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江苏建筑 2014年第4期(总第163期) 我国监狱建筑发展历程与经验 万鸿举 (江苏中宁建筑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监狱布局调整节奏加快,建设新型的现代化监狱,是我国监狱建设的目标,而对监狱建筑历史发 展的研究尤为重要。文章针对我国监狱建筑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进行了研究。阐述了监狱建筑从产生、发展以至新中国成立 的一个发展历程。最后又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监狱建筑建设的经验,对于我国以后监狱建筑发展提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 监狱;建筑;历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 rU2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 ̄t]lO05—6270{2014}04—0008—04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Experiences of Prison Building in China WAN Hong-ju (Jiangsu Zhong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enior Engineer,Nanjing Jiangsu 210029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our country speed up the pace of prison layout adjustment,construction of the new modern prison,is the goa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ison,and to the pris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chitectural history.For the prison building in our country,the development in di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re studied,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s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one of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Finally it summarizes the pris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experience,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our country and provide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prison building development. Key words:prison;architecture;history;research 监狱建筑作为监狱的物质形态.是监狱主要的基本基 础设施之一。监狱一切改造功能,包括对罪犯的教育、劳动、 生活、改造都离不开监狱建筑。监狱建筑对罪犯的改造全过 较为成熟的经验。而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猛发展.又为建造 理想的监狱提供了财政支撑,因此,可以说。改良监狱的时 机已初步具备,特别是沿海发达省市,针对犯罪率快速递增 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以致对罪犯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 生直接、间接的作用。但令人担忧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对监 过程中带来的关押容量严重不足问题,如何通过新建、扩 容、改造等有效手段,满足罪犯行刑需要.全力提高改造质 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监狱布局 狱建筑的研究与发展却相当薄弱与滞后.这不仅表现在监 狱建筑理论研究上的匮乏.更表现为实际过程中的贫缺 当 进入2O世纪9o年代末期。随着国家严打扩容的开始.大家 调整进一步探入.监狱规划建设也步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 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监狱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差 关注监狱问题时,着重研究的是监狱本身的制度、刑法等一 系列概念性的问题。固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相当重要.但 距比较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总结我国从古至今监狱 建筑发展过程中的历程与经验,科学、合理地建设好我国现 在及未来的监狱,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狱.是 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课题.而对我国监狱建筑发展历程与 经验的研究尤为重要。 是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监狱作为国家暴力机器和 附属物。它是由组织、法律、制度、器物等多个层面组成的。 而其器物层面。与其他国家机器相比,更处于特殊的地位。 正如边沁所言监狱是“活生生的提醒物”。如何建造理想的 监狱已经成为监狱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 项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 新中国成立后。监狱经过5O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 【收稿日 ̄112014-03.14 【作者简介】万鸿举,江苏中宁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级注册建筑师,高 级工程师。 江苏建筑 2014年第4期(总第163期) (3)监狱建筑要与当地文化交融 狱、一般监狱、女子监狱、病犯监狱、收押、遣送中心、未成年 犯管教所等。监狱建筑应根据不同类型,及其使用要求进行 设计,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其他相关的技术问题。 监狱建筑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它总是扎根于具体 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到具 体的地形地貌和所在区域建筑环境制约。为了适应不同地 域的要求,将各种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监狱建筑中,最终形 成监狱建筑风格的地域性 在不同文化模式下的监狱建筑 风格表现出某些差别 如南京江宁监狱的“民国建筑”风格, 苏州监狱建筑体现“吴文化”元素,徐州监狱建筑体现“汉文 化”,四川省成都监狱建筑体现“蜀文化”,太原第一监狱建 筑体现“三晋文化”.陕西延安监狱体现“红色文化”.广东省 佛山监狱建筑则体现“岭南文化”。 除此之外.过去的许多监狱建筑,在抗震设计方面考虑 的较少.过去国家对抗震设防标准要求较低。在安全坚固方 面存在不足.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严打期间,建造的部分 监狱建筑单体,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投资少,来不及考虑施 图7南京江宁监狱全景 工质量等因素.其使用寿命,往往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设计服 (2)监狱建筑总体规划布局要合理 务年限。而且监狱历来重建设而轻规划.许多监狱内部规划 不够完善.监狱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缺乏等等问题存 在较多。所以结合监狱自身要求的3大特性以及现有监狱 监狱总体布局在保障监管安全前提下.遵循地理区位 选择要合理,功能整合分区要明显,视野要开阔。交通要便 利,罪犯生活学习和劳动要方便,监狱民警开展的各项管理 工作要有实效。各种配套设施要齐全,生产区物流要畅通。 -'建筑所存在的问题.根据监狱设计标准.来实现监狱建筑的 标准化.规范化.形成一个完善合理的建设体系。 4-'- (上接第7页) 题;固定式方法造价亦然不菲,主要用于大量的桩基与海底 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到疆海绿洲的研究队伍中来.对其进行 间的固定,建筑材料用量极大;而软着底式建筑造价相对较 小,其耗材少。建筑基础的底部绳索与海底连接也较为容 易。 更为系统地研究与设计。进行水面仿真试验,为我国能真正 在南海实现疆海绿洲的建设贡献力量。 我们应对疆海绿洲的未来充满信心。“世界上有80%的 大型城市不是沿海的.就是靠近大的河川的。漂浮城市给未 来提供了不可否认的新的机遇.更不要说在技术上还有很 最后,在施工的便捷性方面.全浮式建筑类似于船与潜 艇,需同时考虑建筑与船体结构,并且需要结合起来设计。 难度较大。施工较复杂:软着底式建筑理论上施工较为简 单,但各国仍在该方面进行设计与尝试:固定式结构虽存在 装卸不便等问题,但其施工技术较成熟,可实施性较高。 3疆海绿洲的未来 多更新和发展在等着我们。”荷兰建筑师可恩・奥特斯说。 “未来的一座水上城市将如同一般城市,拥有医院、学校、公 园、博物馆和饭店。差别在于对水的尊重,因为在水上城市 里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水.那样都市发展与自然将获 得更多的平衡[S1 ” 参考文献 [11]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5793/7380648.htm?fr= aladdin 针对我国南海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有必 要建造疆海绿洲。首先,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较为丰富的 海域,可建造大型固定式海上城市,方便资源的开采;其次。 在靠近岛礁或非深海区,可建造软着底式建筑,将刚性或柔 性材料连接到海底或岛屿的水下部分.较之桩基式减少了 基础部分巨额的材料费用;而在中国南海边缘的深海区域, 适宜建小型全浮式建筑,有利于军事防备。也可灵活地转移 阵地或深入水下 【2】雷鸣.南海自然地理索要Ⅱ】.东南亚研究,1991(3):77— 82. 【3张林.胶州湾建设桩基式海上城市的可行性分析【3]D】.青 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4]林宝善.软着底海上建筑技术田.建筑工人,1992(3): 54-55. 现阶段.我们对疆海绿洲的3种模型进行了概念性设 计,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在不同的环境背景 下可设计建造成不同规模的疆海绿洲。然而.疆海绿洲的构 【5】徐德阳.荷兰水上建筑Ⅱ】.建设科技,2008(11):95. 想不应到此为止。也不应仅仅停留在设计理论上.希望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