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呼兰河工程治理水土保持预测与建议

来源:伴沃教育
2013年第8期 (第41卷) 黑龙江水利科技 No.8.2013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Total No.41) 文章编号:1007—7596(2013)08—0227-02 呼兰河工程治理水土保持预测与建议 付 影 (七台河市水务局,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摘 要:通过对呼兰河工程治理现状项目区现状水土流失及治理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认为施 工建设期产生的水土流失较为显著。堤防区、护岸区、取土场、弃土场、施工道路和施 工区是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建议优化取土场布置,控制开采深度,减少料场占用 耕地。 关键词:呼兰河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防治;预测;优化布置 中图分类号:¥157 文献标识码:B 水土流失类型为水蚀、侵蚀程度较轻;庆安县南部经 绥化、兰西至呼兰江段为中下游,经由丘陵台地进入 平原区,中下游河流两岸农业开发得较早,土地垦殖 1 工程概况 呼兰河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中部,东北部以小兴 安岭为界,南以青山岭为界,西与明清坡地相接,流 域面积3.56万km 。 率高,目前河流两岸大部分已开垦为耕地,土壤类型 以黑土和草甸土为主,原始草甸植被只零星分布在 局部河流滩地(保护区),大面积区是农田植被。丘 陵台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坡耕地水土流失较严重,土 壤侵蚀模数为在2 000 km ・a~l 500 t/km ・a。平 呼兰河流域东北部为山区,属小兴安岭山脉,有 茂密的森林,为林业生产基地,分水岭高程在300~ 1 000 m,西部和中部为丘陵台地,海拔高程在120~ 200 m,地面坡降约为1/200—1/3 000,整个地形东 北向西南倾斜。呼兰河及其支流通肯河、努敏河的 左岸滩地一般较宽阔,地势低平;右岸滩地一般很狭 窄,滩地以上多为二级台地,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呼兰河为松花江左岸最大支流,发源于小兴安 原区地形平坦,水土流失程度较轻,土壤侵蚀模数在 800 t/kin ・a左右。 3水土流失预测 3.1 预测内容 岭南坡铁力县的炉吹山,呼兰河干流全长523 km,流 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2亿ITI ,多年平均流量 122 m /s,年平均风速3~4 m/sL2 J。流域结冰期 工程建设扰动、压占的区域有堤防及建筑物区、 护岸区、管理单位区;施工用地区有取土场、弃土场 及临建设施等区域。该项目建设期间扰动、破坏土 地面积为2 735.82 hm 。 148 d,最大冰厚1.0/1"1左右,冻深1.9~2.2 m。 2项目区水土流失状况 经统计,堤防和护岸工程建设期间产生弃土、弃 0 m’,多为清基表土,施工期间临 呼兰河发源于小兴安岭西侧铁力市东北部的卢 渣共计352.83×1翠山,庆安县北部至源头区为山区,土地类型主要是 时堆放,施工结束一部分用于堤防植物工程建设,其 林地,土壤类型主要为暗棕壤,林草植被覆盖较好, 余土方填筑取土场;建筑物建设期间将产生挖方 [收稿日期]2013—02—22 [作者简介]付影(1973一),女,黑龙江望奎人,工程师。 —-・——227---—— 2013年第8期 (第41卷) 黑龙江水利科技 No.8.2013 Heilongjiart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Total No.41) 36.40×10 in ,临时在弃土场堆放,施工结束全部回 填利用。 4结论与建议 工程本着保护河流两岸城镇、村庄、农田、林场 等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以保障河流两 施工期间,料场清基无用层约292.68×10 m , 规划在料场区内临时堆放;临时生产生活区有剥离 的表土4.27×10 m 临时堆放;施工结束表土返还 利用。 岸人民安居繁荣、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兼顾生态 良性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优化布置。 呼兰河流域防洪体系尚未形成,现有堤防工程标准 3,2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主要包括以 低,险工隐患多,洪泛灾害频繁。防洪不安全,势必 下4个方面: 1)工程建没将使用地区丧失已有的水土保持 功能; 2)取土场因扰动程度高,取土改变土壤结构和 地面物质组成,造成土地生产力降低,给土地功能及 生态恢复造成困难,甚至导致原有土地功能丧失 ; 3)因其水土流失,将使附近水域泥沙含量增加, 可能淤积下游河道及水利设施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的指导性建议。 4)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对周边农地、草地和林地 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 3.3指导性意见 指导性意见主要包括:防治措施指导意见、施工进 度安排指导性意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指导性建议。 3.3.1防治措施指导意见 拟建工程堤防区、护岸区、取土场、弃土场、施工 道路和施工区是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对此要采加 强施工管理,做好预防工作,同时做好施工期间的防 护措施,这对控制本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具有关键 的作用。 3.3.2施工进度安排指导性意见 施工进度安排对水土流失影响较大。要求土方 工程紧凑安排,增加最佳施工期日强度;合理按排施 工时序,开挖、填筑及时有序结合,尽量减少堆置和 二次倒运;土料场开采、堤防填筑尽量避开强降雨期 施工,从而降低扰动区域水土流程度;根据各施工区 土建工程进情况,及时安排土地整治措施、植物措施 和土地功能恢复措施。 3.3.3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指导性建议 施工建设期应作为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时段, 合理安排监测点、监测场地,避免施工干扰。 ...——228...—— 严重影响该区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所以启动 该项二T 程符合国家水利基础事业建设总体部署要 求,是十分必要的。 本工程建设期间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水土流 失,对周边区域亦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通过 提高标准防治、弃土弃渣综合利用、黑土保护及水土 保持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地控制施工建设期间的水 土流失,不会带来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能够实现 工程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因此,认为本工程 建设不存在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该工程建设可行。 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主体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提 出以下建议: 建议主体工程优化堤防及护岸防护措施类型设 计。经过历次洪水验证:采用植物护坡亦可实现安 全度汛的要求,植物护坡、护岸能起到一劳永逸的固 岸防冲效果。所以建议主体设计增加植物护坡元 素,考虑生态防护的综合效应。 建议优化取土场布置,控制开采深度,减少料场 占用耕地料,使得占用的耕地不失去土地功能;建议 临时弃土场、临时道路避让林地布置;建议下阶段进 一步复核动用的土石方量和工程用地。 参考文献: [1]吴富平,赵立峰,周雪梅.呼兰河干流河道特性与采砂规 划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oo5(o9):28—30. [2]曾桂香,武玉华,孙红军.呼兰河城区河道整治工程的探 讨[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6,33(o3):96—98. [3]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呼兰河流域防洪规 划[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 院,2003. [4]水利部水土保持司.GB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土木 保持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