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 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时间:十二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教学内容:P1——2 教学目标:
1、 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里、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答:20里面有〔〕个十,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70里面有〔〕个十,8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
两个人一共买了18枝铅笔,平均每个人买几枝? 口答算式,问:你胜利怎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⑴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
观察图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你会列式吗?
⑵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说出摆与分的过程。
⑶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⑷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再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⑸小结。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⑴出示场景图右半部分,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求什么问题?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应该怎样列式?
⑵猜猜46÷2商是几十多?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
⑶小组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
⑷学习用竖式计算。各小组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后汇报交流。 ⑸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1、 想想做做.2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新课 标第 一网 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
谈话:说说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余数。说说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2、 想想做做4 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独立练习。
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3、想想做做5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你打算怎么办? 独立解答,在班内共同订正。 【四】作业:想想做做3
【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P3——4 教学目标:
1、 经历除法验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2、 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
3、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参加过生日聚会吗?明明和芳芳快过生日了,这天,他俩一起来到食品店选购蛋糕〔出示场景图〕,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在买蛋糕过程遇到的数学问题吗?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电脑出示两人的对话情景〕。
问:明明算得对吗?你能帮他验算吗?请你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小朋友听一听。
指名回答。
教师将学生的验算可能性板书于黑板〔乘法验算、除法再算一遍等〕 提出以下问题在班内交流。
⑴12×3=36表示什么意思?这说明明明的计算怎么样?
⑵12、3、36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数?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这样的除法?
得出结论:我们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来进行验算。
2、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的方法。 〔电脑继续出示对话场景图〕
谈话:芳芳算得对吗?请你也想出一种验算方法帮帮她。 汇报验算方法,教师板书于黑板。
组织讨论:21×3+2=65表示什么意思?计算结果是65元又表示了什么意思?
21、3、2、65在除法算式中分别是什么意思?
问:你认为有余数的除法应该怎样验算呢? 【三】提升经验,归纳方法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结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四】实践运用,加深理解 1、 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回答。 提问:每组中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2、想想做做2
把4道题分成两组,每人自选一组题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指名两人板演,全班共同订正。 3、想想做做3
同桌两人轮流口算,并说说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想想做做4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在班内交流算法,并回答:你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计算是正确的吗?
5、想想做做5 【四】拓展提高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3=21……2 ÷ =12……1 【五】作业:
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9÷3 85÷4 27÷2
44÷2 65÷3 58÷5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一1
教学内容:P5.第1--4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培养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反思的意识。 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一】练习指导 1、练习一.1
独立尝试进行口算,再指名汇报得数。 教师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出示题目:93÷3 85÷4 46÷2 67÷3 尝试练习,并指名板演。 交流评析,要求口述算法。 3、练习一.3
出示表格题,引导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班级汇报交流。 【二】基本训练
1、 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剩下多少只皮球?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能从条件入手正确解答。〕
2、学校买了68只皮球,借出13只。把剩下的皮球平均借给5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借到多少只?
〔读题后引导学生将以上2题进行对比,找出其异同点,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正确解答。〕 3、练习一.4
独立审题后学生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 组织交流,重点讨论第二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三】全课总结
【四】拓展练习:P6.思考题。 【五】作业:P5.2、4
练习一2
教学内容:P5--6第5--8题 教学目标:
会正确进行除法计算和验算,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 基本训练: 1、口算
33÷3 36÷3 77÷7 80÷8 24÷2 84÷4 80÷4 66÷6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 再随机指名口算。
同时选择其中几题要求说出口算方法。 2、计算并验算
85÷4 98÷3 69÷3 84÷4 【二】 思维训练
1、学校买了58本故事书,26本科技书,平均放在3层书架上。每层书架放了多少本书?
引导分析题目,要求学生会说出思考过程。
2、 王老师买了4只小皮球,付出100元,营业员找回16元。每只小皮球多少元?
引导理解题意,并指导分析,使学生能完整表达思考过程。 【三】练习指导
1、 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第5--8题,想想每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如果有困难可向同学请教。 2、 学生独立尝试。
3、 组织交流,分析思考过程。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P5--6.第5--8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不能整除〕 教学内容:P7--8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恩能够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 1、笔算42÷2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 评讲,要求说出笔算过程。 2、谈话引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 1、出例如题图
⑴学生独立审题,然后提问: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⑵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竖式。
⑶让学生观察、试锄,要求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⑷引导:这类题该怎样解决呢?我们一起来用小棒摆一摆。 2、操作探究
⑴问:应该先摆多少根小棒?〔演示摆出5捆带2根〕
⑵同桌交流: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怎样分呢?每份得多少?请大家先自己独立分一分,然后同桌互相交流分发。〔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不同分法〕
⑶情况反馈〔学生边操作演示边表达分的过程〕。 ⑷引导比较各种不同分法:你认为哪种分法好?为什么? ⑸学生复述分的过程。学生独立分小棒的过程,要求边分边口述。 3、教学笔算
⑴问:根据刚才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样写呢?应先算哪一位?十位上余下的1表示什么?接下来怎样除?
⑵验算。
⑶比一比:52÷2与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⑷练习:
想想做做1的前两题。 班级交流反馈。 【三】巩固练习 1、 想想做做1后两题。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想想做做3
出示前两组题,分组练习。
反馈:这两组题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后两组题,分组练习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3、想想做做6
先要求学生估算出这些提的商是几十多,并说出理由。 再用竖式计算。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通过摆摆、说说、算算学会了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作业:P8.2、4、5
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P9——10 教学目标:
1、 经历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上的个位是0的除法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这种笔算方法。
2、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谈话: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动手操作。
谈话:请你找出相应的学具代表羽毛球,我们一起来摆一摆、分一分。 学生分组活动,再汇报交流结果。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分羽毛球的过程,边演示边提问:先分整筒的,每班分到几筒?整筒的分完了吗?再分单个的,出现了什么情况?你是怎样分的?
2、列竖式计算
学生尝试用竖式进行计算,然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板演。
评讲:商的个位为什么要写0?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指名把小组的意见在班内汇报。
追问:如果商的个位上不写0,会出现什么情况? 3、验算
4、小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没有剩余,接着除个位上的数,不够商1时,必须在商的个位上写0。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 2
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3
独立思考,找出错误原因,班级交流。 独立订正。 4、想想做做5
问: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求我们解答什么问题?
思考如何解答第2个问题,先在小组讨论,再在班级内交流。教师板书安排方法。
5、想想做做6
独立读题,指名复述题意。 组织讨论,交流想法。 独立解答,得出结论。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样学到的?在今天的计算中,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五】作业:P10.4、6 练习二 教学内容:P11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发展估算意识。继续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
44÷2 26÷2 68÷3 66÷3
78÷6 44÷2 36÷3 84÷4
2、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计算
52÷3 96÷3 68÷4 75÷5 82÷4
3、 体育室购买了下面几种体育用品,你会算出每种物品的单价吗?
4、 三〔2〕班共48人,每4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呢? 5、 妈妈准备用96元买一些花苗美化自家的院子。
计算出每种单价可以买的棵数后,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二】拓展练习
王老师到商店买足球。带的钱如果买3个足球还剩80元;买8个就剩下
8元,你知道每个足球多少钱吗? 【三】练习指导 1、练习二1
独立完成,组织反馈。 2、练习二3
独立完成填表,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练习二思考题
引导理解题目,弄清楚为什么会多付〝8角〞钱,这〝8角〞钱是几本本子的价钱。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P11.2、3
复习1
教学内容:P12.1——5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P12.1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组织反馈。 同时选择几道不同运算的题要求说说口算方法。 2、P12.2
独立完成,组织反馈。
评讲:引导学生比一比,说说上下两题在计算方法沙锅的区别和联系。 3、P12.4
先让学生说说〝总价〞、〝单价〞、〝数量〞的含义。 再组织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反馈交流。 最后让学生说说〝单价〞是怎样求得的。 【二】发展练习
1、 小明今年8岁,小芳今年6岁,奶奶今年72岁。奶奶今年的年龄是小芳的几倍?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2、 同学们要种93棵数树,已经种了18棵,剩下的树苗平均分给5个小组,每个小组还要种多少棵?
3、 一套少儿百科全书共有5本。如果成套买,每套的价钱是80元;如果不成套买,每本的价钱是18元。怎样买合算?成套买比不成套买每本能便宜多少元?
4、P12.5
出示图,引导看图。
了解从图看懂的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
【一】全课总结 【二】作业:P12.3
复习2
教学内容:P12——13.6——9 教学目标:
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P12.6
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体会相应的规律。 2、类推练习
仿照上题,改编题目
64÷4 72÷6 【二】课内练习
1、 48个同学去采集昆虫标本,每3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2、 小明在图书室借了一本98页的故事书,准备一个星期把它看完。他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3、 食品店里一袋面包4元,50元钱最多能买多少袋面包?还剩几元?
4、 同学们去划船,女同学20人,男同学23人,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需要租多少条船?
【三】拓展练习
P13.思考题,先由学生独立思考,也可同桌交流想法。 在上面基础上组织交流讨论,说说推想过程。 【四】练习指导
在学生独立审题理解的基础上,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共同讨论,理清思路,总结方法。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P13.7——9
实践活动:农村新貌 教学内容:P14——15 教学目标:
1、 根据课本情境解决现有问题,并能解决在具体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
2、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有序的观察能力。
3、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情景,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谈话,播放课件,感受农村新貌。 【二】创设情境,进行实践活动 1、整体感知
课件演示农村新貌全景,整体感知画面内容。 问:在幸福村,你看到什么?
仔细看看每个地方,阅读图中人物说的话,把你看到的、读到的说一说。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⑴小组合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在幸福村中,有宽阔的大道,大家可以自由地参观,但在参观的过程中,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边参观,边根绝所给出的信息,提出问题,行吗?
学生分小组活动,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问题,并整理出来。 ⑵全班交流,选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教师板书提出的问题,如:
幸福村有几排楼房? 幸福村有多少人?
幸福村的街上有多少个灯柱?
小华用3分钟的时间能从家走到果园吗? 玩具厂每天做的玩具可以装几箱? 果园里有多少棵果树? 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从以上问题中选自己喜欢的问题,解答出来。 再在小组内交流,并互相评价。
最后在班级内汇报,同时要求说出解决每个问题的思路和过程。 【三】应用拓展,积累经验
这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新农村,在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吗?随着社会的进步,你觉得农村还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完成单元检测,并做试卷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