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研究剖宫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

来源:伴沃教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年11月第10卷第22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Nov 2016, Vol. 10, No. 22

·13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 n(%)]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

例数4141

腹泻11

恶心21

呕吐02

不良反应3(7.32) 4(9.76)a

3 讨论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产后出血可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以病因的具体情况行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防止休克和感染为原

。则, 控制产妇病情进展和缓解临床症状[3]

子宫收缩乏力作为产后最常见的原因, 通常应用缩宫素进行治疗, 虽然缩宫素能够与子宫平滑肌的相应受体进行结合, 使子宫产生节律性收缩, 注射起效快, 但缩宫素的半衰期较短, 易受到胎盘缩宫素酶的抑制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肌内注射能够维持的时间仅为20~30 min, 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天然前列腺素的衍生物, 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阻断cAMP形成, 使胞浆Ca2+的浓度明显增加, 从而刺激肌细胞间缝隙连接, 使妊娠子宫肌层收缩[4]。该药还具良好的生物活性及水溶性, 半衰期较长, 能持久有效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 软化和扩张宫颈, 使子宫内压力提高, 进而将宫腔内开放的血窦和血管进行闭合, 发挥止血作用。由于该药还可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 使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 但对产妇的耐受性较好, 可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 具

。用药安全性[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 且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产后出血

中可减少出血量和缩短止血时间, 使患者能够较快恢复。相

关研究[5]得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确切, 且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少, 安全可靠, 本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果相近。受本次样本量、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关于两组产妇的用药后的远期生活质量情况, 还有待加以研究验证。

综上所述, 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 既可降低患者的出血量和缩短止血时间, 又具安全、明显疗效, 可进一步临床推广。

[1] 颜建英, 黄科华, 刘青闽, 等.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高危评分

系统临床价值研究.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4, 30(10): 791-797.

[2] 刘荃, 韦芳琴, 马明明.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高危孕妇预防产

后出血的应用. 安徽医药, 2014, 18(9):1759-1760.

[3] 欧吉红.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对比分析. 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12):2067-2070.

[4] 刘继红.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120例临

床分析. 安徽医药, 2015, 19(4):777-778.

[5] 林兴喆, 徐慧群, 杨剑辉.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两种给药方式用

于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中国药房, 2015, 26(35):5010-5011.

[收稿日期:2016-09-28]

研究剖宫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

姜雪梅

【摘要】 目的 探究剖宫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47例接受剖宫产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A组23例和B组24例。A组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 B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对临床效果

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8±1.2)d, 多于B组的(5.8±1.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费用为(3659±148)元, 多于B组的(2658±152)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 高于B组的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应用预防性抗生素, 其优势显著, 患者不良反应少, 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临床效果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090近些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 对医疗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母婴健康方面, 为了能进一步提升孕妇健康, 采取剖宫产进行分娩的孕妇数量不断增加, 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抗生素类型比较多, 在剖宫产手术中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受到现有体系的影响, 会存在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其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在临床管理中需要规范抗生素的应用,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优势显著, 能最大程度降低感染, 让患者术后尽快康复, 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探究剖宫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47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分别采取常规抗生素和预防性抗生素, 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47例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A组23例和B组24例。A组患者年龄21~34岁, 平均年龄(30.5±2.8)岁; 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35.8±1.8)周。B组患者年龄22~35岁,

作者单位:116500 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人民医院

·136·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年11月第10卷第22期 Chin J Mod Drug Appl, Nov 2016, Vol. 10, No. 22

平均年龄(31.8±3.5)岁;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35.9±2.1)周。 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2P>0.05), 具有可比性。

 方法 A组在术前和手术中不给药, 术后给予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头孢唑林钠3 g进行静脉滴注, 按照12 h给药1次, 连续治疗4 d[1]。B组在术前30 min给予氯化钠注射液10 ml+ 头孢唑啉钠1 g, 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 术后回病房后给予同样的注射剂量。8 h给药1次, 连续治疗2 d。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1. 3 观察指标[2]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手术伤口愈合情况(分为甲级愈合以及乙级愈合)、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 1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伤口愈合情况比较 A组甲级愈合患者20例, 乙级愈合3例;B组甲级愈合24例, 乙级愈合0例;A组甲级愈合例数多于B组, 乙级愈合例数少于乙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比较 (P>0.05)。

A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8±1.2)d, B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8±1.5)d;A组患者住院费用为(3659±148)元, B组患者住院费用(2658±152)元;B组住院时间少于A组, 住院费用低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3 两组患者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比较 (P<0.05)。

A组出现产褥病、切口愈合不当和感染的患者分别为1例、2例和3例, 不良反应率发生为26.1%;B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感染的现象, 不良反应率为4.2%;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

(P<0.05)。剖宫产是当前解决难产、危急关头抢救孕妇和胎儿生命的重要手段, 随着临床剖功率的逐渐提升, 如何减少手术感染率、降低并发症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剖宫产手术属于临床研究中的第二级伤口, 由于生殖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在临床手术阶段或者创伤中, 要做好临床指导工作, 提升产妇自身免疫功能。手术切口表皮是比较常见的外源性感染, 会增加手术过程中出现感染的几率, 因此在围术期必须做好

感染的预防工作[3]

。当前病原菌的耐药性变异是常见的现象, 对抗感染治疗有较大的影响, 如果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现象, 则会加快细菌耐药的形成, 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 做好抗生素合理应用工作, 避免出现术后感染的现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优势显著, 在手术前应用抗生素, 能对细菌

本身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外围手术期间的合理用药直接影响临床手术效果, 可以结合手术部位、流程要求以及创伤程度等合理应用抗生素。实践证明, 如果在剖宫产前应用抗生素会给新生儿带来影响, 通常情况下是在断脐后静脉注射抗生素。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 抗生素种类比较多, 因此抗生素类型的选择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主要以头孢类药物中的头孢唑林钠为主, 该药物类似于头孢氨苄, 对葡萄球菌(包括产酶菌株)、链球菌(肠球菌除外)、肺炎链球菌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药物本身的毒性比较低, 对患者自身造血系统以及肝肾等无明显影响。头孢唑林钠属于第一代抗菌素, 抗菌优势显著, 对哺乳动物细菌毒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适用于孕产妇。术后应用抗生素全程必须采用无菌操作的方式, 及时对皮肤进行清洗和消毒, 避免出现创伤的现象。此外抗生素的延迟应用, 不仅不能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 甚至会出现不良反应, 在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避免很多不良症状, 让患者尽快愈合, 手术费用也很低。医护人员在用药过程中需要保证用药合理性, 多数接受剖宫产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大的现象, 针对其特殊性, 可以适当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安慰, 让患者了解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优势所在, 减少其心理压力, 积极配合接受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 A组甲级愈合患者例数20例, 乙级愈合例数3例;B组甲级愈合例数24例, 乙级愈合例数0例;A组甲级愈合例数多于B组, 乙级愈合例数少于乙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8±1.2)d, 多于B组的(5.8±1.5)d(P<0.05);A组患者住院费用为(3659± 148)元, 多于B组的(2658±152)元(P<0.05)。A组出现产褥病、切口愈合不当和感染的患者分别为1例, 2例和3例, 不良反应率发生为26.1%;B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感染的现象, 不良反应率为4.2%;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说明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采用预防性抗生素, 其效果明显, 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少, 患者对其满意度比较高。

综上所述,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优势显著, 不良反应少, 用药安全性高, 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白芸. 剖腹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探讨. 大家健

康(学术版), 2016, 10(6):178-179.

艾婷华. 剖腹产术后预防性应用不同抗生素的临床观察. 中国

实用医药, 2012, 7(31):180-181.

令狐恩强, 翟亚奇, 李惠凯, 等. 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经口内

镜下肌切开术感染的临床效果.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5(5):362-365.

[收稿日期:2016-09-26]

[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