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理解作者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学会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世原则。 学习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 自由朗读课文,给每段标上序号。
2、 利用工具书,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并解释黑体字:
红绫 污涩蜷伏 惩戒 凝望 诅骂
怅然 怂恿
妄下断语
3、 作者所养的三只猫的外形、性情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请在文中圈点勾画后 ,完成下列表格: 来历 外形 性情 结局 在家中的“我”失地位 猫的心情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合作展示】
你喜欢哪只猫?请用这样的句子说话:我喜欢第_ _只猫,因为它________,看_________ _______。【注意其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1、文章生动的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其中,前两只猫活泼、有趣,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作分析。
2、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
A、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 17-29段)。 B、“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 C、“凝望”是何意?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
D、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
E、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F、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读第30、31段。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一、体会情感
1、三只猫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三只猫遭遇不幸后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发展变化?
2、“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分别表达作者怎样的感
情?
二、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1、文章为什么写前两只猫?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衔接呼应表现为: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
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 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 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
三、感悟 学生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 “对于 ,我想 说:。” 1、 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2、 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延伸迁移】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