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第六章:幼儿的想像

来源:伴沃教育
2010年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第六章:幼儿的想像

一、想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想像的概念

1.想像的涵义

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两大基本特征。想像过程中形成的新形象,可以是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不可能有的形象,但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想像的种类

根据想像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无意想像是一种没有目的的、不自觉的想像某种形象的过程;有意想像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像。

根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有意想像又可分为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再造想像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所形成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存在的;创造想像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像具有首创性、独特性、新颖性等特点。

(二)想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想像在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想像能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复杂的知识,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游戏中,幼儿的想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角色游戏中,角色的扮演、游戏材料的使用,游戏的整个过程等都是依靠幼儿想像的过程。

2.想像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核心

人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而创造性思维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直觉、灵感和想像。想像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应该充分发展幼儿的想像,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二、幼儿想像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以无意想像为主,有意想像开始发展

1.无意想像的特点

(二)再造想像为主,创造想像开始发展

再造想像在幼儿期占主要地位,创造想像在再造想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二者是根据想像过程的独立性和想像内容的新颖性区分的。

1.幼儿再造想像的发展

幼儿再造想像的特点:①幼儿的再造想像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②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③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像的必要条件。

2.幼儿创造想像的发展

幼儿创造想像的发展及特点:①最初的创造想像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②形象和原形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上略有改造;③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形发出来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相似。

(三)想像有时和现实混淆

幼儿时期,常将想像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②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③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如同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三、幼儿的想像与幼儿的活动

(一)幼儿想像发展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在幼儿想像发展中,常常会把自己想像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有时,由于孩子想像的特点加上孩子记忆的不精确、记忆概念掌握不好以及表达能力有限也会出现类似“说谎”的情况。成人在理解了孩子的这些特点以后,应在实际生活中耐心指导幼儿、帮助幼儿分清什么是假想的,什么是真实的,从而促进幼儿想像的发展。

(二)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像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表象是想像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像的水平。表象越丰富、准确,想像就越新颖、越深刻、越合理。反之想像就会狭窄、肤浅甚至荒诞。语言可以表现想像,语言水直接影响想像的发展。幼儿在表达自己想像内容时能进一步激发起想像活动,使想像内容更加丰富。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中,创造幼儿想像发展的条件

文学活动中的讲故事能发展幼儿的再造想像;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创造性讲述,更能激发幼儿广泛的联想,使他们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构思、加工,创造出自己满意的内容。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像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在游戏活动中,特是角色游戏和造型游戏,随着扮演的角色和游戏情节的发展变化,幼儿的想像异常活跃。幼儿进行游戏,总离不开玩具和游戏材料。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幼儿想像的物质基础。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像力

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是提高幼儿想像力的重要措施。除通过讲故事、绘画、听音乐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想像力之外,还可以灵活采用一些诸如信息技术等多媒体形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