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 ShuiliShuidian 武威市凉州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 管护机制试点成效探讨 蔺鹏山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杂木河水利管理处,甘肃武威733000) 摘 要:武威市凉州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管护机制试点工作从2014年开始,经过三年 实施,顺利完成了改革任务,出台了一系列与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相配套的管理办法。通过改革旧 的管理模式,确立责、权、利三统一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l1J,为加快水利建设发展,巩固农业基础设施增添 了新的探索路径,也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就凉州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 管护机制试点所取得的成效进行探讨和交流。 关键词:产权;改革;管护 中图分类号:F323.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97(2018)08—0102—03 为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开展 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 1.2任务目标 凉州区试点计3 ̄J,N用2014--2016年3年时间, 协调推进农田水利设施规划建设,对田间末级渠系、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施、农业灌溉机井及配套设施 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建设管护改革,通过培育 配套制度,建立项目建设管理新机制,创新工程运行 管护模式,形成有利于工程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1.3试点总体改革任务完成情况 点,落实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的决 策部署,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甘肃省 有关农田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 点县区之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方案。从2014 年起,通过三年时间,开展改革任务。 点相关文件精神,武威市凉州区作为全国100个试 新型工程建设和管护主体,制定并落实支持政策和 1 凉州区基本情况 1.1区域概况 试点工作于2014年11月开始,通过上下联动、 部门协作、政策配套等措施,利用2014_2O16年3 年时间,基本完成了试点改革任务。建立形成了田间 凉州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全区总面积 5 081 km ,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地貌分为三部分, 西南为祁连山山地,中部为走廊平原区,东北为腾 末级渠系、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施、农业灌溉机井及 配套设施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实施 管理新机制;对全区所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进 格里沙漠,海拔高程在1 440~3 263 ITI。境内属大 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171 mm,蒸发量 1 943 Inm,资源性缺水和结构性缺水问题并存。全 区总人口104.26万,耕地面积9.778万hm。,有效 灌溉面积9.25万hm ,其中试点核心区耕地面积 2.95万hm2 行了调查建档。其中,对凉州区西营灌区、清源灌区 全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全区高效节水灌溉工 程、2014年后新建、改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完成了 产权确定和移交,颁发了工程所有权证和使用权证, 收稿日期:2018—01—18 作者简介:蔺鹏山(1983一),男,甘肃武威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勘测设计与产权制度改革 等工作。 102 2018端第1)8箍珂(憩第541翼月 水利水电 ShuiliShuidian ,,r 签订了工程管护责任书,培育了新型工程建设和管 护主体;开展了水权水价改革,制定了水权配置方 台帐。出台了《凉州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界定办 法》,根据工程规模、性质、受益范围确定工程产权归 案,建立了水权分配、落实机制;完成了全区农业终 属,向产权所有者和使用者颁发统一监制的所有权 端水价成本测算,并在清源灌区试点推行了末级渠 证书和使用权证书。 系水价;进一步完善了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机制, 建立了工程长效管护机制。 2 试点改革任务完成情况及成效 2.1项目申报方式及实施方式改革 坚持“政府引导、行业指导、主体明确、管理规 范”的原则,出台了《凉州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 申报管理办法》,明确了项目申请主体、申请程序、申 报材料、项目实施等内容。积极鼓励支持农民用水合 作组织、经营大户等为主体申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提出项目建设申请计划,作出筹资投劳承诺『21,凉州 区2015年、2016年、2017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全部 由农民用水户协会、农业经营企业申请建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探索建立了“先建后补、以 奖代补”的项目补助机制,鼓励受益农民群众参与工 程质量监督,出台《凉州区水利工程农民质量监督员 管理办法》,推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工 程建管一体化模式,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全 面推行设计施工总承包的建设管理模式,实行亩均 投资控制,缩短了建设工期,实现了工程投资效益的 最大化。 通过改革项目申报、实施、管理等方式,调动了 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规范了农田水利建设 程序,提高了工程建设标准,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为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 机制奠定了政策基础,也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小型农 田水利建设进程。自试点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全区新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67万hm ,配套、更新机电 井智能化计量设施2 142套,维修改造末级渠系 27.49 km,更新、改造机电井231眼。 2.2明晰和移交工程产权改革 对全区的末级渠系、农业灌溉机电井、田间滴 灌、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进行摸底调查,明确工程名称、位置、数量、建设时 间、管理与保护范围、受益主体等基本情况,并分别 建立灌区、乡镇、农民用水户协会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权属明确后,为进一步发挥 水利基础设施的产权作用,印发了《凉州区放活小型 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权实施意见》,允许农田水利产权 所有者将农田水利设施作为资产承包、租赁、人股和 抵押贷款等进行收益,拓宽了农田水利设施经营权。 该试点改革工作开展后,凉州区把小型农田水 利设施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权利证书的形式固定下 来,将权利和义务捆绑转移,让群众吃上了“定心 丸”。截至目前,已对全区20 674处小型农田水利工 程进行了调查建档,其中对试点核心区的西营、清源 灌区已建的2 868处末级渠系、1 321眼机电井和全 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014年以后新建的小型农田 水利工程进行了产权确定移交,全区累计签订发放 “两证一书”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14 143处。 2.3创新运行管护模式机制改革 组织开展农业供水成本调查测算,深化水权制 度改革,建立了“终端水价+分类水价+累进加价” 的多样化水价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凉州区农业水费 征收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出台《凉州区进一步推 进水权水价制度改革的意见》,撬动产业结构调整。 以管理主体明确为前提,以工程良性运行为目 标,采取聘任水管员、个体承包、使用权人组织管理等 多种形式落实管护主体,产权所有人与管护具体责任 人签订《工程管护责任书》,明确了工程管护责任、管 护范围和各方之间的权利及义务。严格水权总量控制 和定额管理,建立“一证一卡一账一平台”的水权精细 化管理机制,对凉州区4 887眼机电井全部安装了智 能化计量设施,对清源灌区1 460套计量设施实现监 控,实现了自动控制、远程监管与精准计量相结合的 智能化管理体系,为水价政策的落实提供了支撑。 进一步健全水市场管理体制,出台以水权交易 管理、水权总量控制、水权审计等内容的相关办法, 加强水权过程性控制,搭建水权交易市场,应用网 上在线水权交易信息化系统开展水权交易。 2014--2016年累计发生水权交易347起,交易水 2018举第08期(戆第541期) 103 水利水电 ''. ShuiliShuidian 量达985万in,,有效促进了水资源的余缺调剂和二 次优化配置;在积极开展水权交易的同时,积极探索 试行末级渠系水费,在试点核心区清源灌区试点推行 的局面还未完全形成。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工程设施 建设与管护的投劳筹资能力弱,种植经营大户流转 土地时更倾向于水利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加之地 了末级渠系水价,农业供水实现了终端水价。 通过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实行末级渠系水价,增 方财政困难,以群众为主体投资建设小型农田工程 设施的积极性仍不高。二是用水合作组织作用发挥 加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经费的来源,保证农民 用水户协会规范运行,促进了工程良性运行;通过水 权改革,将水资源使用权层层分配至了17.48万用 水户,提高了群众民主参与管水、用水的积极性, 规范了用水秩序[31。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完善已建 433个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基础上,又新组建协会5 个,使农田灌溉面积实现协会管理全覆盖。全区各行 业用水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工业、生态、生活用水比 例由2014年的73.7:15:6_3:5调整到了目前的 73.1:15.2:5.1:6.6,粮经比由56:44调整到52:48。 还不够充分。用水合作组织工作人员整体存在年龄 偏大、改革创新力不足、运行管理经费不足等问题, 自行组织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修管理工作存 在一定困难,影响用水合作组织发挥其正常作用。 4 结语 凉州区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 管护机制试点经过三年的深入探索实践,试点运行 效果良好。产权界定是改革试点的基础,出台相关制 度是各项工作开展的标准,政府主导是改革有效推进 的保障。凉州区将以此试点改革为契机, 带面,坚 3存在问息及原因分析 一持两手发力,持续推进试点工作,扩大改革范围。 是以群众为主体投资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 参考文献 【1】应加康,张松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与实践卟浙江水利科技,2004,(3). 【2】 刘腾,董大鹏,庄庆贺.武城县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探讨卟山东水利,2015,(7). 【31张庆.浅谈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管护机制试点成 ̄gl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4). (编辑李娜) (上接第1 O1页) 上缴财政部门管理,农业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 由水利部门统计审核后,统一由财政部门按照水费 收缴情况补助。 3.3激发节水潜力 农民【4j。同时对管理人员加强节水培训,从而提高节 水意识,推进灌区节水型社会建设。 4 结语 农业用水关乎老百姓的利益,水价要走向“市场 按照农业供水成本测算结果,一次批复,动态 调整,逐步提高水价。水价提高后,水费中超出农民 承受能力部分由政府以精准奖补资金的形式返还 化”的革命,不仅要从制度上重塑,还需要改变基础 条件。 参考文献 【1】 蒋晓丽,王晓东,赵景美.保定市农业水价改革存在问题探讨U1.河北水利,2017,(7). 【2】王艳芳,魏建华.龙凤山灌区水价改革研究卟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12). 【3】 张海燕.浅析玛河流域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与措施U】.水能经济,2017,(6). [4】 张振华,吕淑英,蔡风娥.禹城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与效果分析IJ].中国水利,2017,(6) (编辑李娜) 104 2018年第08艄(越举541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