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伴沃教育。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浙江物流企业发展状况

浙江物流企业发展状况

来源:伴沃教育


浙江物流企业发展状况

1、服务水平低

以小型企业和个体为主,所接的业务也多数为运输或仓储,少部分为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设计。服务水平都比较低,和国外的一些知名物流企业比较起来更是有很大的差距。

调查发现,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员工对发货人不理不睬,态度怠慢;送货司机懒散、迟到、闯红灯、拉私货甚至对收货人恶语相激部分员工衣冠不整、不爱惜货物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屡见不鲜。客户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可是就这么简单地被一线人员推开了。归根结底,还是因服务意识淡薄所致。而中小型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野蛮装卸”、“野蛮运输”造成的货损甚至丢失的问题更是时有发生。

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

目前,浙江省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业务功能也很不完善,远未达到利用信息系统整合企业内外各种信息资源和有效信息的使用能力。在中小物流企业中,还是靠传统落后的手工操作方式进行物流作业和物流管理,处理业务的主要手段多是电话加货运单据。

3、管理水平低

中小型物流企业在管理方面呈粗放状态。基础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加大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在浙江,中小型家族式物流企业不在少数。诚然,这种经营模式创业初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企业的发展,但随着公司做大做强,家族式企业的固有弊病就逐渐凸显:产权结构单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降低了企业管理的运作效率;人力资源管理不规范,没有充分重视、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的制约。如不及时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转变经营理念,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4、品牌效应不强

近年来,企业无论大小都纷纷向物流业靠拢,导致物流企业的发展参差不齐的局面。现在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是从原有的一些运输或是仓储直接演变过来的。物流设施老化,人才缺乏,更谈不上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去提高服务质t以提升和创建品牌了。

5、企业体制模糊

很多中小型物流企业原是传统的物资企业、传统的储运业或是国有大中型工商企业分拆而来;他们往往被动地满足客户需要。在服务项目的开拓、市场反映速度、价值定位和趋向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未能实行市场运作。这些都是现代物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障碍。

6、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

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

但浙江的本地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7、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

浙江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浙江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性质 国有或国有控股 股份制 外资或合资 9.84% 11.48% 1,46% 行业性质 运输型物流企业 仓储型物流企业 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 物流代理企业 小计 37.70% 6.56% 47.54% 民营 70.49% 8.20% 其他 6.56% 小计 100.00% 100.00%

物流企业人才架构

浙江省大部分物流企业的人才还是以经验为主,缺乏物流高级综合性人才。据网上调查结果显示,以有经验的骨干为主,学历其次的,占调查企业的50.8%,以本科生学历骨干为主的占19.67%,以专科生学历骨干为主的占18.03%。其中,物流高级人才较少,以研究生学历为主的只占3.28%,而且大多在物流咨询行业。

目前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从传统运输行业转型而来的,因此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物流管理知识结构滞后,缺乏现代物流知识和市场观念等问题。物流企业的老板和管理层,很少受过正规的物流理论培训,靠经验办事的居多。在校的大学生和物流培训市场又严重脱离社会,无人可用。人力资源部的却反,特别是具有现代第三方物流知识,接受过先进的物流企业培训的专门管理人才的稀缺,造成了物流企业执行能力差,效率低。

2010—2015年浙江物流的发展前景

物流业作为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服务配套产业,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浙江省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商贸地区,是中国对外经济内引外联的结合点,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浙江省仓储、运输业务对外辐射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内辐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铁路、水路、航空运输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浙江省全社会的现代物流理念已初步树立,物流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物流市场体系逐步形成,物流企业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到2008年,浙江省已有各类物流企业26000多家,其中涉及道路运输的企业约25000家,从事国内水路运输的企业499家。2008年全国公布的317家A级物流企业中,浙江省共有38家,数量居全国前列。2008年,浙江省多层次物流市场主体基本形成,绝大多数规模企业开始按照现代物流理念的要求加速向现代物流业转型。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浙江省正在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口物流服务系统、环境负荷低的绿色物流服务系统、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快捷物流服务系统。

今后浙江省发展现代物流业将通过集约发展与积聚发展并重,资金激励与政策引导并重,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城乡物流协调发展的方式展开。浙江大物流建设已在探索中跨出历史性步伐,但面临的困惑和难题不少。当前,物流业全面大发展面临企业经营规模差异、服务网络差异、物流技术装备差异和服务链整合模式差异等因素制约,而国家出台的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可谓是“及时雨”,让浙江物流业搭上了“振兴”的时代快车。

2010-2015年,浙江省将重点扶持12个综合性交通物流基地,培育10至15家专业化交通物流龙头企业,建成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到2012年,浙江省物流业对经济总体贡献率将达13%以上,物流总产值达3600亿元,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从现在的16.3%下降到12%,可累计减少物流成本支出约1200亿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gwoyixia.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