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的危害
一、教学目标
1、能描述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3、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4、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5、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及含义,并能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及防御措施。
6、通过对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7、通过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8、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
运用读图表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四、新授
导入新课
为了调动同学门的积极性,本节课设置了许多问题,许多活动,大家通过合作探讨,解决问题,找出答案,得出结论。全班分为A、B两个小组,南边5列为A组,北边5列为B组,两个小组抢答问题得分,最后比较两个小组得分多少,评出胜负。回答问题时注意,举手起立回答问题,坐着回答不算。 下面就开始我们的课堂。
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大家仍记忆犹新。短短的三分钟,无数家园瞬成废墟,无数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 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除了地震外,还有哪些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呢?会带来哪些影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响呢?这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本节课主要包括5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分类、危害四个方面认识自然灾害。第二部分:从洪涝分类,洪涝成灾原因,我国洪涝频繁原因三个方面学习中国洪涝。第三部分:以98年长江洪水为例探究洪涝成因。第四部分随堂训练,第五部分课堂总结。下面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内容自然灾害的概念找出以下4个问题: • 1、 什么是自然灾害?(5分)
• 2、 自然灾害有哪些主要特征?(5分)
• 3、 按成因和发生过程,自然灾害有哪些常见类型?(5分) • 4、自然灾害有哪些危害?(5分)
自然灾害是用图表来表示为:发生在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造成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自然灾害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
2必须是自然事件。否则不能称为自然灾害。 第二个问题,自然灾害有哪些主要特征?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包括6各方面: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思考:以下实例体现了自然灾害的什么特征 实例l、20XX年汶川8级大地震。 突发性
实例2、夏秋季节发生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周期性
实例3、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 群发性
下面思考讨论第三个问题,按成因和发生过程,自然灾害可以分为的有哪几种常见类型?
自然灾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海洋灾害:
害 生物灾害: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下面是一组常见自然灾害图片,请思考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大家都知道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灾难,那自然灾害有哪些具体的危害呢?下面同学们看一个短片。 自然灾害有哪些具体的危害呢?
自然灾害产生的危害可以用一个图表来表示: 自人畜伤亡 环境恶化 设施损坏 物资供应中断 生产活动停止 疫病爆发和蔓延 然灾 害 社会次序混乱(自然灾害会造成人畜伤亡、环境恶化、设施损坏,进一步导致物质供应中断、生产活动停止、疫病爆发和蔓延,最终会引起社会次序混乱)
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我国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20XX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2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363亿元。2008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752亿元。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范围广的特点,在我国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并且影响范围较广,危害程度最大。下面我们主要来了解我国的洪涝灾害,同学们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思考下列问题:洪涝灾害有哪些类型?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洪水和雨涝
洪水: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爆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被淹没的现象
(特大地表径流或因山洪爆发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被淹没的现象)
例: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春天冰雪融化,水量暴涨会造成洪水 。
危害
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间接: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雨涝:洪涝灾害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 例:有些年份,降水过多,农田积水,造成大面积的农作物淹死,导致粮食减产,这便是雨涝灾害。
降水过多不但能引发雨涝,还可以引发洪水,所以说雨涝和洪水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两者通称为洪涝灾害。
关系:由于两者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通称为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那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读“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思考讨论以下2个问题: • 1、洪涝灾害成灾的原因有哪些?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什么?
• 2、我国气候有什么特点?我国锋面雨带移动规律是什么?它对洪涝灾害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1、洪涝灾害成灾的原因有哪些?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什么?
• 季节性区域强降水、流域地貌特征、江河的洪枯流变化大、植被分布、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都是洪涝灾害成灾的原因。 • 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气候因素
2、我国气候有什么特点?它对洪灾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我国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受东亚季风及南亚季风的影响,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降水多,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降水少,东部地区靠近海洋降水多,西部地区原离海洋,降水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不论南方还是北方,夏季降水多,都曾因夏季暴雨引发洪涝灾害。
3、我国锋面雨带移动规律是什么?
受季风的影响,季风所带来的锋面雨带在有规律移动,我国锋面雨带移动规律是什么?同学们先看个短片。
每年春夏之交,4、5月份,夏季风开始在华南一带盛行,同时北方冷空气仍较活跃,冷暖气团在华南地区相遇,形成锋面雨,此时的华南地区暴雨时常发生。 在6、7月份,随夏季风的向北推进,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遇,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锋面雨带在江淮地区徘徊,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此时正直黄梅成熟季节,此锋面雨称为江淮梅雨。
到7、8月份,随夏季风的进一步向北推进,锋面雨带向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出现北方盛夏暴雨。此时,西南地区受南亚季风中的西南季风的影响,也时常下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暴雨。
到8、9月份,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受热带气旋,尤其是台风的影响,形成狂风暴雨。
9月份:夏季风减弱,冬季风变强,锋面雨带迅速南移至长江流域以南。 10月份:夏季风向南退出大陆,雨带撤出中国大陆 夏季风的强弱与我国的旱涝灾害也有重要影响。
夏季风强:锋面雨带快速北移,停留在北方时间长(北涝南旱)
• 当夏季风较往年强大时,我国北方地区、提前进入雨季,雨季时间延长,容易形成洪涝灾害,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受高压控制,晴朗少雨,容易形成旱灾。
夏季风弱:锋面雨带北移速度慢,停留在南方时间长(北旱南涝)
• 当夏季风较弱时,雨带北移速度也慢,造成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雨带控制,雨季较长,容易形成洪涝灾害;而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推迟进入雨季,雨季时间缩短,容易形成干旱灾害, 简而言之:
夏季风强时,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时,北旱南涝 .
我国锋面雨带有南北移动的规律,通过这个规律同学们可以看出无论夏季风强,还是夏季风弱,在我国不同的地区都会形成暴雨,因此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有时还因多个暴雨天气系统叠加,形成特大暴雨。暴雨往往又会引发洪水,产生洪涝灾害。这就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下面看一个短片。
近几年来,我国发生了两次大的洪涝灾害,其中,1998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和20XX年淮河流域洪涝灾害。
下面以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为例,分析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下面同学看一段视频,然后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讨论98长江洪水产生的原因。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原因 自然原因 流域 水文 特征 地形 降水 影响 长江流域流经内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域内雨期长,降水多,大部分地区普降大雨和暴雨是根本原因。 中下游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排水不畅 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 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往往同时进入汛期,中下游泄洪压力大 中游荆江河段河道弯曲,过洪能力不足 人围湖造田 使湖泊调蓄洪水能力降低 为原破坏植被 因 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床淤积,加剧水患 XXXX对98年洪水产生有什么影响
淮河流域也是洪水的多发区,淮河为什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这个活动请同学们结合课本110和111面材料,也从淮河降水状况、流域特征及人为原因等方面查找原因,作为本节课的作业。
认识自然灾害
概念: 自然灾害是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
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特征: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分类: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
自
中国洪涝灾害
危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洪涝分类:洪水和雨涝
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夏季降水多,易引发洪涝灾害。 锋面雨带移动规律
然 害
灾
案例探究:1998年长江洪水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自然灾害的成因类型包括
①气象灾害 ②地质灾害 ③农业灾害 ④林业灾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现象体现群发性的是
A全球变暖――沙尘暴――地震 B火山――台风――干旱 C寒潮――酸雨――南极臭氧空洞 D台风――洪涝――水土流失 4、从全球范围来看,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居首位的自然灾害是 A地质灾害 B滨海地区的风暴潮 C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D气象灾害
8、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__地区的__现象,其发生的时间是____中旬,长达一个月之久。
A淮河流域 梅雨 6月 B黄河中下游 锋面雨 7月 C东北地区 锋面雨 8月 D东南沿海 台风雨 5月 总结:从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分类、危害四个方面认识自然灾害。第二部分:从洪涝分类,我国洪涝特点,我国洪涝多发原因三个方面学习洪涝。第三部分:以98年长江洪涝为例探究洪涝成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