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超声多普勒成像在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伴沃教育
医技与临床Yijiyulinchuang 《中外医学研究》第16卷第5期(总第373期)2o18年2月 超声多普勒成像在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普佳华① 【摘要】目的:讨论超声多普勒成像在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一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肝脏肿 瘤患者4O例,均进行超声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测,其中患者经过病理活检检测的结果为23例患者为肝癌,17例患者为肝血管瘤,与病理检查的结果 进行比较,确定超声检测的检出率,记录超声检测肝癌与肝血管瘤在形态、边界、回声、肿块以及周边的血供、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肝固有动脉 最小流速及门静脉流速。结果:超声多普勒检测结果为21例患者为肝癌,准确率为91.30%(21/23),14例患者为肝血管瘤,准确率为88.24%(14/17);肝 癌肿块为5O块,准确率为87.72%(50/57),肝血管瘤肿块为45块,准确率为88.24%(45/51);超声检测肝癌的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为(98.37±2.14)cm/s, 大于肝血管瘤的(69.59±3.54)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O.05);肝癌的肝固有动脉最小流速为(32.06±1.67)cm/s,大于肝血管瘤(24.65±1.19)cm/s,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肝癌的门静脉流速为(11.54±1.95)cm/s,小于肝血管瘤的(15.63-1-2.27)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 结论:对肝癌及肝血管瘤的患者使用超声多普勒检测,准确率高,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超声多普勒成像; 肝癌; 肝血管瘤 doi:1 0.1 4033/j.cnki.cfmr.201 8.5.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74—6805(201 8)O5—0094—03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是由于多种的原因导致的,其中 有乙型肝炎病毒以及甲型肝炎病毒,黄曲霉素等的影响”]。肝 癌的发生也与患者的基因有关。在肝癌早期没有显著的临床表 现,不容易检测出来。肝癌一旦发展到中晚期,患者的生存时 间会出现大幅度缩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肝血管瘤是一种 常见的肝脏的良性的肿瘤嘲,在临床上常见的肝血管瘤为海绵 状血管瘤,一般没有恶化的可能。在临床上由于肝血管瘤与肝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一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肝脏 肿瘤患者40例,均进行超声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测,其中,女 17例,男23例,年龄31~66岁,平均(49.2±2.9)岁。选取的 患者均经过穿刺病理学检测或者手术治疗确诊,23例患者为肝 癌,17例患者为肝血管瘤;共有57块肝癌肿块,51块血管瘤肿 癌的临床表现相似,导致不易分辨,但是治疗的方法不同。在 临床上使用超声检测,可以将肝癌·及肝血管瘤检测出来【3】。 本文选取2014年6月一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肝脏肿 块。排除标准:(1)患者有其他重大疾病,如严重。肾衰竭等;(2)患 者年龄过大,超过80岁以上;(3)患者患有精神类的疾病,不能 配合实验实行;f4)患者病症严重,无法沟通;(5)患有其他肿瘤。 1.2方法 瘤患者4O例,均进行超声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测,其中患者经过 病理活检检测的结果为有23例患者为肝癌,有17例患者为肝 血管瘤,具体报道如下。 ①宁蒗县中医医院云南宁蒗674300 选取的患者均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测,使用超声诊断仪(阿 洛卡3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使用2 ̄6 Hz或者2-4 Hz 的探头。对患者的肝脏进行常规的超声扫描,检测患者的肝脏 提供了高指导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21o 综上所述,原发胸腺淋巴瘤的CT显像表现特征极为明显, 其在诊断中具有高敏感性及高准确性,可有效对原发胸腺淋巴 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67,71. [6]沈月红,崔磊,尹剑兵.前纵隔实性肿块的CT鉴别诊断[JJ.实用放 射学杂志,2012,28(3):377—380. [7]夏钰弘,杨国仪,侯刚,等.前纵隔组合性淋巴瘤1例[J1.临床与实 验病理学杂志,2015,31(1):108—109. 瘤进行鉴定,为临床治疗疾病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的影像学 依据,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熊淑红,肖琼,冯少仁,等.原发性胸腺淋巴瘤的cT诊断[J1.放射 学实践,2014,2,9(6):654—658. 【2】侯淑华,张延成,赵友涛,等.原发性前纵隔肿瘤的MSCT诊断价 [8]庾汉华,钟升院,张卫民,等.纵隔淋巴瘤与恶性胸腺瘤的影像鉴 别[J].当代医学,2012,18(1 4):5-7. 【9王磊君,张华,杨文洁,等.胸腺上皮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其 9]病理学分型的对照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2,11(4):382—386. [1o]崔怀钢.MSCT动态增强及MPR各种cT征象对胸腺瘤与常见纵隔恶性 值【J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2):246,249. 【3】Jen K Y,SQng I Y,Banta K L,et a1.Sequential mutations in notchl, fbxw7,and tp53 in radiatioN-induced mouse thymic lymphomas[J].Blood, 肿瘤鉴别价值的分析和研究叫.中国伤残医学,2014,22(3):175—176. [1 1]Shimizu K,Yoshida J,Kakegawa S,et a1.Primary thymic 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diagnostic tips[J]_J Thorac Oncol, 2012,19(3):805-809. 2010,5(1):117-121. 【4]毛宏雄.腹膜后原发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附4O例分析)[JJ.临 [12]贾鑫鑫,程涛.多层螺旋CT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评价[JJ.临床肺科杂 志,2014,19(9):1658—1660. 床医药实践,2014,23(7):507,509. [5]廖江,郑祥,陈加优,等.胸腺常见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 ——f收稿日期:2017—07~17)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1.1 6。No.5 February,201 8 94—— 《中外医学研究》第16卷第5期(总第373期)2018年2月 医技与临床Yijiyulinchuang 的形态、肝脏的大小及病灶的位置、病灶与周围组织黏膜的关 普勒检测的结果为21例患者为肝癌,准确率为91.30%(21/23), 系。使用二维超声检测肝脏的肿块以及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 14例患者为肝血管瘤,准确率为88.24%(14/17);肝癌肿块为 肝固有动脉最小流速,门静脉流速的情况。 50块,准确率为87.72%(50/57),肝血管瘤肿块为45块,准确 1.3观察指标 率为88.24%(45/51),见表1。 观察并记录超声检测肝癌以及肝血管瘤的情况,并与病理 表1 肝癌及肝血管瘤的超声检测的结果 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确定超声检测的检出率。另外,记录超声 检测肝癌与肝血管瘤在形态、边界、回声、肿块以及周边的血供、 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肝固有动脉最小流速及门静脉流速。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 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2.2肝癌与肝血管瘤的超声影像特征比较 (舅妻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 超声影像学检测可见肝癌肿块形态不规律、边界模糊、肿 配对t检验l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P<O.05为 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肿块及周边血供丰富,肝血管瘤肿块形态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贵了、边界清晰、肿块内部回声均匀、肿块及周边血供不丰富。 2.1肝癌及肝亦管瘤的超声检测结果 在超声检测中,肝癌的肝固有动脉峰值流速、肝固有动脉最小 流速大于肝血管瘤的此两项流速,肝癌的门静脉流速小于肝血 患者经过病理活检检测的结果为23例患者为肝癌,17例患者 为肝血管瘤,肝癌肿块为57块,肝血管瘤肿块为51块。超声多 管瘤的门静脉流速,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0.05),见表2。 表2肝癌与肝血管瘤的超声影像特征比较 3讨论 的指标。肝脏的血供主要依靠肝动脉及门静脉,当肝脏的内部 发生疾病时,疾病的不同对肝动脉及门静脉的影响不同。门静 脉是肝脏的主要血供,肝癌病灶的主要血供为肝动脉,因此, 肝癌患者的肝动脉血供大于肝血管瘤。李宏艳“ 研究的彩色多 究结果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肝癌,在临床上的发病速度快, 病情发展快的恶性肿瘤 。确诊为晚期肝癌的患者往往几个月 后将死亡。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原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与病毒 出现肝区疼痛、腹胀、乏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发热等, 在晚期会出现黄疸、贫血、腹水、皮下出血及下肢水肿等。而 肝血管瘤在早期没有症状,在中晚期会出现腹部肿块、胃肠道 性肝炎、肝硬化及黄曲霉素等有重要的关系。在临床上患者会 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的研 可信性。 本文中选取2014年6月一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 不良症状、压迫的症状及肝血管瘤破裂出血的情况,肝血管瘤一 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根据临床研究发现,肝癌的在早 期发现并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5-8]。在临 床上常使用核磁共振、CT等检测,但是检测结果中肝癌与肝血 管瘤的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相似,很容易出现误诊或者漏诊。肝 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肝脏肿瘤,一般不需要使用手术治疗,其 肝脏肿瘤患者40例,均进行超声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测,其中患 肝血管瘤,超声多普勒检测结果为21例患者为肝癌,准确率为 91.30%,14例患者为肝血管瘤,准确率为88.24%。可见超声多 普勒检查对肝癌及肝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般不会恶化。两种疾病治疗的方法也不相同,因此,在临床上将 者经过病理活检检测的结果为23例患者为肝癌,17例患者为 综上所述,对于肝癌及肝血管瘤的患者使用超声多普勒检 测,准确率高,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素芬,尹家保,杨浩,等.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性肝 本身不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9J。有学者提出,使用超声多普 勒检测可以有效地辨别肝癌与肝血管瘤,两种疾病在超声检测 结果中差异显著 “。在超声检测中,肝癌的形态为不规律,而 肝血管瘤的形态为规律;肝癌病灶的边界模糊,肝血管瘤清晰; 肝癌病灶的回声是不均匀的,而肝血管瘤病灶的回声是均匀的; 在肝癌的病灶周围具有丰富的血供,在肝血管瘤的病灶周围的 血供不丰富。本次研究中,超声检测肝癌的肝固有动脉峰值流 癌和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0l2,33(6): 833-837. [2]杨洁,张学兰.超声造影与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 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j(6);¥18 520. 速为(98.37 -2.414)cm/s,大于肝血管瘤的(69.59-I-3.54)cm/s,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肝癌的肝固有动脉最小流速为 (32.06±1.67)cm/s,大于肝血管瘤(24.65±1.19)cm/s,比较差异有 [3】张茜,陈文卫,夏洪波,等.动态血管模式在低回声肝血管瘤与原发 性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37(2): 277—281,287. 统计学意义(P<0D5);肝癌的门静脉流速为(11.54 4-1.95)cm/s,小 于肝血管瘤的(15.63±2.27)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05)。 结果显示,肝固有动脉的流速可以作为评估肝脏的病情的程度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l 1 6,No.5 Februaw,201 8 [4】宋毅,程敬亮,郑权,等.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对肝血管瘤与 肝细胞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 52(2):221-223. 95— 一医技与临床Yijiyulinchuang 《中外医学研究》第16卷第5期(总第373期)2018年2月 [5]韩鄂辉,胡智安,吕志红,等.声触诊组织定量分析对肝脏肿瘤鉴 别诊断价值的探讨f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 483—485. 析lJ1.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2):122—123. [91李锐锋.胎儿头颈部血管瘤产前超声表现及临床结局的研究[J】.中外 医学研究,2014,12(16):66—67. [6]曾林胜,李晓春,黄开洪,等.压差试验在高频彩超诊断浅表软组织 血管瘤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1):14-16. [10]万大平.多层螺旋cT扫描对原发性小肝癌和肝脏小血管瘤的鉴别诊 断价值分析[J]_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8):61—63. 『1 1]李宏艳.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原发性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中的应 【7]张学翠.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 12f4):58-59. 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325. f收稿日期:2017—08—03) [8】张庆辉,侯森,石好岭,等.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临床疗效分 综合医学Zongheyixue 规范化教育管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 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余京融①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规范化教育管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3月一2017年 3月接诊的5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接受规范化教育管理,对比管理前、管理后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规 范化教育管理后,患者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对刺激源的反应、自身健康评分情况均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管 理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有所好转,与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教育管理能够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 管理能力,控制疾病进展,改善其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规范化教育管理;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生活质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8.5.0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6805(20t8)05—0096-02 6.5±1.0)年;病情程度:轻度持续18例,中度持续26例, 支气管哮喘属呼吸内科的慢性疾病,近几年发病率逐年攀 均f升。研究表明,支气管是由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气道上皮 细胞多种细胞共同作用下导致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且具有 重度持续13例。 1.2规范化教育管理方法 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慢阻肺和呼吸 衰竭,甚至死亡_1之】。支气管哮喘现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 疾病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经济负担。临床治疗支气管 哮喘以控制病情进展,确保正常活动和运动耐量,让肺功能尽 复发,减少因哮喘急性发作所致的死亡[3-4]0为了进一步提高患 患者入院后,根据其病史、体征、相关检查确诊,然后根 据GINA指南评估患者病情,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并对患 者实施触及教育,让患者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 诱发原因,避免触发诱因。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并提 录其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病史、体征等,制定哮喘控制 测试(ACT)评分表,并告知患者授课时间。组织患者参与哮喘 可能接近正常水平,避免因哮喘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预防其 高患者对治疗药物的了解,正确用药。建立患者临床档案,记 者的控制水平,降低急性哮喘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现对114例患者展开研究,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对患者实行规范化教育管理尤为重要。为探讨规范化教育管理 知识讲座,讲座主要设立初级班、强化班,初级班患者半月至 1个月内进行基础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哮喘的发病机制、诊疗 方法、家庭急救措施等,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之后的每2个 月进行强化教育,分层次对患者讲解哮喘知识,包括常见病因、 预防措施、预防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最新的国际诊疗方案、 特殊哮喘病例的治疗,如老年患者、妊娠患者、运动型哮喘患 者。通过哮喘讲座,让患者对哮喘有全面的了解,并消除患者 的恐惧心理,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纠正患者不良习惯,定期 随访。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改善其肺功能。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近1年接诊的57例支气管哮喘 患者。纳入标准:(1)病史2年以上。(2)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呼 吸并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3)患者能正常 沟通。(4)患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获笔者所在医院医 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者。(2)合并 肺部疾病。(3)合并其他慢性支气管疾病。包括男37例,女 20例;年龄23—74岁,平均(48.5±l1.5)岁,病程2-11年,平 ①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生活质量:参照文献【5】成人哮喘生活质量评分量表(AQLQ) 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包括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状况、 重庆401220 对刺激源的反应、自身健康关心等项目,每个项目分为1级,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l 1 6.No.5 February,201 8 96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