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曲江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来源:伴沃教育
曲江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2分 )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B

【考点】实数的运算

【解析】【解答】A、 ,A不符合题意;

B、

,B符合题意;

C、 ,C不符合题意;

D、(-2)3×(-3)2=-8×9=-72,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1)由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可得=3;

(2)由立方根的意义可得

=-2;

(3)由立方根的意义可得原式=;(4)由平方和立方的意义可得原式=-8

9=-72.

第 1 页,共 19 页

(-2)3×(-3)2=72

D. 2、 ( 2分 ) 在实数范围内定义一种新运算“*”,其规则是a*b=a2-b2,如果(x+2)*5>(x-5)(5+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 x>-1 B. x<-1 C. x>46 D. x<46【答案】A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定义新运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2-25>x2-25,则4x+4>0,解之:x>-1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新定义的法则,将(x+2)*5转化为(x+2)2-25,再解不等式求解。

3、 ( 2分 ) 如图,工人师傅在工程施工中需在同一平面内弯制一个变形管道ABCD,使其拐角∠ABC=150°,∠BCD=30°,则( )

A. AB∥BC B. BC∥CD C. AB∥DC D. AB与CD相交【答案】C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第 2 页,共 19 页

【解析】【解答】解:∵∠ABC=150°,∠BCD=30°∴∠ABC+∠BCD=180°∴AB∥DC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已知可得出∠ABC+∠BCD=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证得AB∥DC。

4、 ( 2分 ) 如果a>b,c≠0,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a-c>b-c B. c-a>c-b C. ac>bc D. 【答案】A

【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A、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整式),故A符合题意;B、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c<0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D、c<0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根据性质一一判断即可。

5、 ( 2分 ) 晓影设计了一个关于实数运算的程序:输入一个数后,输出的数总是比该数的平方小1,晓

第 3 页,共 19 页

影按照此程序输入

后,输出的结果应为( )

A. 2016 B. 2017 C. 2019 D. 2020【答案】B

【考点】实数的运算

【解析】【解答】输出的数为 【分析】根据运算程序法则即可求解。

,故答案为:B.

6、 ( 2分 ) 16的平方根与27的立方根的相反数的差是( )

A. 1 B. 7 C. 7或-1 D. 7或1【答案】C

【考点】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

【解析】【解答】解:∵16的平方根为±4,27的立方根为3,∴3的相反数为-3,

∴4-(-3)=7,或-4-(-3)=-1.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分别求出16的平方根和 27的立方根的相反数 ,再列式、计算求出答案.

第 4 页,共 19 页

7、 ( 2分 ) 如图,下列能判定AB∥EF的条件有( )

①∠B+∠BFE=180°②∠1=∠2③∠3=∠4④∠B=∠5.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C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①∵∠B+∠BFE=180°,∴AB∥EF,故本小题正确;②∵∠1=∠2,∴DE∥BC,故本小题错误;③∵∠3=∠4,∴AB∥EF,故本小题正确;④∵∠B=∠5,∴AB∥EF,故本小题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关键在于找到直线AB与EF被第三条直线所形成的的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来判断两直线平行.

8、 ( 2分 ) 不等式3x<18 的解集是( ) A.x>6B.x<6

第 5 页,共 19 页

C.x<-6D.x<0

【答案】 B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解答】解:(1)系数化为1得:x<6 【分析】不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求出答案。

9、 ( 2分 ) 不等式 A.B.C.D.

【答案】 A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的解集是( )

【解析】【解答】解: ,去分母得3x-2(x-1)≤6,解得,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以下步骤进行计算:(1)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分母;(2)去括号(不要漏乘);(3)移项、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注意不等号的方向),

第 6 页,共 19 页

10、( 2分 )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下列描述:①∠1和∠2互为对顶角②∠1和∠3互为对顶角③∠1=∠2④∠1=∠3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解答】①∠1和∠2互为邻补角,②∠1和∠3互为对顶角,③∠1+∠2=180°,④∠1=∠3.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形得到∠1和∠2互为邻补角,∠1+∠2=180°,∠1和∠3互为对顶角,∠1=∠3.

11、( 2分 ) 图中,同旁内角的对数为( )

A. 14 B. 16 C. 18 D. 20【答案】B

【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第 7 页,共 19 页

【解析】【解答】解:①直线AD与直线BC被直线AB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②直线AD与直线BC被直线CD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③直线AB与直线CD被直线AD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④直线AB与直线CD被直线BC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⑤直线AB与直线CD被直线AC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⑥直线AD与直线BC被直线AC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⑦直线AB与直线BC被直线AC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⑧直线AD与直线CD被直线AC所截,形成2对同旁内角;∴一共有16对同旁内角,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图形可抽象出8个基本图形,每个基本图形有2对同旁内角,即可得出答案。

12、( 2分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 ② 一定是正数 ③无理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④16.8万精确到十分位 ⑤(﹣4)2的算术平方根是4.

A. ①②③ B. ④⑤ C. ②④ D. ③⑤【答案】D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算术平方根,近似数及有效数字,无理数的认识

【解析】【解答】解:①∵|-|=,|-|=

第 8 页,共 19 页

∴>

∴-<-,故①错误;②当m=0时,则

=0,因此

≥0(m≥0),故②错误;

③无理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故③正确;④16.8万精确到千位,故④错误;⑤(﹣4)2的算术平方根是4,故⑤正确;正确的序号为:③⑤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对①作出判断;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求法,可对②⑤作出判断;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可对③作出判断;利用近似数的知识可对④作出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二、填空题

13、( 1分 ) 若 【答案】3

【考点】立方根及开立方

是一个正整数,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________.

【解析】【解答】∵ ,∴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n=3,故答案为:3【分析】立方根是指

,则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可得满足条件的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作a的立方根。而72n=最小正整数是3.

第 9 页,共 19 页

14、( 2分 )【答案】<;>

________ 9, ________ -4.(填“>”“<”或“=”)

【考点】实数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分析】根据9=

,,

=-4,再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即可求解。

15、( 1分 ) 判断 “不是”). 【答案】是

是否是三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________(填:“是”或者

【考点】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把 方程①左边=5+10+(-15)=0=右边;

代入: 得:

方程②左边=2×5-10+(-15)=-15=右边;

第 10 页,共 19 页

方程③左边=5+2×10-(-15)=40=右边;

∴ 是方程组: 的解.

【分析】将已知x、y、z的值分别代入三个方程计算,就可判断;或求出方程组的解,也可作出判断。

16、( 1分 ) 要在A,B两地之间修一条公路(如图),从A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60°.如果A,B两地同时开工,那么在B地按∠α=________施工,能使公路准确接通.

【答案】120°

【考点】钟面角、方位角,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

∵AC∥BD,∴∠CAB+∠α=180°,∴∠α=180°-60°=120°,

即在B地按∠α=120°施工,能使公路准确接通.

第 11 页,共 19 页

故答案为:120°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AC∥BD,得出∠CAB+∠α=180°,就可求出结果。

17、( 1分 ) 护士若要统计一病人一昼夜体温情况,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 【答案】折线

【考点】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统计图的选择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要求直观表现一病人一昼夜体温情况,即体温的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

【分析】折线统计图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反映各组数据的具体数目,扇形图反映部分与整体百分比,可根据实际需要恰当选择。

18、( 1分 ) 若a1=1,a2= 【答案】 1970 【考点】无理数的认识

,a3=

,a4=2,…,按此规律在a1到a2014中,共有无理数________个.

【解析】【解答】a1=1= ∵44<

<45,

, a2=, a3=, a4=2=, 依此类推可以a5=, a6=……a2014=

∴共有44个有理数, 即有2014-44=1970个无理数。

第 12 页,共 19 页

故答案为:1970

【分析】由题目中的规律可知a2014=中有44个是有理数,剩下的即为无理数。

, 而

介于44与45这两个有理数中间,所以这2014个数

三、解答题

19、( 10分 ) 计算: (1)(2)

【答案】(1)解:原式=7-3+ (2)解: 原式= 【考点】实数的运算

= =3

【解析】【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先算开方,再算加减法即可。(2)利用绝对值的意义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先去绝对值及括号,再合并即可。

20、( 10分 ) 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 减法及乘法运算,比如: (1)求 (2)若

的值;

的值小于13,求x的取值范围.

,都有 ,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

第 13 页,共 19 页

【答案】 (1)解: =(-2) =11

(2)解:∵3⊕x<13, ∴3(3-x)+1<13,9-3x+1<13,解得:x>-1.

【考点】代数式求值,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析】【分析】(1)先根据定义新运算列出代数式,再进行计算求出结果即可。(出不等式,再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答案。

21、( 5分 ) 如图, ∠ABC+∠BCD+∠EDC=360°.求证:AB∥ED.

【答案】证明:过C作AB∥CF,

∴∠ABC+∠BCF=180°,∵∠ABC+ ∠BCD+ ∠EDC=360°,

第 14 页,共 19 页

2)先根据定义新运算列∴∠DCF+ ∠EDC=180°,∴CF∥DE,∴ABF∥DE.

【考点】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过C作AB∥CF,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ABC+∠BCF=180°,再结合已知条件得∠DCF+ ∠EDC=180°,由平行线的判定得CF∥DE,结合平行公理及推论即可得证.

22、( 5分 ) 解不等式组 并写出它的所有非负整数解.

【答案】解: 由①得4x+4≤7x+10,-3x≤6,x≥-2,由②得3x-152x<7,x< 所以-2≤x<

,,

所以非负整数解为0,1,2,3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分析】先分别求出不等式组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然后求出不等式组

第 15 页,共 19 页

的非负整数解即可。

23、( 5分 ) 甲、乙两人共同解方程组 ,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得到方程组的

解为 ;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试计算 的值.

【答案】解:由题意可知:

代入

,得,

代入 ,

,得 ,

∴ = = .

【考点】代数式求值,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析】【分析】根据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将甲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②求出b的值;而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因此将乙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①求出的值,然后将a、b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值即可。

24、( 10分 ) 解方程组

(1)解方程组: .

第 16 页,共 19 页

(2)解方程组 .

【答案】(1)解: ,

代入 得, ,

解得 ,将

代入

得,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

(2)解:

,得, ,得,

解得 ,将 代入 得,

解得

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1)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即先将方程①程可求得x的值,再将x的值代入方程①即可求得y的值。

第 17 页,共 19 页

代入 ②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这个方 (2)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即将② × 2−①可得3 x = − 3 ,解方程可求得x的值,再将x的值代入 ①即可求得y的值。

25、( 10分 )

(1)如图AB∥CD,∠ABE=120°,∠EC D=2 5°,求∠E的度数。

(2)小亮的一张地图上有A、B、C三个城市,但地图上的C城市被墨迹污染了(如图),但知道∠BAC=∠1,∠ABC=∠2,请你用尺规作图法帮他在如图中确定C城市的具体位置.(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答案】 (1)解:过点E作EF∥AB,∵AB∥CD,∠ABE=120°∴∠FEB=60°,EF∥CD∴∠FEC=25°

∴∠BEC=25°+60°=85°

(2)解:连接AB,以AB为边,作∠BAC=∠1,作∠ABC=∠2,则两个弧相交的点即为点C的位置。

第 18 页,共 19 页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作图—复杂作图

【解析】【分析】(1)根据直线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到∠E的值。(2)根据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进行操作即可,可得最后两个直线的交点即为C点所在的位置。

26、( 5分 )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答案】解:∵∠1=40°,∴∠3=∠1=40°,∴∠2=∠4=180°-∠1=180°-40°=140°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分析】根据图形得到对顶角∠3=∠1、∠2=∠4,∠1+∠2=180°,由∠1的度数求出∠2、∠3、∠4的度数.

第 19 页,共 1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