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验血药法测定扑热息痛片的生物利用度[1](精)

来源:伴沃教育
实验二 血药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生物利用度

一、实 验 目 的:

1 掌握血药法测定固体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的原理及方法。 2 掌握药动学参数的求算。

3 熟悉生物利用度在药物评价中的意义。 4 了解血清生物样品的处理方法。

二 、仪 器:

1.仪器:

具塞离心管10ml 3支;20ml 16支; 刻度吸管1ml 1支;5ml 3支;10ml 1支; 滴管2~3支;

玻璃漏斗3~4cm直径8个;5ml塑料离心管8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其他:滤纸、试管架、刀片、塑料夹、酒精棉球、脱脂棉、注射器、注射针头、兔盒等物件。

2.试药:

①0.12N氢氧化钡溶液:取分析纯氢氧化钡19克,加新鲜煮沸放冷的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静置过夜,过滤即得。

②2%硫酸锌溶液:取分析纯硫酸锌20克,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即得。

三 、实验内容:

1. 家兔空白血的采集:

取体重3kg左右家兔一只,心脏取血约30ml,于10ml具塞离心管中,37℃水浴中保温1小时,以5000转/分的转速离心10 min,取空白血清供标准曲线制备用。

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扑热息痛对照品50mg,置10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溶解,并添加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10ml于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成100µg/ml的标准溶液,分别吸取表1中“标准液取量”于20ml具塞试管中,分别加定量蒸馏水使成10ml,然后各加上述血清1ml混匀,再各加0.12N氢氧化钡4.5ml,混匀,放置2分钟,再分别加入2%硫酸锌溶液4.5ml,混匀,即现出明显乳状浑浊,用双层滤纸过滤,去初滤液,收集续滤液于10~15ml干燥具塞试管中,以1号管溶液作空白对照,于245nm处测定吸收度(A),结果记录于表1。

3.家兔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 ①血样品的采集:

取体重3kg的健康家兔一只,实验前二天下午禁食,实验当日晨耳静脉取血4ml,作为空白,然后即口服给予扑热息痛片,剂量为500mg/只,在给药后0.25、.50、1、2、3、4、5小时耳静脉采血4ml,供测定血药浓度用,喂药4小时后可以喂食,采血时间于表2。

②血药浓度测定:

将采取的血样按前空白的处理方法处理后,精密吸取血清1 ml,加蒸馏水10ml,余下按标准曲线制备中“……再各加0.12N氢氧化钡溶液4.5ml”起进行操作,测得值记于表2。

表1 标准曲线测定结果 管 号 标准液取量 (ml) 血药浓度C (μg/ml) H2O (ml) 吸收度A 1 0 0 10 2 0.4 40 9.6 3 0.8 80 9.2 4 1.2 120 8.8 5 1.6 160 8.4 6 2.0 200 8.0 7 2.4 240 7.6 8 2.8 280 7.2 表2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兔重: 给药量: 给药时间: 编 号 采血时间 时间t (h) A值 血药浓度C (μg/ml) lgC

0 空白 1 0.25 2 0.5 3 1 4 2 5 3 6 4 7 5 四、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1.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及绘制:

以表1中吸收度A对标准曲线中血药浓度C直线回归,求得直线回归方程 A = a + bC,并计算相关系数r 。

以A为纵坐标,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测得样品A值,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出C值

CAa b2.药时曲线的绘制:

表2中的实验数据,以浓度C对时间t作图,即得药物浓度经时变化曲线。 3. 消除速率常数k的求算:文献载扑热息痛的体内过程系一室模型,血管外给药一室模型动力学方程的解为:

katktCA(ee) ①

kaFX0A其中

Vkak

假设ka>k,当t充分大时,①式中

ekat首先趋向于零,而可忽略,故①式可改写为:

CAekt

②式两端取对数:

klgCtlgA ③

2.303

用药时曲线中尾部近似于直线上的3点,即尾部数据,代入式③作直线回归,求出系数:

a =______ b = ______

则:k =﹣2.303 b A = Lg-1 a 4. 半衰期t1/2的计算:

t1/2 = 0.693/k

5.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的计算:

将表2中时间t和浓度C代入下式即可求出AUC0→∞

AUC0Cn1[(C(a1)Ca)(tat(a1))]2k

6.扑热息痛片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

若已知扑热息痛片某一标准制剂(如半合成脂肪酸脂)的AUC0→∞=1093(μg﹒h﹒ml-1),则用下式可计算出扑热息痛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AUC0样品100%

FrelAUC0标准

五 思考题:

1 血药法在生物利用度研究中的意义。 2 本实验血清样品处理的特点。 3 生物利用度在新药评价中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