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名誉权侵害纠纷的方式是先协商,不成则向法院起诉,请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民法典规定名誉权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可以使用诉讼时效中断。名誉权侵犯标准包括特定人被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名誉,侵害人可能是故意或过失,具有非法侵害事实,且造成严重损害。
法律分析
一、怎样处理名誉权被侵害的纠纷
处理名誉权被侵害的纠纷的方式是:权利人可以先与侵权人协商要求他停止侵害;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使侵权人承担以下侵权责任:
1.停止侵害;
2.赔礼道歉;
3.赔偿损失;
4.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二、民法典规定名誉权侵权诉讼时效多久
民法典规定名誉权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知道之日起算。而由于名誉权处于继续状态,那么即可使用诉讼时效中断,不受三年诉讼时效的限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名誉权侵犯标准
1.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
2.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3.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
4.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
5.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
结语
通过协商或起诉法院,处理名誉权纠纷的方式包括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多种选择。名誉权侵权诉讼时效为三年,但可中断,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名誉权侵犯的标准包括特定的被侵害人、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名誉、可能是故意或过失、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以及对被侵害人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五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宣传报道,并加强舆论监督。
第五十三条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知识的公益宣传,弘扬医师先进事迹,引导公众尊重医师、理性对待医疗卫生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