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SPECIAL REPORT ~vw dianqizazhi corn 制电冰箱,1980年试产电冰箱404台,同年 改名为广州冰箱厂,并从新加坡引进中国第 一条电冰箱生产装备线,生产出中国第一代 家用电冰箱——万宝冰箱。1984年,万宝牌 冰箱全国市场占有率达40%,成为中国最大 的家电制造商。1988年,万宝冰箱产销量达 到108万台,跻身全球八强之列。冰箱压缩 机于1984年正式列为国家重点项目,就在当 年,中国从日本松下引进了我国第一条冰箱 压缩机生产线,成立广州电冰箱压缩机厂 (广州冷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1987年7 月15日正式投产,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台。 周千定正是1987年底加盟万宝,来到 广州市电冰箱压缩机厂的。“正是我国沿海 地区改革开放的吸引,正是万宝当时作为中 国明星企业的吸引,让我从湖南长沙来到广 州并加盟万宝。”虽然在很多时候,周千定总 是不露声色,但回忆起自己当年那个大胆的 决定,他并不想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那时 候,万宝是大家向往的企业。” 既然是开路先锋,“摸着石头过河”就 不可避免,而周千定正是第一批“摸石头”的 万宝风雨3 O年 本刊记者陈莉 人员之一。“中国家电业发展走的是引进、消 化、吸收、创新的路子。我来到万宝的时候, 正是消化、吸收的关键阶段。”周千定介绍, 万宝是中国改革 开放的先行者,是“过 来人”,其他企业如果 能像改革开放之初一 样,在万宝身上学习 经验、吸取教训,那 么,万宝这30年的风 当时刚刚引进冰箱压缩机生产线,对所有人 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万宝对技术的消化吸 收异常重视,专门成立了材料国产化办公 室,对大量工艺、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国产化, 而我就是材料国产化办公室的第一批成员。 应该说,在这一点上,万宝走在了同行业的 前列,抓住了机遇。” 成功的开路先锋成为业内学习对象,据 雨会变得更有意义。 周千定介绍,现在的很多知名家电企业都曾 派人来万宝学习过。1989年,万宝组建了电 器集团,被列为国务院四大改革试点企业集 团之一。 先行者的自我救赎 但是,当万宝进入其发展历程的第二 28电器2008/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船 般 个10年时,这个先行者遇到了内忧外患的 理,使企业具备了自我‘造血’功能,还通 复发展冰箱、冷柜及相关产品。”目前,万 夹击。 过产品出口拓宽了销售渠道,实现与国际 宝旗下共有6家压缩机生产企业,生产空 1988年11月,在中国制冷业快速发展 市场的对接。” 调、家用冰箱、中央空调、车载冰箱及汽车 10年之后,迎来了长达3年的“严冬季节”, 与此同时,在公司内部也进行了生产组 空调用压缩机。“万宝是国内惟一一家压缩 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此,广州电冰箱 织结构的调整,形成广州人和、广州市区及 机产品门类齐全的生产企业,压缩机业务目 压缩机厂从各部门抽调成员成立销售部,而 广州番禺、从化四大生产基地。 前已经占到万宝主营业务的50%。”周千定 介绍。 周千定又成为销售部的第一批成员。“竞争 很惨烈。那时候,冰箱压缩机是一台一台卖 改革重组,站上新起点 的。同一个经销商,我们会有两三批销售人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老牌国有企业走 看淡风雨学会生存 重组后的万宝走上了一条缝康发展之 员分头去推销产品。”忆起当年的境况,周 到了改革的岔路口。仅在广东省境内,与万 千定微笑着摇了摇头说,“但是,我很感谢 宝电器集团一样,国内几家较有影响力的家 路,但今天的万宝却远没有过去那般“辉 那3年的经历,这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市场 的重要。” 电品牌如中山威力、广州高宝、顺德华宝等 煌”,其发展速度似乎也没有其他大企业迅 业绩出现大滑坡。在经历了相同的辉煌、相 猛。对此,经历了30年风雨的万宝似乎看得 与此同时,万宝冰箱的发展更加不容 似的曲折、同样的改革之后,万宝能够生存 云淡风轻。 乐观。“作为先行者,必然会付出一定的牺 下来,周千定说:“是广州市政府主持的国 “30年的风风雨雨、几次沉浮,让万 牲。家电行业进入门槛低,每年都有新品牌 有企业改革使万宝获得了新生。” 进入市场,这些后来者都是站在前人的肩 2000年8月,在广州市政府的主持下, 宝懂得,适应环境、学会生存才是企业发 展的根本。万宝的很多经历是国有企业都 膀上发展的,起点高,还可以少走一些弯 万宝电器集团和万宝冷机集团重组成立广州 必须经历的,万宝只是提前经历了,而且 路。”在面对后来者有力竞争的同时,由于 万宝集团。周千定回忆:“当时,最大的问题 没有倒下去,这就意味着成功。”周千定 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破解的时代, 是解决了原万宝电器集团近万名员工的出路 说,“近两年的家电业,每隔一年就至少会 企业行为受到了诸多限制。比如,万宝冰箱 问题,广州市政府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使 有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消失,这其中的原 要凭票供应,销售和售后服务人员出差按 得此后的广州万宝集团轻装上阵,获得了长 因是什么?企业要发展,着眼于长远的生 行政级别坐火车或飞机,消费者维修冰箱 足的发展。” 光是等更换的配件就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存才是第一位的,不能去争一日之长短。 重组时,中国第一家冰箱年产量突破 我当然也想让‘万宝’这个品牌出现在全 “在今天,这些是无法想象的。而在那个时 100万台的万宝电器集团债务沉重,年产销 国各地,但是要生存,就要认清自己所处 候,慢节奏的工作效率,拖累了万宝的发展 量已经萎缩至不到20万台。而重组至今的8 的发展阶段。现在,我们不提万宝要成为 进程。”周千定说。 年里,万宝冰箱产销量的年增幅都超过了 行业第一、第二的发展目标,我们也不在 面对内忧外患,万宝加大了企业的改 30%。“2000年,广州万宝集团的工业生产总 规模上与人争高低,我们要比发展后劲。 革力度。1991年,万宝抓住了跨国公司急 值仅40亿元,而到了2007年,这一数据增 目前,对万宝来说,休养生息至关重要。我 们要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遗留的问 于进军中国市场的机遇,陆续与日本松下、 长为142亿元。”周千定介绍说。 三井物产、新加坡包装等跨国公司合作组 在总结重组的成功经验时,除了广州 题,重新培养万宝的文化,建立起一支管 建合资公司,以此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科技 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外,周千定认为,拥有一 理团队和人才队伍,夯实发展基础。而所 实力,增加产品品种,促进企业发展。对此, 支良好的管理团队以及选准企业的主营业务 有这一切的核心,是最终重新擦亮‘万宝’ 周千定评价说:“合资之路完全不同于以往 至关重要。“与跨国企业大举联姻,为企业 品牌。” 单纯地引进技术和设备。在此之前,大多数 ‘培训’了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这成为 家电企业都是靠单纯地引进生产线发展起 重组成功的必要条件。没有这样一个团队, “万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是 ‘过来人’,我也很希望其他企业能如改革开 来的,引进得越晚,生产线就越先进,起点 重组多少次都是没有意义的。”周千定说。 放之初一样,在万宝身上学习经验、吸取教 就越高,给先行企业造成极大冲击,这样下 而在主营业务上,“广州万宝集团的决策是 训。如果真能这样,万宝这30年的风雨会变 去,只能形成恶性竞争的循环。而万宝的合 把万宝现有的优势产业做好,即发展制冷压 得更有意义。”周千定这样对《电器》记者 资之路不但引进了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管 缩机和相关产业,同时依托国际化市场,恢 说。固 电器2008/9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