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李工《从李煜词看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来源:伴沃教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9分,每小题3分) 从李煜词看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 李工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曾经造成了中国人缺少个性、没有主体意识的仆从心态,从而在皇权专制社会里,不得不在话语中掩藏自己的真实思想。唯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诉求才得到了真实的表达。

历史的本来面貌很难在官方的史书中得到客观地再现,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才有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以诗证史”的独辟蹊径的创见。有人指出,唯读古典诗词才能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才能领略中国历史社会的真实风貌。古典诗词的这种精神世界,赋予了它们文学之外的又一层意义。

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传统观念中,李煜仅是个不足挂齿的亡国之君。不读他的词,你只能知道他是南唐后主,是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小皇帝。你不会想到,他原来是位杰出的词林大家,他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词作,千百年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在人类可见的将来,只要人类的苦难没有历尽,相信李煜的词仍然拥有广泛的读者,因为那是作者在经历天堂到地狱般的落差后,悲至极处才有的超越自我的悲天悯人情怀。当代著名学者刘再复先生认为,李煜的词“与《红楼梦》都不是国家关怀,是天下关怀,是普世关怀”。这样深得李煜词思想情感真谛的点拨,为普通读者打开李煜词中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把少走弯路的钥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一种让人愁不起来的愁,一种超越自我、忧患人类的愁,一种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融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才有的愁。这样的愁透着“阅尽人间春色”的凛然大气,直逼人的心灵深处。这样的愁,源自人间永恒的苦难,不仅像江水东流一样无奈,也像江水东流一样恒久。愁这种情绪是一种主动意识,是一种客观的反映,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鲁迅笔下的那些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众”是不会愁的。李煜的愁,是对人生悲苦的提炼,是洞察人世炎凉的智慧,是探究人类无尽苦难的思索。愁是李煜艺术创作的一条精神主线,是其绝大多数词中的思想感情的本质。这一点,是李煜的词之所以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伟大的作品往往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

为什么李煜的这首词,特别是词中的这一名句,千百年来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诵不衰?大概不是出自对一个亡国之君的怜悯吧?

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极其丰富的内容,是一座博大无尽的宝藏矿山,是“精神成人”、“人文培养”中最理想的精神源头,从那里会汩汩流出滋润心田的泉水。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心灵净化和精神提升,会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作用。西谚云:喜欢音乐的孩子不会犯罪。在我们这个文明悠久的东方大国里,喜欢古典诗词的人,不会乏味得面目可憎。相信人们通过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真阅读,将会发现一个中国古典诗词才有的美的世界、情的长河,会在古典诗词的熏陶和启发中,营造出自己的精神家园。 (改编自《书屋》2011.8)

32.下列各项中,对“古典诗词的精神世界”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与官方的史书相比,古典诗词能够更为真实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诉求。 B. 我们从古典诗词中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国历史的真实风貌。 C.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作品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因此在一代又一代人中传诵不衰。 D. 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对青少年的心灵净化与精神提升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3.34.下列各项中,与刘再复对李煜词的理解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李煜词展示了一位治国乏才、软弱无能的亡国之君的痛苦,形成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B. 李煜词所抒写的愁将自身的情感和思绪融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直逼人的心灵深处。 C. 李煜的人生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般的巨大落差,其词有着超越自我的悲天悯人情怀。 D. 李煜词的愁是对人生悲苦的提炼,是洞察人世炎凉的智慧,是探究人类无尽苦难的思索。

35.3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以“礼”为核心的专制主义文化的压制下,中国人缺少个性,不敢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B. 现代史学家陈寅恪独辟蹊径,提出“以诗证史”的观点,主张从诗歌中窥视古代文人真实的内心世界。

C. 在作者眼中,李煜词中展现的愁和鲁迅笔下的那些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众”的愁不可相提并论。

D. 喜欢并认真阅读古典诗词的人,会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与启发,去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会乏味得面目可憎。 【答案】 32.C 33.A 34.D 【解析】

3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C项在文章第四段是“伟大的作品往往源于崇高的苦难意识”而不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作品”。

考点: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即可得知A原文说“李煜的词‘与《红楼梦》都不是国家关怀,是天下关怀,是普世关怀’”是“超越自我、忧患人类”的。

考点:分析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出题者常常故意设置错误选项,往往偷换概念或以特殊代替一般等等,这就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速读选项,找到选项所在的内容区间,以此圈定范围,并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即可得知A原文第1段是“不得不在话语中掩藏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是不敢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B应是有人主张,在第二段可以找到依据。C原文是说“鲁迅笔下的那些神情麻

木、眼光呆滞的‘庸众’是不会愁的”。

考点:归纳和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