;
d.穿衣、洗漱:不能自己穿衣、洗漱,完全依赖他人帮助;
e.自主行动:不能自主走动。
护理依赖的程度分三级:
a.完全生活自理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上述五项均需护理;
b.大部分生活自理障碍:生活大部不能自理,上述五项中三项或四项需要护理;
c.部分生活自理障碍:部分生活不能自理,上述五项中一项或两项需要护理。
4.2晋级原则
晋级原则
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不同部位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果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如果两项及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