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尼龙阻燃剂,阻燃涂层胶,阻燃涂层剂,针织品阻燃剂,免烫树脂整理剂

来源:伴沃教育
阻燃剂FPK8078是针对于纯涤纶和锦纶织物的耐久阻燃,只需要较低用量即可达到优异的耐久阻燃效果。该产品不需要与树脂等化学助剂联合使用,单一组分就可达到优异的阻燃性能,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耐洗型阻燃剂。适合采用浸轧—焙烘工艺。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耐久的阻燃效果:无续燃和阴燃现象;无残留甲醛、对人体无毒;强力损失小;对织物的手感和色泽影响低;耐水洗和干洗。广泛应用于各种室内装饰、床上用品、睡衣、童装及玩具、野营帐篷;飞机、船舶、汽车上使用的各类纺织品。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SAF8078符合英国BS 5852标准等。韩笑

涤纶用阻燃剂的优选及阻燃工艺的研究

王阳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

作者简介:王阳(1984-),女

【摘要】分别研究了赫特集团生产的棉用阻燃剂与涤纶用阻燃剂的阻燃效果。实验证明HerstRFPK8002适用于棉织物的阻燃整理,HerstRSAF8078适用于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这两种阻燃剂不但具有优异的阻燃效果,而且也具有良好的耐洗性,是一种经济又环保的新型阻燃剂。

【关键词】阻燃剂;阻燃整理;棉织物;涤纶织物;耐洗性;环保

【中图分类号】TS195·59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07)05-0034-04

目前有相当多的火灾起因与室内装饰织物有关。其中室内装饰织物由火柴和香烟为点燃源的占70%,而且在毁灭性的火灾中,室内装饰织物首先着火的占20%以上。床上用品也近乎占20%。目前,涤纶纤维广泛地应用于装饰用布等领域,但涤纶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介于20-22之间,仍属于可燃纤维,且在燃烧时会发生熔融和滴落现象,在火灾中十分危险。由于欧美等国对多种纺织品的可燃性指标都有严格的规定,致使我国一些涤纶纺织品的出口严重受阻。阻燃整理方便灵活、工艺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阻燃涤纶织物的生产。本文将选用安全无毒、阻燃效果好、价格低廉的磷系阻燃剂,并采用NaOH预处理和热熔法阻燃整理工艺,以增加其耐水洗性,获得良好的阻燃效果。 1 实验 1·1 材料和仪器 1·1·1 织物

96cmT42/2×21 124×69涤卡,成品幅宽9lcm。 1·1·2 药品

阻燃剂SAF8018(赫特集团生产),阻燃剂SAF8078(赫特集团生产),NaOH(分析纯),渗透剂JFC(工业用) 1·1·3 仪器设备

小轧车,烘箱,YG(B)815D-I型垂直法织物阻燃性能测试仪,Y-501型断裂强度仪,耐洗牢度实验机(SW-2型A),DatacolorSpectraflash SF300。

1·2 整理工艺 1·2·1 碱减量处理工艺 NaOH 3Og/L 渗透剂JFC 5g/L 温度 1OO℃ 时间 4Omin 1·2·2 工艺(1)

涤纶织物→碱减量处理→配制工作液(阻燃整理剂Herst SAF8018)→4%-6%NaOH调节pH(pH值6-6.5)→二浸二轧→烘干(100℃)→焙烘→水洗→烘干。 1·2·3 工艺(2)

涤纶织物→碱减量处理→配制工作液(阻燃整理剂Herst SAF8078)→二浸二轧→烘干(1OO℃)→焙烘→水洗→烘干。 1·3 织物性能测试

织物性能指标均在温度20±2℃,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平衡24h后测试。 1·3·1 阻燃性能测试

按GB/T5455-1997等效于ISO 6941:1992(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试样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方法测试。Bl级:损毁炭长≤l5cm,续燃时间≤5s,阴燃时间≤5s;B2级:损毁炭长≤2Ocm,续燃时间≤10s,阴燃时间≤10s。 1·3·2 强力测试 按GB/T3923·1-1997测试断裂强力。 1·3·2 耐洗性测试

洗衣粉2g/L,浴比1:30,温度45℃,时间3min,60℃烘干为1次,重复30次。 1·3·3 色变测试

以处理前的织物作为标样,处理后的布样作为测试样,在DatacolorSpectraflash SF300上测试。△L’表示明度差,值愈大,表示与原布深度差异愈大△a’表示红绿色光差值,愈正,愈偏红光;△b’表示黄蓝色光差值,愈正,愈偏黄光;△E表示总色差值,其值愈大,表示与原布总色差愈大。 1·3·4 手感测试

将原布手感定为10分,最差0分。至少由3人主观评定打分,取平均值。数据愈大,表示手感愈好。 2 结果与讨论 2·1 用工艺[1]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 2·1·1 阻燃剂用量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轧余率选为70%,烘焙温度选用180℃,焙烘时间选为90s,分别以130g/L、140g/L、150g/L、160g/L、170g/L的不同用量的阻燃剂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织物经整理后其各项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阻燃剂Herst SAF 8018用量对织物阻燃效果的影响 阻燃剂续燃时用量g/L 间s 47.9 空白 l30 l40 l50 l60 11.3 9.0 8.3 6.1 阴燃时间s 0 0 0 0 0 炭长cm 强力损失率% 0 烧尽 13.4 13.1 11.3 10.2 2.4 2.5 2.7 2.9 手感 10 8 7 7 6 l70 0 0 8.7 3.4 5 表1结果表明,随阻燃剂用量的增加,织物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郡逐步减小,织物阻燃效果增强。当阻燃剂用量在140-160g/L这个范围时,整理后的涤纶织物阻燃效果可达到国家标准中的B2级,当用量达170g/L时,整理后的涤纶织物阻燃效果达到了国家标准中的Bl级。 但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大,织物的强力损失越大且手感下降的也越多。为了达到最好的阻燃效果,以下实验阻燃剂的用量定为170g/L。 2·1·2 焙烘温度对阻燃效果的影响 阻燃剂用量定为170g/L,轧余率选为70%,焙烘时间选为90s,分别以170℃、180℃、190℃、195℃的不同焙烘温度对织物进行阻燃整理。织物经整理后其各项性能如表2所示。 表2 焙烘温度对织物阻燃效果的影响 焙烘温度℃ 160 l70 l80 l90 200 强力损失率% 3.3 3.2 3.4 3.5 5.1 整理后洗涤5次 手感 续燃时阴燃时(分) 间s 间s 7 20 0 7 5 4 2 8.9 0 0 8.8 0 0 0 0 整理后洗涤15次 炭长cm 20.1 16.5 16.2 4.0 15.1 续燃时间s 45.2 20.5 1.5 0 8.9 阴燃时间s 0 0 0 0 0 炭长cm 烧尽 1.2 10.1 4.5 15.5 表2结果表明,当焙烘温度在160-190℃这个范围时,焙烘温度的升高对涤纶织物的强力基本上没有影响;但当温度为200℃时,织物的强力损失下降很多。 表6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F1 F2 F3 F4 R 用量 67.5 83.8 44.2 33.1 50.7 温度 92 49.3 32.3 62.8 59.7 时间 86.6 61.1 42.3 38.7 47.9 2·3 工艺(1)与工艺(2)的优选

通过以上实验,分别利用工艺(1)与工艺(2)的最佳工艺参数,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每组实验有5个样品,分别测定其各种性能,取其平均值。 2·3·1 阻燃性能的对比

表7 织物经不同工艺处理后的阻燃性能 工艺 1 2 阻燃剂用量g/L 170 70 续燃时间s 0 0 阴燃时间s 0 0 炭长cm 3.5 3.1 强力损失率% 3.4 3.2 手感(分) 5 7 表7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经工艺(1)处理后的阻燃效果与经工艺(2)处理后的阻燃效果一样。但织物经工艺(2)处理后的织物手感比经工艺(1)处理后的手感好,且工艺(2)所需的阻燃剂用量少。

2·3·2 耐洗牢度的对比

表8 织物经不同水洗次数后的阻燃性能

工艺 10次水洗后 续燃阴燃炭长30次水洗后 续燃阴燃炭长50次水洗后 续燃阴燃炭长时间s 1 2 0 0 时间s 0 0 cm 4.1 3.6 时间s 6 2 时间s 0 0 cm 10.2 8.6 时间s 12 8 时间s 8 6 cm 16.3 12.5 表8结果表明:经工艺(1)处理的涤纶织物,经10次水洗后的阻燃性能可以达到国家标准中的Bl级,经30次水洗后的阻燃性能可以达到国家标准中的BZ级。经工艺(2)处理的涤纶织物,经50次水洗后的燃烧性能仍能达到国家标准中的Bl级。 2·3·3 对织物颜色的影响

表9 织物经不同工艺整理后对织物颜色的影响

工艺 1 2 △L’ 0.20 -0.41 △a’ 0.38 -0.19 △b’ -1.00 0.23 △E 1.08 0.51 表9结果表明,涤纶织物经工艺(1)和工艺(2)处理后,颜色均有所变化。比较而言,织物经工艺(1)处理后,色差较大。 3 结论

(1)经阻燃剂SAF8018,阻燃剂SAF8078整理后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2)用阻燃剂Herst SAF8018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时,最佳工艺参数确定为:阻燃剂用量170g/L,焙烘温度190℃,焙烘时间120s,织物经过阻燃整理可以达到国家标准中的Bl级,且织物损伤最小。

(3)用阻燃剂Herst SAF 8078对涤纶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时,最佳工艺参数确定为:焙烘温度19O℃,阻燃剂用量70g/L,焙烘时间4min。织物经过阻燃整理可以达到国家标准中的Bl级,且织物损伤最小。

(4)升高焙烘温度可以提高阻燃剂的耐洗性能,但温度过高会使涤纶织物的手感变硬。 (5)阻燃剂HerstSAF8078整理涤纶织物的用量少,且不需调工作液pH值,就可以达到很好的阻燃效果。

(6)阻燃剂Herst SAF8078整理的涤纶织物耐洗性能优于阻燃剂SAF8018整理后的织物,且SAF8078对织物颜色的影响较小。 4 参考文献

[1]谢峥译,阻燃剂和环境问题[J]印染,2006,32(8);53-54 [2]朱平王炳等,阻燃及未阻燃棉织物的热裂解[A]第六届全国印染后整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61-263

[3]李芮译,用于涤纶织物的耐久阻燃剂[J]印染,2006,32 (4);54-55

(4)陈茹田舒刚等,涤纶织物的阻燃、防紫外线整理工艺[J] 印染,2006,32(1);34-35 [5]魏菊吴坚等,复合磷系阻燃剂在纯涤纶织物上的应用 [J]纺织科学研究,2004,15(1);49-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