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让学校教育科研亲近每一个教师

来源:伴沃教育
当代教师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们不断地构建和更新自己的专业内涵,求得自己与时俱进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一般有三条,一是依靠日常工作中的自然积累,二是通过读书、听报告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业务学习,三是开展着眼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探索性实践。通过第一条途径,天长日久教师可以逐渐成为有经验的实践工作者,但成长的速度比较慢,达到的水平也不高。通过第二条途径,教师能较快开拓视野,获取教育理论知识,但书本知识还有待于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理念和行为。第三条途径实质上就是教师通过结合自己的工作有计划地对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可以获得较快和较高层次的专业发展。

教师生涯中有三种主要的活动形式: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教学、学习和科研在本质上是兼容的,因为科研活动不仅是一个确定问题和寻找解决教学问题对策的“学术”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引起批判思维和开发探究智能的载体。实践证明,三者也是能够整合的,在以科研为纽带的“科研-教学-学习”这一连续体中,这些活动被高度地融合在了一起,并且整合可以产生多赢的效果。三者的整合,就发生在教师的探索性教育实践中。所以,学校教育科研应该而且是能够亲近每一个教师的。

处于“科研-教学-学习”这一连续体中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与大学、研究所的教育科研有着不完全相同的旨趣。中小学校的教育科研当然也期望发现规律、获得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但更关注改进工作、获得教育质量(本文来自斐斐课件园)提高的成果,关注提升自我、获得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成果。

既然学校教育科研如此关注改进工作和教师发展,那么教育科研中的创新体现在哪里呢?我以为,中小学教育实践工作者追求与教育理论工作者不同的目标,他们是在不同的层面上创新。前者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中的实际问题上。即便是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由于问题解决的情境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其中也需要包含创新。教师们在探索性的教育实践中,在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还主动地构建个人的专业内涵,发展他们的个人理论。我们提倡专业研究人员与中小学教师合作,当两者致力于共同的问题时,他们更像研究中的同事。

科研-教学-学习连续体的运行最终要在微观的层面上得到落实。因此学校教育科研实施中需要体现以下主要特点:(1)针对教育教学(此文来自斐斐课件园)中的实际问题,(2)着跟于改进工作,(3)需要有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的引领,(4)需要有经常性的反思与总结,(5)需要有有效的交流、分享与合作。

于是在具体项目的操作上,又可以注意这些要求:1)需要从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出发,提出课题、设计研究方案;2)需要在研究过程中,根据教育工作的实际进展不断修改、调整方案;3)需要把教师-研究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与课题研究的有效展开结合起来;4)需要通过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经验和理性认识,取得比较切实的教育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