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实现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来源:伴沃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何实现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吕俊峰 刘艳萍

来源:《北方经济》2012年第18期

一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全社会用电需求量也呈加速增长趋势。2003年开始,全国GDP连续5年保持10%以上增速。全国经济的加速增长,带动了电力需求的加速增长。这些年来,电力需求增速持续大于GDP增速。

高速增长的电力需求不断地给电力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从2000年开始,我国用电的增长速度开始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没有电力工业的高速增长就无法支撑这几年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的GDP增长速度加快,电力需求的增长趋势将持续一个阶段。由于这次电力加速增长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时出现的,而且GDP增长速度也比较平稳。与此同时,我国的电源结构在过去30年里也得到了明显的优化。以各时期累计的新增机组容量计算,预计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可能超过9.5亿千瓦。其中,水电2.46亿千瓦(含抽水蓄能2600万千瓦),煤电5.62亿千瓦,核电4000万千瓦,气电60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4100万千瓦。水电、核电、风能发电等的新增机组容量的比重得到了提高。这种电源结构的优化对我国因能源消费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解决带来了积极影响。 二 电力需求持续高增长的经济原因

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华东电网突破1亿千瓦的事实表明,“十二五”期间,华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对电力需求将达到新的水平,对电力输送和可靠供应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06年城镇化率达43.9%,比2000年提高7.68个百分点。至2007年末,全国共有城镇人口5.94亿,城镇化水平44.9%。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百户耐用家电拥有量与更新换代速度也在逐年上升。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重化工和城镇化将构成我国电力在新时期继续保持高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在二者的助推下我国将迎来电力发展与社会进步良性互动的新阶段。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表明,必须发挥特高压电网的重要作用,加快培育和完善国家电力市场。发展电力市场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有效调节电力供求关系,引导电力投资,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和效益。电网是电力市场的基础和载体,只有建设特高压电网才能实现跨地区、远距离的电能输送和交易,更好地调节电力平衡,促进全国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国家电力市场的作用。随着国家电网跨区电能交易连年大幅度增长,国家电力市场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日益显现。因此,必须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促进电网与电源协调发展,推动国家电力市场建设。

三 电力行业投资出现的新亮点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狠抓节能减排工作,明确了“十二五”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电力行业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的重点领域,2007年积极推动实施上大压小、差别电价、节能调度、发电权交易等多种措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粗略估算,2007年电力行业仅通过提高能效(包括降低线损率和供电煤耗)、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加强需求侧管理三项措施,即相当于节约一次能源6492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03万吨(约占2006年电力二氧化硫排放的7.65%,全国二氧化硫排放的3.99%),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亿吨。

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核电和风电是重要的清洁型能源,可再生、无污染、运行费用也比较低,还便于进行电力调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根据“积极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火电、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能源开发政策,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9亿千瓦,其中大中型水电1.4亿千瓦,小水电5000万千瓦;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将到3亿千瓦,其中大中型水电2.25亿千瓦,小水电7500万千瓦。 核电和风电是我国今后电源建设的重点,但由于两者在我国发电装机中所占比重很小,所以即便是根据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核电和风电装机容量分别到4000万千瓦和3000万千瓦,届时核电和风电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也不到5%。因此,核电和风电在今后我国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者的投资发展空间是无可限量的。 四 实现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

由于电力工业的特点,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在宏观上把握住电力发展的基准限而不受当年经济波动的影响。经济增长低时,要确保电力的发展底线;经济增长高时,也不能超过电力发展的上限,避免由于电力发展的大起大落而带来的电力短缺及供大于求情况的交替出现,确保我国电力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电力统计工作急待加强

我国具有较完善的电力统计体系及队伍,电力统计工作对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2003年新投产的发电容量到2004年初才有数据,2004年的投产容量分别有3500万千瓦(中电联)、超过3700万万千(国家发改委)及4800万万千(国家电网公司)多种版本,差距之大令人难以相信。当然,电厂需要有一定的建设周期,火电厂约3年,水电站建设时间更长。电力建设项目是需要各级政府审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何时开工、何时投产、工程进度等都有备案。出现上述问题说明我国电力统计工作亟待加强,机制亟待理顺,以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需要。 3.发挥电网的优化配置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网是资源流动的大通道,应充分发挥电网在全国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加强全国联网工作,加快实现西电东送,南北互供。这不但可以用最少的发电装机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同时又能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及满足环境约束的社会效益,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城市配网改造,尤其是对城市中低压配电网的结构薄弱之处的改造,努力消除配网中“卡脖子”的现象,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4.大力推动需求侧管理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