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7255A*
(10)申请公布号 CN 101927255 A(43)申请公布日 2010.12.29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0910094923.7(22)申请日 2009.09.03
(71)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地址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
253号(昆明理工大学)(72)发明人宁平 王学谦
(74)专利代理机构昆明今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代理人赵云(51)Int.Cl.
B09B 3/00(2006.01)C04B 7/147(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54)发明名称
氧化铝厂赤泥的二氧化碳悬浮脱碱的方法(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厂的生产废料赤泥的脱碱再利用方法,属于化工及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为:(1)首先将赤泥在马弗炉中焙烧,将其中的结晶水除去,再将其粉碎并研磨成粉末状;(2)将预处理过的赤泥粉末置于脱碱反应器中,加入水,充分搅拌混合成泥浆状;(3)在泥浆状的赤泥中通入CO2进行气液固三相脱碱反应;(4)反应结束后,将澄清液与固渣进行离心分离,得到脱碱后的赤泥。本发明可实现废物的可持续综合再利用;与传统生石灰脱碱工艺相比,本发明的CO2悬浮工艺具有操作简便、脱碱率高、所得碱纯度高,无废弃物排放等优点;整个工艺可实现闭路循环,反应过程不产生“三废”污染,属于绿色环保型清洁生产工艺。CN 101927255 ACN 101927255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氧化铝厂赤泥的CO2悬浮脱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首先将赤泥在马弗炉中焙烧,将其中的结晶水除去,再将其粉碎并研磨成粉末状;(2)将预处理过的赤泥粉末置于脱碱反应器中,加入水,充分搅拌混合成泥浆状;(3)在泥浆状的赤泥中通入CO2进行气液固三相脱碱反应;(4)反应结束后,将澄清液与固渣进行离心分离,得到脱碱后的赤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铝厂赤泥的CO2悬浮脱碱的方法,其特征是:①赤泥在马弗炉中于400~700℃下焙烧3~6小时,然后将其粉碎并研磨成50~150目的粉末;②赤泥粉末在脱碱反应器中按5∶1~10∶1液固质量比搅拌混合成泥浆;③脱碱反应时按3m/s~5m/s的气体速率通入CO2,反应温度40℃~80℃,反应时间1小时~5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超细晶铜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脱碱后的赤泥用作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原料。
2
CN 101927255 A
说 明 书
氧化铝厂赤泥的二氧化碳悬浮脱碱的方法
1/3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铝厂的生产废料赤泥的脱碱再利用方法,属于化工及环保技
术领域。
[0001]
背景技术
随着铝工业的发展,生产氧化铝排出的赤泥量日益增加,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约
5000万吨赤泥,我国的赤泥排放量每年大约也有1500万吨以上。每生产1吨Al2O3就会产生0.6~1.2吨的赤泥矿渣。这么大量的赤泥都湿法或干法堆存,不但污染水源,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赤泥中许多可利用成分不能得到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二次浪费。对赤泥进行综合利用研究迫在眉睫。
[0003] 为了有效地利用赤泥,实现废弃资源再利用,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如从赤泥中提取有价金属钛、铁等,或将其用于硅酸盐水泥、建材基料等等。但是,由于赤泥碱含量过高,制约其资源化综合利用。因此,经济有效地实现赤泥脱碱是赤泥资源化综合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 CO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碳资源之一。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工业生产活动的高速发展,CO2排放量越来越大,预计到210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将达到5.5×10-4。由于它在大气中含量高、寿命长,所以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其浓度增加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值更是达到55%。大量CO2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温室效应”及造成的一系列严重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并已将其作为温室气体削减与控制的重点。如能将CO2转化成再生资源加以利用、使之变废为宝,不仅对当前世界性CO2减排做出贡献,而且也将创造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0002]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氧化铝厂赤泥的CO2悬浮脱碱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脱碱率高、所得碱纯度高,无废弃物排放等优点。 [0006] 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0007] (1)首先将赤泥在马弗炉中焙烧,将其中的结晶水除去,再将其粉碎并研磨成粉末状;
[0008] (2)将预处理过的赤泥粉末置于脱碱反应器中,加入水,充分搅拌混合成泥浆状; [0009] (3)在泥浆状的赤泥中通入CO2进行气液固三相脱碱反应; [0010] (4)反应结束后,将澄清液与固渣进行离心分离,得到脱碱后的赤泥。 [0011]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技术参数是:
[0012] ①赤泥在马弗炉中于400~700℃下焙烧3~6小时,然后将其粉碎并研磨成50~150目的粉末;②赤泥粉末在脱碱反应器中按5∶1~10∶1液固质量比搅拌混合成泥浆;③脱碱反应时按3m/s~5m/s的气体速率通入CO2,反应温度40℃~80℃,反应时间1小时~5小时。
3
CN 101927255 A[0013]
说 明 书
2/3页
本发明所述的脱碱后的赤泥可用作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原料。
[0014] 赤泥本身附带一定量结晶水,经400~700℃焙烧后,结晶水被完全去除。在水热反应条件下,赤泥的附着碱溶解于反应溶液中,当CO2进入反应体系中,与溶液中的碱发生反应后,这种平衡被破坏,造成了液固界面与溶液中碱量的浓度差,迫使赤泥的附着碱不断进入反应体系中进行脱碱反应,最终完成脱碱过程。赤泥的悬浮碳化法脱碱工艺属于气、液、固三相反应,在整个脱碱过程中,CO2气体主要与溶液中的碱性化合物,如铝酸钠(Na2O·Al2O3)、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钠(NaOH)等发生中和反应,以达到脱碱的目的。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 本发明开发的优点在于:(1)是新型CO2悬浮化法赤泥脱碱绿色环保工艺,工艺将造成温室效应的CO2用于赤泥废弃物脱碱,不仅达到“废气减排化”和“废物减量化”,而且实现双废物(CO2和赤泥)的可持续综合再利用。(2)与传统生石灰脱碱工艺相比],本发明的CO2悬浮工艺具有操作简便、脱碱率高、所得碱纯度高,无废弃物排放等优点。(3)整个工艺可实现闭路循环,反应过程不产生“三废”污染,属于绿色环保型清洁生产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1
[0018] 以烧结法产生赤泥为原料,赤泥的化学组成及物相组成见表1。 [0019] 表1赤泥的化学组成及物相组成(%)
[0020]
氧化铝生 产方法 Al2O3 SiO2 Fe2O3 CaO Na2O K2O TiO2 烧结法 5.40 21.60 9.40 45.60 2.10 0.80 2.50 首先将法赤泥在马弗炉中于600℃下焙烧5小时,然后将其粉碎并研磨过80目筛。将预处理赤泥置于脱碱反应器中,按液固比10∶1定量加入水,充分搅拌混合成泥浆状,并在60℃温度下,按4m/s的气体速率通入CO2进行气液固三相脱碱反应1.5小时,将澄清液与固渣进行离心分离。脱碱后,赤泥脱碱率可 达85%,赤泥中的碱含量(以Na2O计)降低至0.3%以下,完全符合作为生产硅酸盐水泥基料的要求。 [0022] 实施例2
[0023] 以联合法产生赤泥为原料,赤泥的化学组成及物相组成见表1。 [0024] 表2赤泥的化学组成及物相组成(%)
[0021] [0025]
氧化铝生 产方法 Al2O3 SiO2 Fe2O3 CaO Na2O K2O TiO2 联合法 4.93 19.60 5.50 46.60 3.00 1.00 8.85 首先将法赤泥在马弗炉中于400℃下焙烧5小时,然后将其粉碎并研磨过150目筛。将预处理赤泥置于脱碱反应器中,按液固比5∶1定量加入水,充分搅拌混合成泥浆状,并在40℃温度下,按3m/s的气体速率通入CO2进行气液固三相脱碱反应1小时,将澄清液与固渣进行离心分离。脱碱后,赤泥脱碱率可达75%,赤泥中的碱含量(以Na2O计)降低至0.75%以下,完全符合作为生产硅酸盐水泥基料的要求。 [0027] 实施例3
[0028] 以拜耳法产生的赤泥为原料,赤泥的化学组成及物相组成见表1。
[0026]
4
CN 101927255 A[0029] [0030]
说 明 书
3/3页
表3赤泥的化学组成及物相组成(%)
氧化铝生产 方法 Al2O3 SiO2 Fe2O3 CaO Na2O K2O TiO2 拜耳法 17.21 12.04 23.07 14.90 4.00 1.00 5.46 首先将法赤泥在马弗炉中于700℃下焙烧3小时,然后将其粉碎并研磨过70目筛。将预处理赤泥置于脱碱反应器中,按液固比5∶1定量加入水,充分搅拌混合成泥浆状,并在40℃温度下,按3.5m/s的气体速率通入CO2进行气液固三相脱碱反应2小时,将澄清液与固渣进行离心分离。脱碱后,赤泥脱碱率可达93%,赤泥中的碱含量(以Na2O计)降低至0.4%以下,完全符合作为生产硅酸盐水泥基料的要求。
[0031]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